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轮叶沙参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轮叶沙参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9%,其花柱的授粉率达68%,为结实率的7.56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8-21个,但多数为来自自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轮叶沙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1.2%,故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粉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花粉表面蛋白质参与花粉与柱头的识别,在植物繁殖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和网络资源的查阅收集其他植物的花粉表面蛋白质的信息,并利用同源性分析,将其转化为拟南芥的花粉表面蛋白相关信息;并将这些数据和拟南芥中已知及可能的花粉表面蛋白质数据整合在一起.然后,对整合的所有蛋白质进行了功能分类和表达分析,并建立了拟南芥花粉表面蛋白质数据库.这对深入研究花粉与柱头识别的分子机理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6%,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的,达75%,为结实率的12.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7-19个,但多数为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结实率实验看,党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身花授粉的结实率为1.0%,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依赖程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丹参传粉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药用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8%。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的,可达76%,为结实率的9.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3-12个,但多数为自花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结实率实验看,丹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0.6%。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依赖程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沙参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用植物沙参Adenophora hunanensis Nannf,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8%,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达70%,为结实率的8.7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5-16个,但多数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的结实率实验看,沙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0.6%,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依赖程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在自然授粉下结实率约为7.5%,但其花柱的授粉率高达79%,为结实率的10.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娄量为5-16个,但多数为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高,从不同处理下结实率实验看,川党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1.7%,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领带程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授粉是植物生活史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茄科植物属于湿柱头,实心花柱.成功授粉起始于花粉粘附在成熟的柱头表面,接着水合、萌发,花粉管穿过柱头后沿着花柱传导组织细胞间隙朝着胚囊的方向生长,经过助细胞后释放精子完成双受精.在这个过程中,花粉外壁决定因子与花粉管生长通道中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激活花粉管细胞内部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存在于烟草柱头、花柱传导组织细胞、子房和助细胞中的各种分泌物对于花粉细胞粘附、花粉管生长营养供给、信号传导、方向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某些花粉决定因子与雌蕊成分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自交不亲和与杂交不亲和.文章总结了烟草授粉后花粉与雌蕊相互作用涉及的物质及机理,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多糖、脂类、激素、酶类和黄酮类等.  相似文献   

8.
外来种在新栖息地种群建立的成功与否,其繁殖特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揭示外来入侵植物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的入侵机理,本研究测定了刺苍耳的开花物候、传粉媒介、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柱头表面积与花粉粒横截面积的比值、繁殖分配及交配系统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1)刺苍耳种群花期很长,雄花花期91 d,雌花花期100 d;(2)刺苍耳为风媒传粉植物,即便在风速为0. 89 m/s的微风条件下,其花粉散播距离也可达到34 m;(3)柱头具有可授性的时间为11 d,1 d内花粉具有活力的时间为15 h;(4)柱头表面积与花粉粒横截面积的比值为742. 08,有利于雌花柱头成功捕获空气中的花粉;(5)繁殖分配比例高达53%,说明该植物将超过半数的母体资源都用于投资繁殖产生种子;(6)刺苍耳既自交亲和,又可以异交结实,从而确保繁殖成功。本研究表明刺苍耳具有很强的有性繁殖能力,这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兰花参的传粉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用植物兰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e(Jacp.)A.DC.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11%,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的,达83.3%,为结实率的7.5倍,花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6-21个,但主要为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结实率实验看,兰花参的有性繁殖主要领先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2%,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依赖程度是 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药用植物直缘乌头的有性繁殖特性,分别采用TTC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了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对其开花动态和传粉昆虫进行了观察,并通过人工授粉确定了其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直缘乌头自交不亲和,属于专性异交(异花授粉座果率87%);单花期为7~9 d,花粉活力在开花第3 d达到最大值;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6 d最强,属于雌雄异熟;在花药散粉结束、花丝向四周弯曲远离柱头后,雌蕊才能展现出来,表现为雌雄异位.中华蜜蜂和熊蜂为主要传粉昆虫,访花频率分别为7.4次/(花/h)和4.6次/(花/h),两者取食花蜜的方式不同,但访花行为均是由下而上(96%).因此,直缘乌头独特的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共同存在的机制与传粉昆虫访花行为的协同进化有效避免了性别干扰,促进异交.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80%,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达到76%,为结实率的9.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3-12个,但多数为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结实率实验看,丹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0.6%。  相似文献   

