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西部普瓦图大区辖下的德塞夫勒省,有个叫布贡(Bougon)的地方。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这里,还包括法国布列塔尼半岛和英格兰南部,生活着一群大个子。他们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巨石建筑。这些建筑样式繁多:石冢、石桌坟、糙石巨柱、环形大石垣……我们现在知道,这些喜欢用巨石搭建纪念性建筑物的史前人类一共生存了大约3000年,西欧的巨石建筑文明也持续了同样长的时间。根据人们从布贡发现的巨石文明遗迹,当时的人已经可以移动重达90吨的巨大石块(布贡A号石冢)。他们为什么耗费巨大精力为亡者修建石冢?在没有现代起重设备的远古,他们又靠什么完成这些奇迹?法兰西博物馆文物勘查和修复中心主任皮埃尔·莫兰带领我们进入巨石文明里的一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布贡。  相似文献   

2.
韩英 《科技信息》2007,(35):147-148
红山文化作为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的代表,其独特性之一恰是以玉、石为载体,坛、冢结合的积石冢石棺葬俗。这种特殊的墓葬制度和埋葬习俗也正是红山文化独具魅力、倍受瞩目的原因之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对红山文化时期墓葬制度和埋葬习俗的简要论述,来了解其所反映出来的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
分形艺术     
闪电、冲积扇、泥裂、冻豆腐、水系、晶簇、蜂窝石、小麦须根系、树冠、支气管、星系、材料断口、小肠绒毛、大脑皮层……想想它们的形状、结构! 每样东西都挨不上。但它们都是分形(fractal),从分形眼光看,它们的确是一回事,都可统一用分形理论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尧冢是尧的臣民们裹土堆成,有人说尧冢是一天然土丘.带着此问题我们对尧冢进行了专题考察.尧陵座落在临汾城东35公里的郭行乡乔村的涝河支流杨村河畔,前祠后冢,背山面河,周有残墙围线.冢高50米,周长300米.北部为黄土陡崖雍卫,东西有两条黄土冲沟拱卫,南面杨村河经东南、南、西南似新月抱冢绕流,陵上松柏苍翠,郁郁葱葱.传说帝尧死后埋葬于此,故称陶唐氏陵,因树多而古,俗称神林.  相似文献   

5.
扬子地台区西部和西北部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含磷岩系中,产有许多角锥状、近方柱状的微体化石。它们个体微小(1—3mm),具有角沟或角脊、横肋等锥石类外壳所特有的典型特征,无疑是锥石动物的最古老成员。梅树村阶与中寒武统所产锥石类化石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研究它们早期演化的历史,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本文将梅树村阶锥石类分为3科、11属,共19种,并作了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校与国外大学的友好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对外交流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 0 0 1年 1 2月 8日 ,在日本冈山商科大学、日本冈山市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洛阳大学之后 ,日本国鹿儿岛市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日本国赤冢学园理事长赤冢晴彦先生和赤冢学园造型美术学校副校长濑户口正明先生一行又到洛大访问 .访问期间 ,赤冢晴彦先生、濑户口正明先生参观了洛大美术系 ,并与美术系领导和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 .日本朋友对洛大如诗如画的新校园、对美术系的教学水平和师生的专业成绩…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从生物的演变论述地层的划分。根据化石保存的情况,螺旋笔石从幼小笔石体至成年的大型笔石体皆具有不同形态特征,例如始部紧缩旋卷,纤细而直;末部有规则旋卷或直、或弓形。笔石枝的宽度,胞管的变化皆有规律可寻。总的特征仍属Spiralis group式的。它们这些变化与地层的顺序有密切关系。它们的发育趋向演化为弓笔石与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笔者就这些笔石体的复杂化趋向划分地层,即以弓笔石的出现作为中志留统(s_2)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李忠  徐鹏  刘涛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1):38-39,7
冢岗庙水库系长江流域白河水系泗水河东支的一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2004年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文中针对加固后大坝的渗流和坝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认为冢岗庙水库在除险加固后是安全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昔读潘伯寅攀古楼彝器识自序,欢吉金有七厄。鞠裳语石卷九纪碑厄二则,致欢乐石亦有七厄。未尝不尽然伤之。比来读明周至赵 石墨 华卷七附 访古游记。记其於明神宗万历戊午五月访古长安南山之事。为时不及半月,为地不过数十里。然所记古物毁坏之事,已有足令人咋舌者。如云:紫云楼壁间元人书山水极奇伟。二十年前尚亡恙。今为亡赖子拭去,题恶诗。殊增懊恨。又云:又东行数十多,一碑无字,亦无冢。土人平之,而并磨其碑耳。以图考,疑是长孙无忌冢。又云:尉迟敬德碑,自额以下埋土中。闻十五年前,令尹价田掘而榻数十纸。余出之,了无一字。瓷土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次研究了黄蜡石中的一系列构造,特别论述了气泡构造的重要性,例如麻脸构造等.研究结果表明:黄蜡石仅分布在华南地区扬子板块的外缘,它们由海槽中化学成因的硅质岩所组成,形成于晚震旦世;它们的生成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黄蜡石形成以后,又遭受轻度变质作用及以后的风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79年7月间许继伯同志和笔者赴湖北竹溪一带进行化石采集工作,曾在杨家山、梅子垭等地采获不少笔石化石,特别在梅子垭水库旁约200米处的下志留统陡山沟组底部采到的一些笔石标本,经笔者鉴定是塔形螺旋笔石带(Spirograptus turriculatus zone)内的一种新笔石,取名筒形螺旋笔石(Spirograptus cylindricus sp. nov.)。筒形螺旋笔石(新种),特征明显,标志性强,与Spirograptus turriculatus共生。S.turriculatus是华中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部的标准带化石。因此,新种的描述,对补充塔形螺旋笔石标准带化石的新材料具有一定的地层意义,对探讨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伯明翰“偶像石” 在英格兰北约克郡的伯明翰荒野上,分布着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它们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面包,有的像水壶……狂热的攀岩者们都以征服它们为乐。然而,在这座“奇石森林”中却独独有一块岩石,令很多攀登者望而却步,它就是“偶像石”。不亲自来到“偶像石”面前,你会很难想象它的惊险程度:一块接近10米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海昏侯刘贺的三个史事疑点进行了剖析:史传海昏慨口因刘贺"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而得名,这种解说是不确切的,慨口实乃海口之讹误;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记载"元嘉中,豫章胡家奴开昌邑王冢,……尸骸露在岩中俨然",有人据此认为刘贺早已暴尸荒野,这是因不了解汉朝丧葬制度而犯的错误认识;刘贺墓出土大量财富,根据豫章历史上富金多铜、汉初明末曾私自铸钱及海昏侯出土铸钱石范等情况来分析,这笔财富可能产于豫章本土,而非域外输入。  相似文献   

