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借助于实际工程的运行,比较了水解酸化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组合工艺(H-SBR)和接触氧化与SBR组合工艺(O-SBR)两套设施处理制革废水的效能。结果表明,接触氧化与SBR组合工艺能有效处理制革废水,在接触氧化HRT 24h、SBR曝气5-7h的条件下,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3%和74%,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73和42mg/L。采用水解酸化与SBR的组合工艺对预处理后的制革废水进行处理,在水解酸化HRT 24h、SBR曝气5-7h的条件下,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仅为70%和5%,虽然COD可降低到500mg/L以下,但氨氮高达163mg/L左右,且需配套臭气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H2O2和电化学氧化相结合的方法,以简单碳棒为电极,对某橡胶厂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结果表明:对COD为769mg/L、TOC为826 mg/L的橡胶废水,经过1:6稀释后,单纯用H2O2氧化处理,在100mL废水中,加入1.5mL或更多的H2O2,在90分钟以后,COD和TOC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不超过27%和14.5%;单纯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在电压达到5.5V以上后,电解90分钟或更长时间,COD和TOC的去除率也不超过45.0%和25.0%;但在电解池内加入H2O2后,再进行电化学氧化,反应速度明显加快,效果也得到较大改善.在90分钟时COD去除率可达83.6%,TOC的去除率可达59.7%.  相似文献   

3.
通过混凝气浮一级处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级处理,化学除磷深度处理的3段组合工艺处理某水产品加工企业产生的高磷废水.当进水中CODCr、动植物油、氨氮、总磷的质量含量分别为3 620,320,126,86 mg/L时,污水处理系统对它们的去除率分别为97.7%,97.6%,99.9%,96.5%.通过深度除磷,可使出水中总磷的质量含量小于0.5 mg/L,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1996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处理系统运行1 a左右,进水中总磷的质量含量为1~130 mg/L,出水中总磷的质量含量小于8 mg/L,满足城镇污水厂纳管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铝氧化废水采用二级化学混凝沉淀+空气吹脱+二段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新工艺,废水中污染物指标CODcr、NH3-N、磷酸盐均能达标排放。在原水CODcr为4500mg/L、NH3-N为429mg/L、磷酸盐为532mg/L时,出水指标CODcr为65mg/L、NH3-N为7.6mg/L、磷酸盐为0.35mg/L。CODcr去除率为98.6%,NH3-N去除率为98.2%,磷酸盐去除率为99.9%。  相似文献   

5.
采集福州市某化工厂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用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混凝沉淀工艺预处理,考察各影响因素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工艺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浓度为56920 mg/L,pH为2.30,挥发酚浓度为1279 mg/L,甲醛浓度为12951 mg/L的条件下,Fe/C质量比4∶1,微电解反应时间1 h,H2O2投加量4 g/L,Fenton试剂氧化反应时间为1 h,混凝剂PAM的投加量为800 mg/L,pH为8.5的条件下,废水的CODcr总去除率为89.6%,挥发酚去除率为84.3%,甲醛去除率为98.5%,经过预处理后,酚醛树脂废水达到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解决高含盐化工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以适应更高要求的排放标准,本文采用"厌氧水解-好氧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工艺对某化工厂排出的高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各处理阶段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工艺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盐度为1%~2%、COD为300~700,mg/L时,厌氧水解池、好氧活性污泥池和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8,h、16,h和15,h,工艺出水COD低于100,mg/L,COD去除率维持在72%~92%,为高含盐化工废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微波-H_2O_2-活性炭协同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微波、H2O2和活性炭协同催化氧化法处理苯酚废水,探讨各种因素协同作用以及对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H2O2-活性炭氧化体系能高效快速降解废水中苯酚,100 mL初始pH为5、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废水中,在活性炭3 g、微波辐射18 min、微波辐射功率200 W、H2O2质量浓度1.5 g/L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苯酚去除率达98.5%.  相似文献   

