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研究了新试剂3,5—二溴—4—二甲氨基过溴化物苯基荧光酮(简称DBDMBPF)与钨的显色反应,在0.4mol/LHCl介质中,钨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胶束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0×105,钨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拟定方法直接用于合金钢样品中微量钨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六氯合钨酸钾是一个温和、有效的还原试剂,后者脱氧后形成烯烃。K2WCl6易合成,明一定的还原性,且不像在多数低价钨试剂那样对空气过于敏感,可能成为有机合成中有用的还原剂。我们用K2WCl6与亚砜放N-氧化吡啶反应,得到了相应的脱氧产物,而且产率与很高。用K2WCl6还原苯甲醛,发现约有半的原料转苯甲醇。  相似文献   

3.
钨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与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DSC方法研究了烧蚀材料钨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及其动力学,用TG方法研究了固化产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钨含量增加,钨酚醛树脂固化温度略有增高;等速升温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高于等温固化表观活化能。结果又表明,随着钨含量增加,钨醛树脂的固化产物在N2中的百分失重逐渐减小,热稳定性逐渐提高,耐烧蚀性能逐渐提高,最后,用红外光谱法阐明了固化机理。  相似文献   

4.
氧原子转移试剂存在下金属羰基化合物CO取代反应动力学的系统研究表明,反应速率对金属羰基化合物、氧原子转移试剂和进入试剂的浓度分别为一级、一级和零级。这表明反应可能为缔合机理,过程涉及转移试剂氧原子在羰碳原子上发生亲核进攻,生成一个良好离去基团CO2的同时产生了一个活性中间体,后者与进入试剂发生快反应得产物。从金属羰基化合物和氧原子转移试剂两个方面讨论了影响CO取代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六氯化钨或四氯氧化钨被锌还原后产生的低价钨化合物能够与二氯甲烷或四氯化碳反应,形成钨的卡宾络合物,此络合物能与醛发生羰基烯化反应,得到烯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有机合成反应中的新型反应试剂--有机硅试剂及其该试剂的制备发展和应用,阐明了有机硅是迄今比格林尼亚试剂更适用,更活泼的反应试剂。  相似文献   

7.
钨磷酸碱金属盐气相光催化氧化甲醛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钨磷酸为原料,制备了锂、钠、钾、铯的钨磷酸碱金属盐,用TEM及XRD技术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及形貌测定,以甲醛的气相光催化降解反应为模拟反应,比较了钨磷酸碱金属盐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焙烧后,晶相结构优于焙烧前,故而催化活性提高;同等条件下制备的样品,钨磷酸钾晶相结构趋于完美,且其粒径分布很均匀,光催化活性也好。  相似文献   

8.
氧原子转移试剂存在下金属羰基化合物CO取代反应动力学的系统研究表明,反应速率对金属羰基化合物,氧原子转移试剂和进入试剂的浓度分别为一级、一级和零级。这表明反应可能为缔合机理,过程涉及转移试剂氧原子在羰碳原子上发生亲核进攻,生成一个良好离子去基团CO2的同时产生了一个活性中间体,后者与进入试剂发生快反应得产物。  相似文献   

9.
Lawesson 试剂的环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近10年来Lawesson试剂与含双官能团化合物的环化反应以及与不饱和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并讨论了Lawesson试剂的环化反应在合成五元,六元磷杂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六氯化钨与丁基溴化镁在无水四氢呋喃中反应形成低价钨化合物,可使醛、酮发生麟氧偶联反应得到烯烃,还原亚砜则得到高产率的硫醚,其述原功能类似于六化氯化钨/丁基锂还原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与二丁基氧化锡反应, 制得新配合物{[(nC4H9)2Sn(05·O2CC12H10N)(05·CH3O)]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 P-1, 晶胞参数a =1.173(2) nm,b = 1256(2) nm, c= 1329(2) nm, α= 8229(3)°,β = 71.83(3)°,γ= 65.36(3)°, V= 1.690(5) nm3, Z = 1, μ= 1.509 mm-1,Dc= 1.425 Mg·m-3, F(000) = 736,R = 0.056 9, wR = 0.1589, GOF = 1.074。测试结果表明, 它是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结构。内、外环锡原子均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12.
以三苯基氢氧化锡为底物, 酰亚胺酸(HL)为配体, 制备新型配合物(Ph3Sn)(L)·C12H6O3(配合物1), 并用元素分析、 X 射线单晶衍射、 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用噻唑蓝(MTT)法测试该配合物的抗癌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a=2238 50(17) nm, b=1202 30(14) nm, c=1441 0(3) nm,  α=90000(0)°, β=101217(2)°, γ=90000(0)°, V=3804 1(9) nm3, Z=4, Dc=1509 g/cm3; 配合物1为单体结构, 中心金属Sn原子通过与配体羧基中O原子的配位, 形成配位数为4的 扭曲四面体几何配位构型, 在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 配合物上的配体与游离萘酐分子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 配合物1对癌细胞MCF-7和Hepg2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SBR工艺中DO和C/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SBR工艺处理氨氮废水,研究不同的DO和C/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探索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工艺的规律和特性.发现当DO=1.60~1.80mg/L、CODCr/CNH+4-N=6.5或BOD5/NH+4-N=4时,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等温法和非等温法,分析了Fe2O3-SiO2体系深度还原过程的动力学.等温法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还原温度,有利于焦炭气化反应的进行,进而增加反应的还原度和还原速率.等温法确定的Fe2O3-SiO2体系深度还原反应符合Avrami-Erofeev模型,金属铁颗粒的成核及长大是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3533kJ/mol,指前因子为322×107min-1.非等温法试验表明,该体系深度还原反应在温度达到400℃之后开始发生,700℃之后还原反应速度加快,最终反应趋于平衡.非等温法确定的主要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为23866kJ/mol,指前因子为104×107min-1.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相多组元反应平衡原理及凝固过程固液相界面的溶质再分配理论,建立了253MA钢凝固过程中夹杂物析出与溶质元素偏析的耦合热力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在本模型计算条件下,253MA耐热钢中析出的夹杂物主要为Ce2O3,Ce2O2S,Ce3S4,CeS,CeN,SiO2,MnS.当氧的质量分数低于0006%时,Ce2O3夹杂析出的条件为[%O]/[%S]>1;当氧的质量分数高于0006%时,Ce2O3夹杂析出的条件为[%O]/[%S]>2.当氧的质量分数低于00046%时,若[%O]+[%S]>0009,则耐热钢中可以析出Ce3S4,而CeN夹杂无法析出;若[%O]/[%S]<1,则钢中可以析出CeS夹杂,且随着硫的质量分数的增加,CeS逐渐向Ce3S4转变.当氧的质量分数高于00046%时,CeN夹杂析出的条件为2[%O]+[%S]<0014.  相似文献   

