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虹 《科技信息》2009,(11):129-129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是21世纪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教育心理学上具有特殊意义,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材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更重要的是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态度。研究性学习是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2.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必然引起教师教的方式转变。我在参与新课程实验中发现,部分同志对新课程的“教”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对教师的讲解产生怀疑。重温《数学课程标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句话,使我们认识到在新课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引导(讲解),而且对教师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菊梅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5):159-160,163
接受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两种相对的学习方式。在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本文对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做了对比分析,具体探讨了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各自的内涵、特点以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确立的基本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场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为学会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重要的能力基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学生转变原有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对教师提出了教学方式上变革的要求,教师应发挥指导作用,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该文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联系入手,理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让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为地理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供具体的做法,并提出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生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从多方面转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仅从学习方式转变这一方面来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导学者。  相似文献   

7.
左腾飞 《科技信息》2013,(15):166-166,200
新课程特别强调转变学生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慧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3):144-145
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对英语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方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除了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外,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学生更应改变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开展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9.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形式开始出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由传统的偏重教师教授转变为立足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同时也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前提.在基础教育阶段,一部分教师在思想意识上忽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对学习方式的理解认识极端化和片面化,教学方式选择实施呆板和单一化.为适应新时代、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理解认识上明确,选择实施上到位等方面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们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总能走下讲台,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即教师研究教材而学生无条件接受教师研究的结果;让学生在研究状态下去学习,就是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进行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研究状态下学习,教师必需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红梅 《科技资讯》2006,(32):101-101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新课改中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由于这种学习方式教师和学生目前都很陌生,所以对于高中教学来说会面临很多问题,本文想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设阵布疑、激发求知,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来实施英语教育研究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大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主、合作、探究.即他主学习要不断转变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而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学习要不断转变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从新课程的理论出发,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来探讨学习方式转变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刚 《科技信息》2009,(32):I0285-I0286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是势在必行。本文通过高中生学习体育的心理特点的分析,结合新课程目标要求,从业务水平、师生关系、心理状态、课堂氛围等方面分析如何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来有效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由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和主动性学习方式转变,有利于学生多种发展目标的实现和个性的张扬。但传统教育评价自身的局限使其成为阻碍学习方式变革的“瓶颈”。变革学习方式因而强烈要求改革传统教育评价,如注重学生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教师评价方式的直接性等。  相似文献   

17.
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转交学生学习方式的现实意义,并从高中生的年龄、思维和学习特点以及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出发,研究教学实践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方法与途径,并总结提炼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主导作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茵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1):121-123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不仅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引发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角色意识、地位作用等一系列的变革。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新课程中显得更为重要。这要求教师首先在价值观念、知识结构上发生调整与转变,从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的,可以称作“学本”。“学本”的意思,是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学生自己学。由此看来,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都有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等就应该加强教师的作用,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20.
朱旭 《科技咨询导报》2014,(17):186-186
为了进一步研究现代高职学生学习能力问题,文章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进行了调查。说明了目前高职学生的确存在学习能力低下的问题。艺术专业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教师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因此,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丰富其学习手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