12.
花粉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众多基因参与其中,这些基因的行为控制着花粉发育的各个关键步骤,从而调控花粉发育的正常进行.从分析以拟南芥为代表的十字花科植物花粉发育基因的行为入手,介绍了十字花科植物花粉发育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目前人们在花粉发育的起始、减数分裂、花粉有丝分裂、生殖细胞有丝分裂,以及绒毡层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拟南芥花药和花粉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花植物的花药和花粉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包含了一系列生物学事件,众多基因参与其中,这些基因控制着花药细胞分裂和分化、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花粉壁形成、花药开裂释放花粉粒等各个关键步骤,从而调控花药发育的正常进行。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拟南芥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的有关花药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小孢子发生起始、成熟花粉粒形成以及花药开裂释放花粉粒等过程的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三叶半夏的变形绒毡层的降解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发现绒毡层细胞随着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的进行,其细胞位置、细胞壁和核的形态发生改变.Feulgen反应显示变化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质结构是完整的,染色质与细胞结构随着花粉的成熟逐渐降解.FCR法检测,发现花粉活力在散落后逐渐降低.本文探讨了绒毡层与花粉活力的关系,以及半夏在自然情况下有性繁殖能力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甘薯鸟吃种和高自一号为亲本进行人工自花授粉;以甘薯鸟吃种和高自一号为母本,河北351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观察了花粉在柱头上的行为,柱头乳突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定位分布,授粉前后乳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组合首先表现出花粉在柱头上粘附和水合能力很弱,花粉不萌发.能育组合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的粘附水合能力很强,多数花粉萌发.但有的花粉管不进入柱头,仅在乳突细胞表面爬行,或提前破裂,释放内容物;以及在花粉管接触的柱头乳突细胞中沉积胼胝质.糖蛋白(钉红着色物质)在能育与不育组合的柱头乳突细胞壁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异,作者用细胞化学定位法验证了糖蛋白与自交不育可能存在的相关性.鸟吃种柱头乳突细胞杂交授粉后12h其超微结构明显退化;而自花授粉后3h就已明显退化.柱头乳突细胞退化的早晚可能与所授花粉是否能育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仙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水仙(Narcissustazetta var.chinensis)只开花不结实.以鳞茎球营养繁殖.在花芽发育过程中.减数分裂前的小孢子母细胞发育未显示异常.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许多细胞中显示出了异常的落后染色体现象.小孢子四分体主要呈左右对称型。细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时期后。大部分小孢子呈空瘪状态。少部分小孢子含有染色较深的细胞质.约27%的花粉可发育成比较正常的二胞花粉.离体萌发实验中,有极少数花粉可萌发出花粉管。但在授粉的花柱柱头上未观察到花粉管.雌蕊由三心皮构成3室子房.中轴胎座.其上着生了上60~90个胚珠.胚珠倒生.双珠被,薄珠心.胚囊发生属于单孢子型,但大多数胚囊发育中途失败。只有约4%的胚囊可发育成7胞8核的蓼型胚囊.中国水仙雌、雄配子体发育异常和花粉在柱头上不能萌发是它只开花不结实的两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花粉壁是植物花粉发育、受精及抵抗外界环境伤害所不可缺少的结构.花粉壁结构复杂,其形成过程包括初生外壁的形成、孢粉素前体的生物合成和孢粉素在花粉表面的沉积,以及花粉壁内层的形成等过程.对花粉壁形成与发育具体机制的解析,迫切需要对花粉壁初生外壁、花粉外壁、花粉壁内壁形成过程中一系列功能基因及其信号转导研究的突破.综述了近年来对花粉壁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花粉壁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罗布麻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生罗布麻居群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繁育系统(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进行初步研究,为罗布麻引种栽培和繁殖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罗布麻花期为6月~8月,果期9~10月,单花持续时间为4~5d;开花当天,花粉活力在11:00~12:00为最高,花粉活力最高达78%以上,且能维持3d,之后明显下降,柱头从花蕾到开花第4d都具有可授性;柱头与花药之间仅有1mm的空间距离,自然条件下以自花授粉为主,但存在异花授粉的可能性;主要访花昆虫以膜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主,其中,姬蜂是主要传粉者,13:00~14:00为访花高峰期,昆虫访花频率最高峰与柱头可授性部分重叠;花粉-胚珠比(P/O)为37,杂交指数为2,说明罗布麻可能为兼性自交的交配系统。  相似文献   

19.
自交不亲和甘蓝的花粉萌发与花柱内保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柱头提取液对自交不亲和甘蓝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以及自花、异花授粉过程中花柱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自花柱头提取液能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而异花柱头提取液能提高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授粉过程中花柱内SOD,POD和CAT活性都显著上升,而自花授粉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异花授粉.花柱内蛋白质含量在授粉过程中都会上升,但自花授粉在授粉后最初3~5min出现一个含量峰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苯胺蓝荧光法观察和混合花粉蒙导授粉的结实情况,并结合授粉后代植株的分子鉴定,研究了蒙导授粉条件下甘蓝型抗草甘磷油菜Q3与遏蓝菜(Thlaspi arvense L.)、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 L.)Medic]、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L.)、风花菜[Rorippa palus-tris( L.)Besser]4种十字花科野生杂草间的基因流.结果表明,当遏蓝菜、荠菜、碎米荠、风花菜分别授以混合花粉(杂草花粉与Q3花粉)蒙导后,与各自的自交组合相比,混合花粉在受体植物柱头上的萌发表现出花粉粒大量黏合、萌发快、伸进花柱与子房的花粉管数量多等特点.各蒙导组合于授粉后24-48h均可观察到一部分花粉管已经通过珠孔进入胚珠,但所有蒙导授粉后代植株抗草甘膦基因的PCR检测均表现阴性.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了遏蓝菜、荠菜、碎米荠、风花菜(作母本)与Q3杂交高度不亲和,Q3的抗除草剂基因不能通过基因流转移到这4种杂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