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要设计运动,都与装饰有某种不可割舍的情结,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到后现代主义,我们看到装饰在设计中的重要意义,装饰是人类情感的需求,也是摆脱现代主义冷漠、单调、机械化风格带来的压抑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质在于,辅助人类提升对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认知的认同感,且一定要将现代生产方式作为基础。该文借助两大方面来实现对现代主义设计实质的阐述:一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方法;二是现代主义设计的理念,最终借助两大层面对现代主义设计表达出自身深思。  相似文献   

3.
18世纪的工业革命直接催生了现代设计,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作为一种主导风格在现代设计近100年的发展史中,经历了产生、发展和走向后现代的过程,这一期间不断受到各种设计思潮的影响和挑战,但其在工业设计中仍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解析其演变历程,探其生命力依然旺盛的原因,展望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现代主义设计以其特定的合理内核和意识形态背景,仍将主导未来的工业设计。  相似文献   

4.
张雯新 《科技信息》2011,(11):I0155-I0155
在时间的发展和进步中,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一个派别——后现代主义设计。而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是:设计为大众、为生活,反对现代主义唯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提倡设计的装饰性、人性化和感性化;注重设计产品所带来的隐喻和强调符号学语义。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最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主义标榜的科学性、理性、逻辑性进行了强烈冲击。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罗伯特·文图里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孟菲斯"小组是8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后现代设计活动,使后现代设计运动达到了高潮。但严格说来,后现代设计并没有改变现代主义设计实质性的东西,它只是在为现代主义设计做一些表面的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先声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代设计史中重要的设计运动之一,它是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设计运动的设计主旨、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性的探求这三方面入手,对形成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先声进行了分析阐述,从而使我们更加准确的认识现代主义设计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下半叶,美国现实主义崛起并迅速发展壮大,乃成其民族文学之高潮;20世纪初至30年代,诸多文艺思潮和批判现实主义进一步丰富了美国文学,遂再成其文学之高峰;逮至二战后,美国文学沿多元化方向发展,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虽成其主流,但现实主义却一直如影随形,终于在上世纪70年代迎来了现实主义之轮回与回归,即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是更高层次的现实主义,它反映了"后现代之后"的现实主义在当代美国小说创作中的新发展,揭示了当下人类真实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8.
东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侯传文作为研究对象,东方现代主义指的是在东方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与现实主义等传统(正统)文学相反相成、互动并进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对世界文学进行回顾和展望时,东方现代主义应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西方现代派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对现代主义文学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对其表现方法有所肯定。他翻译过一些象征主义色彩浓厚的作品,并在创作中吸取过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但鲁迅并不是现代派文学的信奉者,他赞赏的仍然是写实倾向明显、现实意义较强及艺术上有所创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蓝冰是中国当代现代主义诗歌北方群落的重要成员,他的现代主义诗歌迥异于其他现代主义诗作。他的北方意象丰富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意象体系。为山水立心,为江山立传,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转向。其底层诗歌写作,体现了平民知识分子可贵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家具设计,审美意识和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家具的基本构成法则和形态工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世纪的家具设计,随着居室文化不断延续与深化而变得愈来愈丰富多彩。21世纪的家具设计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人性化和文化含量。现代主义家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现代主义设计以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为宗旨,造型简洁为原则而深入人心。后现代主义起源于现代主义。它以反对现代主义纯理性和少就是多的原则出现,在设计中更讲求个性化、人性化,追求产品既“合情”又“合理”的设计内涵,而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李金发在1925年出版《微雨》,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端,至30年代,戴望舒又成功地对其进行了整合,使之臻于成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主义诗歌最重要的意义乃是开辟了一条古今融合,中外融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路子。由于它的基本特征是“远离现实,深掘内心”,所以它在反映现实方面显得无力,但在艺术上的成就却令人瞩目。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特征是鲜明的,一是具有唯美主义倾向;二是抒发忧郁的情思;三是追求纯诗的理想;四是远距离审美。这些艺术特点被其他诗歌派别所吸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现代主义设计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演进过程、特征及其影响.最后鲜明地阐述观点--无论是现代主义设计还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都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现代主义课程的扬弃与合理超越。后现代主义课程强调建立起各门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严密性,丰富各门学科知识,并注重课程的回归性;后现代主义课程在尊重以往知识成果的基础上,也注重知识的变化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王程  宋岩 《科技信息》2011,(18):I0346-I0346
新现代主义是影响90年代世界建筑发展的主流建筑思潮,同样对正逐步融入世界建筑发展潮流的中国建筑界产生了影响,但中国的新现代主义思潮不仅仅受西方新现代主义的影响,在中国现代主义建筑“无限广阔的创造范围里”,还包括了世界上其它建筑思潮以及中国国内所固有的建筑传统思想的制约,因而表现出更具中国的味道。  相似文献   

16.
强调了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实用性的特点,对于古典式建筑来说这是一种进步,现代主义建筑形式是以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现代主义建筑形式注重了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而建筑物美化环境的意识则不足.随着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等对于现代主义理念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应在保持其实用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中西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观念的比较“具有普遍的意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中西方不同历史事态的发生机缘产生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从历时发展的维度看,中西马克思主义遭遇现代主义,是在历经斗争共振与兼收并蓄、否定碎片与肯定整体、回归超越与多元认同的砥砺过程中生成的不同的文艺观念品格。中西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弥合比较显明现代主义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场域下的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观念形似枘凿,实则相通相补。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六十周年。关于二战的诸多问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细致的研究。但是对于希特勒这个人类魔鬼、德国灾星来说,到底是依靠什么魔术去欺骗其国内人民,统御他的部下,让他们“死心塌地”地为其卖命呢?相信这一问题不论是对希特勒个人的寻根,还是对二战史实的探索和对今后均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甚至高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日益现代化、都市化。这种状况与日本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点有关,也使日本在二战后农村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有利于其全面现代化的发展。城乡的均衡发展成为日本现代化发展的特点之一,对于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成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146-149
在国人忙于研究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模式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已悄然形成了注重历史文化内涵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走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主义“设计是当前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传统元素的教学是首当其冲的任务.抓住眼下的教育改革的机遇,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把传统艺术史论课程、传统装饰基础课程、基础设计课程以及专业设计课程等整个课程体系中融入传统元素教学.由教师引导和教育学生明确设计的方向,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一代设计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