8.
硝基苯作为一种典型硝基芳香族化合物(NACs),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探究硝基苯的高效降解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内电解-芬顿氧化-絮凝组合工艺处理硝基苯废水,探究镀铜率、反应时间、曝气量、pH及n(H2O2)/n(Fe2+)等参数对该组合工艺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完成相关工艺参数条件优化,并揭示相关耦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镀铜率为0.5%、曝气量为0.5 L/h、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硝基苯可被铁铜内电解转化成苯胺,转化率为99.8% (±0.2%);芬顿氧化反应在n(H2O2)∶n(Fe2+)=10∶1、pH=3.0、ρ(Fe2+) = 60 mg/L的条件下,苯胺的去除率达到99.8% (± 0.3%);絮凝沉淀反应中阴离子PAM的絮凝效果更好,当加入2 mL质量浓度为10 mg/L的阴离子PAM时,废水的色度为20倍,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综上所述,该组合工艺在处理含硝基苯废水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为实现大规模化处理含高浓度NACs废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臭氧-紫外光-超声波协同作用氧化降解模拟苯酚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不同因素对苯酚氧化降解效果的影响以及处理苯酚废水至最佳效果的能耗.结果表明,苯酚初始p H为9,臭氧进气量为0.6 m L/min,苯酚的初始浓度为140 mg/L,超声频率为34 k Hz,超声功率为300 W时处理效果最佳.反应4 h苯酚去除率达到99%,COD去除率达到97%,所需成本为0.33元/kg.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微气泡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废水的影响因素,采用微气泡臭氧氧化技术处理酸性大红3R废水,考察臭氧投加量、酸性大红3R废水初始浓度和投加活性炭对微气泡臭氧氧化过程中脱色率、TOC去除率、pH值以及臭氧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臭氧投加量或降低酸性大红3R废水的初始浓度,酸性大红3R废水的脱色速率和TOC去除速率均有所上升,但臭氧利用率下降。煤质活性炭对微气泡臭氧氧化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能够显著提高酸性大红3R废水的脱色速率和TOC去除速率。臭氧投加量为48.3 mg/min、酸性大红3R废水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时,处理效果较好。此条件下,处理30min时脱色率达到100%,处理120min时TOC去除率达到78.0%,TOC去除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0.015min~(-1),臭氧利用率始终高于99%。而投加5g/L煤质活性炭后,处理15 min后脱色率达到100%,处理120 min时TOC去除率可达到91.2%,TOC去除表观反应速率常数提高至0.037min~(-1)。处理过程中出现中间产物小分子有机酸的积累并继续氧化降解,使得废水的pH值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可见,对微气泡臭氧氧化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可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及臭氧利用率,显著改善处理性能。  相似文献   

11.
提出化学混凝与曝气生物滤池结合,通过混凝处理和生物膜过滤的双重作用,对城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实现污水的回用.结果表明:在原水水质CODcr=672 mg/L、SS=200 mg/L、BOD5=576mg/L、pH=6.1时,出水CODcr=52 mg/L、SS=10 mg/L、BOD5=24 mg/L、pH=8.6.相对于单独使用BAF,组合工艺对CODcr,SS,BOD5,pH值的去除率均有所提高.系统、综合地给出了混凝-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凝-曝气生物滤池应用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混凝法、SBR法以及混凝-SBR法联合工艺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混凝剂种类、混凝剂用量、pH值、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PFS)对造纸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优于硫酸铁和硫酸铝.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FS投加量对混凝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直接采用混凝法和SBR法处理造纸废水的效...  相似文献   

