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色偶极子模型下,该文研究了4种跑动耦合常数方案对偶极子散射振幅演化的影响.通过数值解共线改进的Balitsky-Kovchegov演化方程,获得数值形式的偶极子散射振幅,结合光子波函数,对HERA能区光子-质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数据开展了拟合研究,结果显示4种方案中的Balitsky方案给出较合理的实验数据描述,χ2/d.o.f=1.171且自由参数C2=0.326接近其理论值,由此可知其为较优的方案.此外,为了显示次领头阶跑动耦合常数效应的重要性,该文还对同一组实验数据采用领头阶和共线改进的散射振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4种跑动耦合常数方案中的拟合参数怎么变化,领头阶散射振幅都无法对相应数据进行合理描述,结果表明跑动耦合常数效应对压低偶极子的演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最佳微扰的方法,对强磁场中无机半导体/有机低维复合结构中束缚态的跃迁能量在理论上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强耦合条件下,这种束缚态的基态与低激发态的跃迁能量是耦合常数和磁场强度的函数,跃迁能量随耦合常数的增加而增大,磁场强度不同时跃迁能量也发生变化,并且质量比σ=me/mh对跃迁能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给出金属氢3种可能结构(bcc, fcc和hcp)的基态能量 表达式及力、 热物性, 并讨论金属氢 (fcc结构)的BCS弱耦合与Eliasherg强耦合超导电 性. 计算结果表明,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 金属氢基态的fcc结构处于能量上更有利的位 置, 其晶格常数a=0.226 324 nm, 强耦合电-声耦合常数λ=1.806, 临界温度Tc=179.126 K.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强耦合表面极化子基态的性质 ,采用Landau -Pekar变分法计算强耦合表面极化子的基态能量 ,讨论基态能量与电子—声子耦合常数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多原子晶体中体极化子内部激发态的性质,采用么正变换和Huybrechts的方法计算了多原子晶体中弱耦合体极化子的激发能量.结果表明,体极化子的基态能量和激发能量表示为耦合常数a的幂级数。  相似文献   

6.
应用相对论性电子与多光子集团非弹性碰撞模型和经典相对论电动力学理论,分析、计算了锥形飞秒强激光等离子体中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的能量转换.发现等离子体中的耦合激光场会引起能量转换效率的振荡,而静电场会降低能量转换效率.当高能电子与光子发生双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时,电子能获得最大的能量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多原子晶体中纯二维电子与表面光学声子的相互作用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计算了多原子晶体中纯二维弱耦合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结果表明:多原子晶体中纯二维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表示为耦合常数αn的幂级数,不仅包括不同支SO声子与电子耦合的能量,还包括不同支SO声子间相互作用贡献的附加能量.  相似文献   

8.
低能跑动耦合常数形式对低能常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清森  蒋绍周 《广西科学》2015,22(1):109-112
【目的】探寻一种理论值与实验值接近的低能跑动耦合常数的形式,比较几种低能跑动耦合常数形式对低能常数的影响。【方法】选取3种低能跑动耦合常数的形式及其变形,利用已有的耦合常数和低能常数的关系,数值计算出低能常数并与实验值作比较。【结果】发现1种与实验符合的低能跑动耦合常数的可能形式,并给出低能常数新的理论预言值。【结论】对于跑动耦合常数低能部分是一个平台的情况,无论其二阶导数是否连续,数值结果对低能常数的影响均较小,并且绝对值都系统地偏大;对于给出的低能耦合常数不是平台的形式,可以通过对参数的调节使得计算的低能常数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
表面极化子的内部激发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表面极化子内部激发态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么正变换方法计算表面极化子的第一内部激发态的能量,讨论激发态能量与电子一声子耦合常数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应用耦合通道光学势方法计算低能正电子同钾原子碰撞的总散射截面. 在 P 空间的耦合积分方程中包括 8 个能量最低的散射通道, 用 Q 空间的复光学势描述的正负电子偶素所形成的通道和电离通道, 被附加到 P 空间的通道耦合中. 计算结果表明, 电离和正负电子偶素的形成在正电子和钾原子碰撞散射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轴向运动弦线和梁的能量关系和守恒量的研究进展。分别对于横向线性振动、横向非线性振动和耦合平面振动, 确定能量变化的关键量以及轴向运动结构总机械能的时间导数, 结果表明总机械能不是常数。对于上述振动, 构造在振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守恒量, 可以用来证明直线平衡位形的稳定性以及检验数值算法。