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种类较少,有20种;优势种为黑褐圆盾蚧、白囊蓑蛾和海滨伊蚊;在秋季,卷蛾科的Losiognathasp.发生猖獗,造成大面积桐花树受害;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在各季节均较低,这与现钦州港红树林生态地理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种类较少,有20种;优势种为黑褐圆盾蚧、白囊蓑蛾和海滨伊蚊;在秋季,卷蛾科的Lasiognathasp.发生猖獗,造成大面积桐花树受害;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在各季节均较低,这与现钦州港红树林生态地理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种类较少,有20种;优势种为黑褐圆盾蚧、白囊蓑蛾和海滨伊蚊;在秋季,卷蛾科的Lasiognatha sp.发生猖獗,造成大面积桐花树受害;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在各季节均较低,这与现钦州港红树林生态地理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山口红树林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放  房慧伶  张红星 《广西科学》2000,7(2):154-157
山口红树林繁殖鸟类群落的组成种有32种,其中水鸟仅占1/3,非水鸟占2/3。对8片相互隔离的红树林研究分析表明,红树林的物理结构对鸟类群落的结构有重要影响,叶层高度多样性(FHD)与鸟种多样性(BSD)显著相关,红树林的结构越复杂,鸟类的多样性越高,与边缘有关的非水鸟有1/4可进入100m以内的红树林深处,边缘效应对红树林片断的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深圳福田红树林区藻类群落结构和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5个分布区的藻类种群、群落结构及生态学进行研究,得出其藻类种类数依次为27,37,53,32和34,藻类密度依次为764800,224000,1062000,374400和2387600个/L.下沙中藻类出现种类最多;保护区藻类密度最高,达超富营养水平。每区均以硅藻门藻类为绝对优势种类.此外尚有裸藻门及蓝藻门、绿藻门、隐藻门、金藻门出现.每个样区藻类的种群、群落构成有其特殊性,和藻类本身特性及浮游动物有较大关系.较高的藻类种群数量使红树林区具有极大的原初生产力而且有助于稳定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广西廉州湾红树林群落本底数据,预测其发展方向,本研究以广西廉州湾红树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东江口、木案、针鱼墩、垌尾设置4条典型断面共计36个样方,调查红树林群落的类型、树高、覆盖度、冠幅、基径等,并计算物种重要值、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种群动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西廉州湾红树林树种以演替前中期树种为主,群落结构简单;物种重要值的排序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大多种群主要呈集群分布;更新层以桐花树和秋茄幼苗为主,与该地现有成年红树植物物种重要值排序一致。广西廉州湾红树林群落是由陆向海逐渐发育的,未来该地红树林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人为干扰得以控制,红树林面积有望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高桥镇核心区的软体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红树植物群落、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群的相对重要性指数存在着季节差异,一些物种在不同季节数量有较大的变化.相同站位不同季节之间软体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并且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季节、底质、潮位线和红树植物群落等是决定软体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利用生物量丰度比较法对广东德耀村红树林剖面进行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冬季受轻度污染,春、夏和秋季受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广西红树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林分结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红树林的空间分布和林分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查,并以行政区域为单元,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对红树林分布、群落类型结构,以及林分覆盖度、树高等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的红树林在整个海岸带上的分布较为均匀,74.4%的红树林分布于海堤外侧,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和白骨壤 桐花树群落为优势群落,61.9%的红树林覆盖度大于70%,78.1%的红树林平均高度小于2.0m。  相似文献   

9.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蜘蛛群落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广西英罗港红树林蜘蛛12科23属31种,并对其群落结构及生境和资源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种植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1月-2010年8月,以浙江省乐清湾茅埏岛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秋茄(Kandeliacandel)红树林、光滩和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草滩为样地,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组成的研究,以探讨红树林在恢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方面的作用.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7种,隶属5门9纲14科,其中软体动物10种,节肢动物甲壳类4种,环节动物门的沙蚕类、星虫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各1种,分别为总物种数的58.82%,23.53%,5.88%,5.88%和5.88%,根据其食性类型可划分为5个功能群.通过对红树林滩涂、光滩和互花米草草滩及不同种植年限红树林的密度、物种数和各生境不同季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Shannon—Weiner,Pielou和Simpson进行生境一季节间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群落聚类、排序和功能群划分,结果表明:光滩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的复杂性都高于互花米草草滩,红树林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的复杂性都高于互花米草草滩,光滩和红树林样地间的差异不显著;随着红树林种植年限的增加,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下降,生物量提高.说明红树林植被演替对滩涂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分析了社区图书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广西红树植物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士楚 《广西科学》2000,7(3):210-216
从生境条件、种类组成、类型、外貌、结构、物种多样性和演替等方面系统地分析广西红树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广西红树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海漆、老鼠Le和银叶树8种。主要群落可划分为8个群系,15个群落类型。群落外貌由单叶、革质、中型叶的高位芽植物决定。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单层或两层。组成群落的红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低。随着海平面的相对降低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红树植物群落具  相似文献   

13.
在了解社区图书馆近年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社区和乡镇图书馆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衡水市社区、乡镇图书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社区、乡镇图书馆健康、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备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综述广西红树林的植物及群落类型。广西北部湾的红树植物大家族里,共有真红树植物12种(其中外来种2种),半红树植物8种,广西的红树林群落类型可分为11个群系和若干群丛。据此,本文为广西海岸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阐述了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内涵和社区图书馆的性质,分析了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总体状况,并针对淮安市社区图书馆事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社区居民作为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是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正是以泰山为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泰山居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参与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居民参与的态度、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社区居民如何参与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社区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全球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充分说明了遗产旅游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各地旅游实践分析遗产旅游对社区的环境、社会生活及文化的消极影响,阐述了社区参与在维护遗产原真性、维护社区居民利益主体权、提高旅游规划可行性和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出了社区参与是遗产旅游开发的必由之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