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利用介晶基和非个晶基共聚的方法合成高分子液晶,详尽介绍了合成方法和对产品的测试表征,并介绍了所合成的聚合物要呈现液晶态,允许非介晶组分在其组成中所占的最高含量。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文题所示两个系列计4个液晶化合物。对各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分子结构。测试了各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相变温度和相态等。结果表明,此类液晶均为负性液晶。  相似文献   

3.
手性液晶的研究IX.联苯羧酸酯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文题所述的十三个手性液晶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进行了相态、相变温度和电滞回线的测定,证实其为铁电液晶。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文题所述的十三个手性液晶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进行了相态、相变温度和电滞回线的测定,证实其为铁电液晶。  相似文献   

5.
对含氟液晶进行研究 ,合成了二个系列共 8种化合物 ,对他们的相变温度和相态 (其中 6个为新的含氟液晶 )进行测定 ,得出了它们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共8个文题液晶化合物。其中,中间体对烷氧基苯酚产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并对关键中间体对氯联苯的合成方法作了较大改进,产率提高到了20%,批料合成量提高了10倍。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分析确证了文题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的相变温度。并通过混合配方,得到温度显示范围较宽的热变色液晶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共8个文题液晶化合物。其中,中间体对烷氧基苯酚产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并对关键中间体对氯联苯的合成方法作了较大改进,产率提出到了20%,批料合成量提高了10倍。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分析确证了文题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的相变温度。并通过混合配方,得到温度显示范围较宽的热变色液晶材料。  相似文献   

8.
以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文题化合物共七个液晶单体,合成了催化剂(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氯化镍)和光活性中间体(S)-2-甲基丁基苯酚,获得了较高的产率及纯度。经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进行了配方尝试,得到了对温度变化敏锐的热变色液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影响液晶相态的因素有氢键作用,间隔基长度。化合物的纯度叫等。本文报导了几种低分子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和其分子间氧键作用对低分子化合物清亮点(clearing point)和液晶相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文题化合物共七个液晶单体,合成了催化剂(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氯化镍)和光活性中间体(S)-2-甲基丁基苯酚,获得了较高的产率及纯度。经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进行了配方尝试,得到了对温度变化敏锐的热变色液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三种聚硅氧烷侧链型高分子液晶,用静态法将它们分别涂渍在经预处理的玻璃毛细管柱上,制成高分子液晶气相色谱柱。测定了色谱柱的柱效及其随载气流速、测试柱温的变化,以及对多环芳烃同分异构体的分离选择性。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两种色谱柱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溶致液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形成液晶态的基本结构条件及制备液晶性甲壳质衍生物的一些主要的化学改性途径。讨论了结构因素对甲壳质衍生物液晶临界浓度的影响,甲壳质衍生物形成的主要液晶态织构,以及温度对甲壳质衍生物/二氯乙酸溶液的相变的影响。简述了甲壳质的成纤性和液晶纺丝。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侧链型液晶单体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单酯,将不同含量的CNT接枝到侧链液晶单体上,然后液晶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液晶复合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考察了碳纳米管的分散排列情况以及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少量的碳纳米管能够较好地分散在复合材料基体中;DSC结果显示,CNT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清亮点,增加了液晶区间.  相似文献   

14.
香蕉形共轭液晶小分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利用Suzuki偶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香蕉形共轭液晶小分子,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液晶性和相变温度,发现所合成的香蕉形共轭液晶小分子是双向性热致液晶,其熔点和清亮点均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液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系统论述了液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薄膜、纤维、功能分离膜、交联凝胶等材料的成型、结构与性能。指出这类液晶聚合物具有胆甾相或向列相液晶态。与各向同性态的同种材料相比,各向异性态的液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材料具有更优异性能。双轴取向液晶三乙酸纤维素薄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可310MPa和6.3GPa;由液晶态干湿法纺丝所获得的高分子量纤维素纤维的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可高达2.2GPa和65GPa。液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分离膜也表现出高得多的气体选择透过性能。其液晶交联凝胶中,凝胶所占质量分数高达98%,以及具有显著不同于各向同性态凝胶的液胀行为。液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可望作为生产高级包装膜、功能纤维、气体分离膜、各向异性功能凝胶等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刚性较强的介晶基团与较柔软的非介晶基团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较低相变温度的向列型液晶高分子─甲亚胺液晶共聚醚,并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计(DSC),X─光衍射对其相变温度和液晶态进行了测定和表征,研究了非介晶基团对液晶共聚醚相变温度、液晶态的影响,以及液晶聚合物的相变温度与其共聚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二对烯丙基醚苯甲酸对苯二酚酯液晶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烯丙基溴、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二对烯丙基醚苯甲酸对苯二酚酯(p-PDAB).用DSC,1H-NMR,IR,POM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证明该化合物熔点为160℃,清晰点为245℃,为近晶型液晶.  相似文献   

18.
氢键型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氢键型液晶高分子是由经化学修饰过的高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的高分子复合物,具有独特的动力学功能,分子结构调整和修饰简便,可用于显示器、光电元件、信息传导等研究领域,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主链型、侧链型、组合型以及网络状等类型的氢键型液晶高分子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首先通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与1,4-丁二醇的熔融缩聚制得不同离子含量的离聚物SPBT;再将SPBT离聚物与对乙酰氧基苹甲酸通过熔融共缩聚反应获得液晶离聚物PHB/SPBT。对离聚物特性粘度、热性质、流变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液晶离聚物的热性能、液晶性能。研究发现离子的引入导致SPBT离聚物的特性粘度下降,聚合物的结晶温度以及结晶熔融温度向低温区移动。对液晶离聚物的偏光亚微照相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离子含量范围内,离子的存在并不影响PHB/SPBT共聚酯液晶态的形成,液晶离聚物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