14.
《奇闻怪事》2012,(5):1
位于河北省磁县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朝墓群中,有一座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的高大的陵墓,当地俗称"天子冢",人沿北坡台阶上下可听到清脆悦耳的"叮咚"水滴声,如果在台阶上燃放鞭炮,水声更响。国庆节期间,众多游人前来亲身领略这一奇观,但谜底至今尚未揭晓。"天子冢"墓高50米、直径120多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朝墓群的代表。水声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们在文物普查和考古工作中,曾先后在大理地区的祥云、弥渡、巍山等县境内发现一批石棺墓。这些石棺墓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战国、秦汉之际洱海区域的古代族属,以及它们和四川地区的石棺葬文化、民族的迁徒和演变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和笔者亲自参加调查获得的资料,对大理地区石棺葬族属作初步的探讨。 一 大理地区的石棺墓最早发现于弥渡县新街公社马官庄村(今为下马营村)。据赵淳(乾隆)《赵州志、冢墓》卷之三载:“蛮王墓,在弥渡北马官主(庄),本朝康熙十六年(公元一七二一年),水冲出石房,高丈许。”这里记载的所谓“水冲出石房”形状的“蛮王墓”,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石棺墓。石棺墓虽然早在二百六十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但大理地区对石棺墓的科学发掘是一九七七年才开始的。到目前为止,省、州县已分别在祥云、弥渡、巍山等县清理发掘了十八座石棺墓。 石棺墓,当地群众一般称作“孔明坟”、“石棺材”、“鞑子坟”。其墓葬的结构是:先在缓坡台地上挖一个长方形的土坑,选用较平整的石灰岩或沉积岩片石,直栽于土坑的四壁,各用一块较大的石板,作为墓坑两端的堵头,两侧用三至四块石板,石板的平面朝内,毛糙面朝外,石板与石板的空隙用小石片填塞加固,构成一个长方形的  相似文献   

16.
滇东早寒武世磷块岩薄片中发现大量藻类化石。本文所讨论的磷质藻类化石主要有:球状藻类、丝状藻类、疑源类、叠层石类、核形石类和花纹石类(凝块石类)等27个属种(或型),它们构成各种颗粒磷块岩、叠层石磷块岩、藻丘磷块岩,是磷块岩富矿的主要组分,P_2O_5可达30—37%。这些多门类的藻类化石,为生物成磷作用和成矿环境提供了主要依据,也为震旦—寒武系界线划分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欧珀石(Opal,即蛋白石)是世界上十大宝石之一,红、黄、蓝、绿、紫,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它是制造戒指、耳环、项链等高档工艺装饰品的贵重原料之一。我国出口的欧珀石工艺装饰制成品中的欧珀石,有不少产自澳大利亚。去年12月15日,应澳大利亚欧珀石专业商OTC 公司的邀请,笔者随同北京首饰贸易小组,乘东道主包租的小专机,飞抵世界“欧珀  相似文献   

18.
不同级配砂砾石介质渗透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黄河中游段河床自然堆积砂砾石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同容重不同级配混合体的系统渗流试验,探讨了大、中、小粒径组不同级配条件下渗透系数的变化特性,量化了分别反映大、中、小粒径组的特征粒径指标,建立了渗透系数与特征粒径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粒径砂砾石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渗透系数随着小粒径含量的增大而减小,与有效粒径d10呈密切的二次多项式相关关系;在中等粒径砂砾石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渗透系数随着大粒径含量的减小而减小,与不均匀系数cu呈对数相关关系;在小粒径砂砾石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渗透系数随着大粒径含量的减小而减小,与限制粒径d60也呈很密切的二次多项式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石在印度,有很多音乐石,但它们不是天然形成的。建筑工人和音乐家把一块块花岗石凿呀雕呀,反复加工,使这些"哑巴石"变成了音乐石。人们用手指轻轻叩击,就能听到叮当声;用木条重重敲打,则能听到轰隆声。在印度泰米尔地区,有一座音乐楼梯。你踏着台阶走上走下,便能听到脚下飘荡着音乐。原来,这座楼梯是建造者用不同的花岗石在不同的位置科学排列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石阡中坝地热矿区大地构造背景和小构造环境分析,认为该热矿水主要受红石断裂、石阡断裂带的联合控制,其形成原因是地下水经深部循环加热而成,热源主要是正常地温梯度之下地壳内部放射性元素(u238、u235、Th232、K40等)衰变时释放的巨大热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