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管理中“物本管理”和“人本管理”的理论都建立在不同的人性假设上,但这两种理论都存在不足。“能本管理”理论是学校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教师实施“能本管理”,建设“能本管理”的校园文化和管理机制,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1.“经济人”与“X理论”。“经济人”又称“实利人”,由麦格雷戈率先提出。“经济人”假设实质上是从享乐主义观点出发,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一己之私利,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X理论”的要点是:①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②人生来就缺乏进取心,不愿负责,宁愿听从指挥。③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的需要。④多数人干工作是为了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只有极少数人能克制感情冲动。2.“社会人”与“人群关系理论”。“社会人”与“人群关系理论”是…  相似文献   

3.
人性学说构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建构和方法的基石.文章对西方经典人性假设进行了简要回顾,并从"人性化回归"、"需要间接满足"和"促进员工发展"三个方面解析了这些人性假设演变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管珲中要"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多层次需求的满足,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组织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知识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规定的知识体系设置研究性专题,指导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并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研究性知识教学的理论假设为:课程规定的知识体系具有可研究性特征;面对新科技革命时代,未来的人应当是学〉-7型的人;教育者对学生的人性应作“性善”和“人本”的预设。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与传统教育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不同,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其理论根据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者要获得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6.
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师,是活生生的人,适应人性,学校管理就有较高效率,反之,则效率低下,在现代制度化教育背景下,众多都现一协同劳动,没有规章制度(外因)是不行的,但外因必须得到被管理者认同,才能完全发生功效,因此,学校管理应以“以人为本”的“Y理论”为主,辅之以“以规章制度为本”的“X理论”。  相似文献   

7.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我们不能教条地,机械地理解人性,应持“拿来主义”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的人性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教育管理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应遵循马克思主义人性原则,尤其是要体现民主,公正的精神,处理好人际关系。具体到学生管理层面,则要理解关心学生,精心培育学生。  相似文献   

8.
指出“双波理论”的谬误,对“双波理论”的四个基本假设中的两个作出评述,说明双波函数的假设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假设的力学量测量值的表达式是错误的,它根本不代表力学量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9.
批判理论全面批判了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给人带来的“科技—工具理性”,主张重建“交往理性”,以使人性最终得到解放。融合了批判理论思想的教师“反思”是提升教师责任感的教育理念,是弱化“工具理性”、建立“交往理性”、削减教育不平等的教育策略。反思型教师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具有“交往理性”和教育批判意识的价值观与认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0.
人性假设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性假设是许多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出发点 ,企业也常常从自己的人性假设出发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 ,中国古代哲学、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分别提出了对社会治理和企业治理的看法。在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一种“混沌人”的假设。  相似文献   

11.
莫言19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自称是“游戏的文字”,其实不然。他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原欲”理论和马斯洛的人生需要层次理论,对人性、人生、人类存在作了形象的阐释,显示出了当时的思想深度和思考倾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普遍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往往又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重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回归教育的本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是人性成长的需要,也是达成主体共识的桥梁·课堂中的教学互动是师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变成积极主动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互动,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体。  相似文献   

13.
人性假设的演进与激励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励作为管理的核心,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而且是人性假设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集中体现。指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有不同的激励模式,而不同的激励方式直接关系到激励的成效。所以,管理者必须选择适宜、科学、有效的激励模式,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以前的中国思想家都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次上论述人性的,王阳明的“心即性”命题的提出,第一次明确地从心理层次上论述人性.他肯定心的主宰作用、“灵明”作用和“造化”功能,在心理层次上将人与禽区别开来。他继承了从孟子、陆九渊至陈献章等的心学思想,发展了主体性哲学,丰富了人性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人性观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哲学假设,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石。心理学的历史表明,对人性看法的逐渐改变带来了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模式。从各流派所持的人性观的不同可以洞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和转向:从“物化”到“人化”;从主体到存在;从现代到后现代;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以及教育生态理论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依据。教育治理现代化就是要通过“教育治理”来实现“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培育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化与制度化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华雪 《中国西部科技》2013,(2):127-128,76
本文介绍了如何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调动人的主现能动性,论述了“需求层次理论”的图书馆激励机制是人本管理的基础。在管理中应满足不同馆员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馆员的潜能,提高图书馆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人性假设讨论及由此引发的企业家激励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主要的人性假设入手,讨论了企业家的人性假设主流应归属于“经济人”假设,并据此进一步讨论了企业家激励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康德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对人性中“恶”的问题进行理性反思的哲学家,这一反思集中表现为他对“根本恶”的道德形而上学论证。根本恶包含人心的脆弱、不纯和恶劣三个层次,在本质上是对准则中伦理次序的颠倒。根本恶学说深刻影响了后世哲学家对“恶”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历史学和历史教育更是担负着在认知人类历史的基础上,传承文明与传统,弘扬人性与理性,孵化探索与创新的历史使命,既要承担确信历史的价值,又要承担发现历史价值的任务,但历史教育面对的是真实的人的思想启蒙,更需要将过去真实的历史转化为解释现在,并为未来提供明智选择的基础。这正是历史教育的目的: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学会生活,促进人性完善。历史教育应该“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富营养来促进人的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根本追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