最后提出若干有望取得进展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逐次正则变换的变分方法研究了利用单模压缩态变换处理双线性项的情况下抛物量子点中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讨论了在弱耦合情况下,受限长度,回旋频率,电子一声子耦合常数与基态能量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Moliere多重散射理论计算了能量为1.4AGev的84 36Kr离子在G5乳胶中的散常数,并和实验结果做了比较,在单元长t取1—3mm时实验结果低于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对称性破损态方法,用反铁磁双核铜配合物[Cu_2(L~(Me)O—tmpa)(N_3)_2]ClO_4为研究对象,计算铜配合物的磁交换耦合常数,讨论不同基组和方法计算铜配合物交换耦合常数的精确度,计算所得耦合常数都为负值,表明Cu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与实验观察的情况一致.研究显示,两个Cu离子之间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主要源于单占据分子轨道SOMOs的能量劈裂.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电子与多光子集团非线性Compton散射模型,对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下激光等离子体和自生磁场对电子的加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仅由Compton散射光与入射光形成的耦合光以及耦合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生磁场所构成的混合场能使做回旋共振运动的电子在较短的长度内加速到很高的能量,而且注入电子的初始参数及耦合光的参数对电子加速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Schr9dinger耦合系统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类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问题中的量子力学、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基于Ekeland变分原理和一些分析技巧,研究了一类带临界指数的非线性Schr9dinger耦合系统正基态解的存在性,对定义在无界域上与含有临界指数的耦合问题是其中比较困难的部分。首先,建立变分框架与定义Nehari流形和最低能量值,将求该类系统的解转化为求对应能量泛函的临界点。然后,当系统满足一定条件时,验证能量泛函满足山路几何结构,并估计能量值的取值范围。最后,利用集中紧性原理分两种情形得到该类系统非平凡基态解的存在性,同时获得的基态解可以是正基态解,推广了已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强子-强子散射,在超高能情况下,点模型预期其总截面趋于一个不变的常数。然而实验数据却表明总截面随能量的增大而上升,说明强子具有结构性。许多作者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计算过p-p、p-K散射总截面,得出了与实验基本相符的结果。 本文将把作者之一提出的强子中亚夸克的动量分布函数和强子中夸克的动量分布函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被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问题中的量子力学、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其中非线性Schr?dinger耦合系统已成为研究热点,对该系统优化和改进非线性项的条件和带周期函数问题是其中比较困难的部分,针对这种定义在无界区域上的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类带多个不同周期函数的非线性Schr?dinger耦合系统方程;基于变分法和一些分析技巧,将求该类系统的解转化为求对应能量泛函的临界点问题;当该类系统满足适当条件时,可以验证其能量泛函满足山路几何结构,得到一组有界非负的(Ce)c序列,再利用集中紧性原理分两种情形得到其非平凡非负解的存在性;最后由强极大值原理获得该类系统正解的存在性,推广了已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从两个未耦合的Morse振子出发,首先研究了两个动能耦合的Morse振子系统局域模区域内的分岔结构.发现对弱耦合参数δ,相空间中局域模谐振nm共存与系统能量ε通过不等式 √1/1-ε≥n/m≥√1- ε相关联.同时报导了对称伸缩本征模的分岔现象与能量及耦合常数的关系.在弱耦合参数δ下,在非常低的能量区域内,对称伸缩经历一个pitch-fork分岔.随后,局域模随能量的增加逐渐形成.对中等高能量ε,对称伸缩本征征模在耦合参数范围[-1,0]内由不稳定到稳定到不稳定等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20.
激光在自由空间进行传输时,受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的影响,发生的后向散射效应会降低激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后向散射效应,可以有效提高激光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利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对大气后向散射信道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后向散射理论模型,为了提高蒙特卡罗算法的计算效率,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能见度、非对称因子以及介质反照率对后向散射能量的影响,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得出后向散射能量随能见度、非对称因子以及介质反照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和快速地计算后向散射能量,并为激光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