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孙张伟 《科技信息》2009,(30):303-303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系统参数的提高和系统复杂性的增加,对吹管临时管道的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国内某滨海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在吹管布置时,采取了一种新的吹管管道设计及核算的方法。本文对该工程的吹管布置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的吹管布置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禹州二期工程超超临界机组#4机吹管试运工作中,本文接合以往工程的经验,对蒸汽吹管管道支吊架设计选型和施工进行了规范和改进,以期作为相似工程中的蒸汽吹管管道支吊架设计及施工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启动循环泵是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启动循环泵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在汽水循环过程中维持足够的流动压头,以保证锅炉水循环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启动循环泵在锅炉启动过程中回收水质合格的炉水,在锅炉启动过程中起到节煤节水作用。本文就笔者所参与的广西省某电厂二期(2×1050M W机组)工程调试过程中,两台机组锅炉蒸汽吹管工作,其中第一台机组吹管采用带启动循环泵吹管,第二台机组无启动循环泵吹管,两次吹管结果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广东珠海金湾发电有限公司600MW机组配套的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特点,并对启动调试中的吹管和带负荷试运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王祖强 《科技资讯》2011,(27):97-98
本文通过超超临界机组与超临界机组、亚临界机组性能及其投资对比,叙述了国内外超超临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超超临界机组参数和热力系统选择的影响,指出发展国产化大容量超超临界参数机组十分必要,提出了港电公司发展超超临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采用超临界参数对汽轮发电机组效率的影响,探讨了超临界参数汽轮发电机组的容量,介绍了超临界机组的调峰性能、可靠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结合目前国内外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动态,对已有机组参数进行分析,针对台山电厂项目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出口蒸汽参数为27.46MPa(g)/605/603℃,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采用具有较高高温断裂强度的新型奥氏体不锈钢SUPER304H,HR3C。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高温材料,是与机组的参数密切相关的,研究开发和运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上的高性能、好加工、经济性好的新型材料,是今后的主要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能源与火力发电现状,分别对600 MW机组在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不同参数下的性能和设备进行比较,得出600 MW机组必将成为我国的主力机组.  相似文献   

9.
焦燕斌 《科技信息》2011,(7):84-84,96
目前大容量机组锅炉本体受热面的奥氏体不锈钢管氧化皮剥落导致堵塞爆管是机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随着机组参数向超临界甚至超超临界的发展,此类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我国火力发电厂陆续投产了多台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机组,同样发生了类似问题,本文针对某电厂4号超临界机组锅炉末级再热器管氧化皮剥落的问题,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消除隐患,保障锅炉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张越 《科技信息》2012,(25):106+111-106,111
目前,大容量机组的奥氏体不锈钢管氧化皮剥落造成堵塞爆管、主汽门卡涩和汽轮机部件侵蚀,是机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随着机组参数向超临界甚至超超临界的发展,此类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我国火力发电厂陆续投产了多台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机组,同样发生了类似问题,有的机组试运行不久就出现问题。文中针对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沧电)3号超临界机组锅炉受热面管氧化皮(物)剥落的问题,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及时消除隐患,保障锅炉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新型直流蒸汽发生器采用双面传热的双层套管结构,一次侧的单相流体分别在内、外侧强迫流动,二次侧经过相变的流体逆向强迫流动,根据这些特点,对其进行热工和水力分析,采用集中参数处理方法和可移动边界法,建立了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反映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压降及出口汽温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结构特点及炉内热负荷分布特点,将水冷壁划分为由流量回路、压力节点和连接管组成的流动网络系统.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压降和出口汽温的数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利港发电厂600 MW超临界螺旋管圈直流锅炉在不同负荷时上升系统总压降及上、下炉膛水冷壁出口汽温...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型直流炉主汽温对象的调节特点,充分考虑中间点温度对主汽温的影响,将中间点温度作为前馈信号引入喷水减温调节系统中,提前对喷水减温调节系统进行控制.本系统以某电厂直流炉主汽温对象为模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在启动和低负荷运行时,汽-液两相混合物通过水冷壁中间分配集箱后,在垂直水冷壁中要进行流量和相的再分配,存在着流量偏差较大和水冷壁出口汽温偏差较大的可能性,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针对这一问题,以600 MW超临界锅炉过渡段水冷壁中间分配集箱及垂直水冷壁为研究对象,在压力10~21 MPa、分配集箱引入管质量流速400~1 200 kg/(m2.s)、干度0.7~1.0范围内,对垂直水冷壁管的分配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分配集箱并联支管相分配和汽液两相流流量分配的主要因素为引入管质量流速、干度及分配集箱压力.随着分配集箱引入管质量流速的增加,相分配及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增强.当分配集箱的工作压力增加时,分配集箱并联支管间干度分配及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增加.并联支管间干度分配的不均匀性随着分配集箱入口干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入口干度对流量分配的影响规律较复杂,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不但对保证超临界锅炉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而且为我国发展具有自主产权的超临界锅炉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温气冷堆螺旋管直流蒸汽发生器时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旋管直流蒸汽发生器(SG)是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关键部件。为研究SG内氦气、水/蒸汽流动和换热的动态过程,该文建立了SG时域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其中,水/蒸汽两相流采用一维漂移流模型描述;氦气采用一维、可压缩流动模型描述;两侧流体与管壁的换热系数和流动阻力系数采用经验关系式计算。求解方法采用适用于动态、低速、可压缩流动的压力修正算法,以克服低Mach数造成的数值不稳定。采用此模型计算了THTR-300SG温度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平均温度误差小于10℃。动态计算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捕捉到规律的两相流脉动。利用此模型可以进行SG热工设计、不稳定性分析以及电站系统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6.
10 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蒸汽发生器是管内直流蒸汽发生器,且工作压力为 4. 0 MPa,流动不稳定性必须给予重视。本文应用频域控制理论研究 HTR-10蒸汽发生器两相流密度波不稳定性,对蒸汽发生器的传热和流动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线性微扰原理和Laplace变换推导出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应用频域控制理论中的Nyquist稳定性定理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编制了ADIS程序,并应用此程序分析HTR-10蒸汽发生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HTR-10蒸汽发生器在设计负荷下是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新型直流套管式蒸发器的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型直流蒸发器采用的双面传热的双层竖直套管结构,建立动态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不同运行工况的流体流动及传热特性,可满足整个运行范围内的稳态和动态分析,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操作、异常工况和故障的分析与处理,运行规程的编制等均能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注汽干度对增强汽驱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注汽干度,开展了高压汽水分离计量装置,介绍了汽水分离器的设计原理,同时结合现场运行数据进行效果及经济分析,并对不同装置的注汽锅炉进行余热利用设计及效果分析.介绍了井口计量装置原理及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投入高压汽水分离器后,使干度上升15%~20%,停运低压供热锅炉24台.为稠油后期开发提供有力的配套装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型电站汽轮机组热力参数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国内大功率汽轮机故障诊断的现状,从实例论证了根据热参数监测诊断汽轮机故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最后讨论了热参数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在我国装机实用所必需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遗传算法在汽轮机调速系统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规参数辨识方法在进行汽轮机调速系统参数辨识时存在的局限性,在对华阳后石电厂6号机组(600MW)汽轮机调速系统模型参数进行辨识时,采用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辨识方法,并利用Matlab及其Simulink工具箱予以实现.这种方法对现场试验条件的要求不高,试验时可以根据机组实际情况选择测点,并且可以较好解决非线性环节参数的辨识问题,比较适合于汽轮机调速系统的参数辨识.结果表明,辨识所得的模型参数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分析对汽轮机调速系统模型准确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