13.
絮凝沉降-Fenton氧化-吸附法处理采油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田的采油污水绝大部分经处理后用于油田注水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还有一部分采油污水不能回注 .这部分水外排至环境中 ,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以甘谷驿油矿采油污水为研究对象 ,采用絮凝沉降 -Fenton氧化 -吸附法对该采油污水进行外排处理实验研究 .考察了 pH值、H2 O2 投加量、Fe2 +投加量、氧化时间、吸附时间、活性炭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处理条件为絮凝剂选用聚合硫酸铁 ,沉降 30min ;pH为 3.0~ 4 .0 ,30 %双氧水加量为 8mL/L ,m (Fe2 +)∶m (H2 O)为 4 % ,氧化时间 12 0min ;活性炭加量 4 .0~ 5 .0 g/L ,吸附时间 12 0min .在这种处理条件下 ,可使污水含油量从 93.1mg/L降至 5mg/L以下 ,悬浮物含量从 172mg/L降至 10mg/L以下 ,CODCr值从 2 6 34mg/L降至 10 0mg/L以下 ,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该文详述了用内电解- 催化氧化- 氧化塘法治理染料废水的过程。结果表明,经过该法处理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和色度的去除率都在95 % 以上。排放水的COD 值小于200 mg/L,色度小于8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文中讨论了该体系的最佳处理条件:搅拌曝气的时间为30 min 左右,H2O2 的加入量是每100 mL 废水约0-5 mL,催化剂的量是每100 mL约0-5 g,pH 值约为3 。  相似文献   

15.
对于photo-Fenton工艺处理畜产废水进行了试验,通过改变高级氧化法的各种参数得到了最佳运转条件。最佳运转条件是:当pH=5、c[Fe2 ]=10 mmol/L、c[H2O2]=100mmol/L、反应时间为80min时,采用重铬酸盐法测定的化学需氧量(CODcr)为79%,色度为70%,大肠杆菌的去除率为99.5%。污泥发生量体积比为0.075,浓度约为5.6mg/L。结果表明:去掉畜产废水中妨碍紫外线吸收的固形物质后利用photo-Fenton工艺进行处理,可替代生物学方法对畜产废水进行处理。若用太阳光代替紫外线作为光源,则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因此,该方法是一种环保工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垃圾渗滤液COD、NH3-N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本文采用了微电解法和混凝法预处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研究不同工艺处理条件下,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及NH3-N的去除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电解/混凝/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特别是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具有很好的效果.当原水COD高达9 160 mg/L,NH3-N高达3 000 mg/L,经该工艺处理后COD低于60 mg/L,NH3-N低于15 mg/L,均可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蚀刻液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残留有高浓度氨氮,其环境污染风险大且难治理.电化学氧化法因其快速、高效的处理效率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文章系统地探讨了电化学氧化法去除蚀刻液处理过程中高含氮废水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针对初始质量浓度为2 000 mg·L-1的模拟氨氮废水,电化学氧化法去除其中氨氮的最佳条件为质量浓度ρC l-=6 000 mg·L-1、初始pH=9、电流密度60 mA·cm-2,电解3 h后,氨氮去除率达到86.87%;针对实际废水,氨氮去除率可达75.42%.此外,向电化学体系中引入沸石材料后,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可分别提高到92.79%和83.17%.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生化—絮凝—双介质过滤—超滤"作为油田采油污水反渗透淡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试验考察了处理工艺对降低污水含油量、COD、浊度等指标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生化处理停留时间为10 h时,生化出水含油量、COD分别由处理前的30~60 mg/L和314~464mg/L下降到处理后的0.5~2.0 mg/L和86~122 mg/L.生化出水再经絮凝—双介质过滤—超滤工艺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小于0.5 mg/L,浊度小于0.2NTU,SDI值小于3.0,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且生化出水絮凝处理可以改善超滤膜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9.
污泥浓度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膜生物反应器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在不同污泥质量浓度条件下进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实验,分析污泥质量浓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左右时处理效果最佳,出水酚类质量浓度为5.88 mg/L,去除率达98.39%;NH3-N的质量浓度维持在15 mg/L,去除率为87%;COD的出水质量浓度为31 mg/L,去除率达到98.4%。污泥质量浓度在3 000~5 000 mg/L时,膜通量变化幅度较小,6 000 mg/L时膜通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