16.
以三苯基氢氧化锡为底物, 酰亚胺酸(HL)为配体, 制备新型配合物(Ph3Sn)(L)·C12H6O3(配合物1), 并用元素分析、 X 射线单晶衍射、 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用噻唑蓝(MTT)法测试该配合物的抗癌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a=2238 50(17) nm, b=1202 30(14) nm, c=1441 0(3) nm,  α=90000(0)°, β=101217(2)°, γ=90000(0)°, V=3804 1(9) nm3, Z=4, Dc=1509 g/cm3; 配合物1为单体结构, 中心金属Sn原子通过与配体羧基中O原子的配位, 形成配位数为4的 扭曲四面体几何配位构型, 在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 配合物上的配体与游离萘酐分子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 配合物1对癌细胞MCF-7和Hepg2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量金相及SEM-EDS手段对Mg,Zr及Mg-Zr处理FH40级船板铸钢中夹杂物粒径分布、平均粒径、总数量、总面积及成分、形貌等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g,Zr及Mg-Zr处理后铸锭夹杂物平均粒径下降,夹杂物总数量增加.Mg的质量分数为0024%时,夹杂物中MgO平均质量分数为1257%,变质不充分;Mg的质量分数增加至0072%后,夹杂物中MgO平均质量分数为3558%,实现了氧化铝向MgO·Al2O3的充分变质,且夹杂物粒径明显减小.003%Zr处理后,铸锭夹杂物以Al2O3+MnS,Al-Zr-O+MnS为主;低Mg+高Zr,高Mg+低Zr,高Mg+高Zr处理炉次试验钢铸锭中均发现了含Zr夹杂物,其中高Mg+高Zr炉次形成了ZrO2夹杂,该类夹杂物被MgO·Al2O3包裹,团聚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分析纯化学试剂为原料,研究了不同F含量的CaO-Al2O3-SiO2三元系铝酸钙熟料的自粉性能、烧结规律和Al2O3的浸出性能,并通过XRF,XRD,SEM-EDS等手段探索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的加入不影响β-2CaO·SiO2向γ-2CaO·SiO2转变,熟料的自粉性良好;F对铝酸钙熟料的物相组成产生明显影响,促进2CaO·Al2O3·SiO2和11CaO·7Al2O3·CaF2相的生成,并减少12CaO·7Al2O3,CaO·Al2O3相的生成;生成的2CaO·Al2O3·SiO2进入渣中造成Al2O3浸出率降低;当F的质量分数为0~20%时,Al2O3的浸出率随着F含量的增加急剧下降,由9501%降至70%左右;铝酸钙熟料中F的质量分数应低于05%.  相似文献   

19.
鹿鸣钼矿床产于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岩体中,对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O2质量分数在6384%~7132%之间,全碱质量分数为69%~84%,w(K2O)/w(Na2O)平均为137.岩体大部分属于偏铝-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值高,轻稀土富集,稀土分配模式为右倾曲线,同时Eu出现弱到中等程度的亏损.研究认为与成矿有关的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的岩浆属壳源岩浆演化形成的A2型花岗岩岩石组合,其形成背景应属于陆-陆碰撞之后的伸展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一个含卤素和三苯基膦的中性半开口立方烷簇合物 [MoOS3Cu3I(PPh3) 3]·C9H7N·H2 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它是通过将CuI ,(NH4 ) 2 MoO2 S2 ,PPh3和喹啉在DMF溶液中反应制得 .簇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 1/c ,晶胞参数为 :a =1 2 0 0 5nm ,b =2 86 4 1nm ,c =1 92 6 1nm ,β =10 1 10 (2 )° ,V =6 4 984nm3,μ(MoKα) =1 84 3mm- 1,Z =4 ,Dc=1 4 92g·cm- 3,F(0 0 0 ) =2 92 0 ,R =0 84 4 4,Rw =0 0 94 4 ,Mr =1459 71.该晶体的结构是一个缺一条Cu2…I边的扭曲立方体 ,它的四个顶点由 [MoOS3]2 - 占据 ,而其余顶点由一个碘和三个Cu原子占据 .每个Cu与一个PPh3配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