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孝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适应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政治统治的需要。但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孝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在当今老龄化的背景下,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要继续发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记住善的因素,同时也要总结恶的因素,使国家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社会秩序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牡丹亭》、《红楼梦》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孝文化是立足家庭教育,面向社会的,培养子女孝的意识不仅是为了父母,也是为了社会和谐。《牡丹亭》与《红楼梦》不仅在大胆张扬男女爱情上有共同点,在保留孝亲意识上也是相同的。这是对中国古代孝文化的继承,显示了汤显祖与曹雪芹这两位伟大作家的共同认识,是他们对明清官方文化突破中的保留,与20世纪初的全盘抛弃传统文化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于晓梅 《科技资讯》2010,(6):232-232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孝"文化在当代社会依旧有它极强的生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分析,以及对当代青年的"孝"观念的阐述,来探讨在现代社会如何发扬传统"孝"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以促进家庭、社会、国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渔业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产业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古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教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借鱼来抒发隐逸情情、阐述哲学玄思和畅谈生活感受,因而士大夫与鱼结成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先秦孝文化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尊老爱幼的感情、习惯、事实,对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殷商时代有了孝的概念,但还没有孝的具体内容。周时孝的观念已基本完备,对后世影响巨大。孔子继承前代孝的观念并加以发挥,具体提出了九条规范,并主张以孝来治理天下。先秦思想家们虽然不是一致同意以孝治理天下的理论,但对孝,却是共同赞美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是极重孝道的。尤其是在中国的古代社会里,孝作为道德的核心内容成为一种社会的规定性和人们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孝作为一种博大而复杂的文化,在对人的塑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巍 《当代地方科技》2011,(21):179-180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知识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在现代大学校园中.孝文化逐渐被弱化,甚至消失,以至于现在很少有学生知道有关“孝”的知识。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重新构建孝文化,大力弘扬孝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孝"文化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其巨大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衰减,承载孝文化的载体却可能在其间丧失,以致影响孝文化的传承。通过农村社区日常生活的环境视角发现,孝文化的物质载体较于传统物质载体发生一定变化,但孝文化以顽强的遗传力寻找到了新的载体,如家堂代替了家谱,上坟替代了祠堂和宗庙。从精神层面上看,孝意识通过文艺活动、祝寿、婚礼和葬礼等形式留存于日常习惯。即使如此人们也应该看到:孝文化的传承是有条件的,村落结构、生活方式、社会氛围是重要的孝文化传承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消失,孝文化的传承将面临丧失危险。  相似文献   

9.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内涵直接被历代统治者纳入法律规范,用以维持社会秩序,实现政治统治。传统孝文化的核心和现代法律精神相抵牾,而传统法律中体现的"孝"的价值取向,为孝文化与现代法律的交融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有益的路径探究。现代法律吸纳传统孝文化的精髓,这既体现了现代法律对传统孝文化的积极关涉,又推动了孝文化的新发展,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指涉。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传统儒家文化的约束力显然正在弱化,作为儒家伦理文化的核心与典型代表之一的孝文化也是如此.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无论是孝文化还是整体儒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和民族凝聚等方面的功能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仍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及时代价值.深入探讨儒家思想中的孝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无论对于孝文化本身还是借学思想精华的现代化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与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与孝相关的议论性散文主要侧重对孝进行理论性诠释,揭示了什么是孝和怎样行孝的问题。古代与孝相关的诗歌、小说、戏曲和部分记叙性散文主要是通过塑造孝子形象对孝进行文学性诠释,其中一部分作品以史实为据塑造孝子形象;另一部分作品则通过虚构塑造孝子形象。这两类孝子形象对孝的文学性诠释都异曲同工地与古代议论性散文对孝的理论性诠释相吻合,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完美诠释,这种诠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孝感素来以孝闻名,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独占三席,又是我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城市。孝感以"孝"为名,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昔日孝子的嘉奖赞许,更是中华孝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孝在今天仍然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孝道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也是长期以来人们立身处世的重要依据。随着中国儒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孝道思想也传播到越南。越南封建统治阶级以此作为维护统治的理论依据。孝道思想对越南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孝德在近代衰落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从其起源看有两层最基本的含义:一是对生命的敬重;二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并且这种孝的特征是以“父义”为前提的,具有双向性。但在封建社会的演化过程中,“孝”逐渐走向了这两层含义的对立面,因此在近代受到批判,并逐步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5.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本文以元代辑录的中国二十四孝故事的发生地点、时代、人物背景等为素材,分析了二十四孝故事发生的时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二十四孝故事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汉代和魏晋时期,其次是春秋时期.空间上,集中在山东和河南两省.最后得出引起孝道地域变迁的地理原因,即孝道随着经济和政治中心而发生传播和地域变迁,明显受到战乱和朝代更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孝文化里包含着“爱”与“敬”两方面的和谐内涵,对于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从个人修身到家庭伦理、社会稳定等,孝文化所起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充分重视中华孝文化的作用,弘扬孝文化精髓,使其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7.
“孝”是我们民族最富特质的文化,是构筑中国古典文学大厦的文化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其中宗教力量的介入彰显出历史民众对孝德的呵护与和谐社会人伦精神的设想,但某些古典文本折射出的情孝矛盾则暴露出封建礼教对“孝”的畸形规范,反映出历史境遇中广大民众矛盾而真实的孝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8.
孝文化不仅具有传承孝德、教化民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而且可以“以文化商”,具有孕育和生长经济产业的功能。将孝文化开发为产业集群需要有科学的战略与规划。目前孝感市在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上还存在着缺乏战略规划等问题,需要实施孝文化产业园带动战略,产业和区域整合战略,品牌提升战略和科技推动战略等四大战略,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和人才等四个因素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孝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由于孝德教育不力造成的孝德缺失,不仅让一些父母体会不到儿女的温暖,反而感到痛心甚至绝望。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孝德教育,避免悲剧的发生,是当今社会广泛关心、关注的焦点话题。动漫孝文化,是一种备受青少年喜爱的孝德教育的新载体,对广大青少年吸引力大,感召力强,影响力深,它必将成为承载青少年德育之重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