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充分满足冲裁件结构设计本身技术的同时,必须满足冲裁件工艺要求,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特别在大批量生产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毛刺是冲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常见毛刺,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零件的使用,甚至危害生产,根据毛刺产生的机理介绍两种可使冲裁件实现无毛刺冲裁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式女上衣原型的基础上,探讨斜裁服装的平面制版法,即利用省道转移的原理,将文化式女上衣原型各部分原有省量进行重新分配,转移到斜向分割线和斜向省道中,构建一个斜裁的上衣模板,在此基础上简便地绘制出斜裁上衣或者斜裁连衣裙的结构图。通过省道平面转移之后的收省处理,使斜裁服装穿着时贴体合身。  相似文献   

4.
冲压模具种类较多,分类方法多样。按工艺性质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延模、成形模。按工序组合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按导向方式又可分为无导向模、导柱模、导板模等等。其中冲裁模以其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更是在生产当中获得广泛应用。文章以一般冲裁模为例,对冲裁模的结构设计要点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厚板冲裁时影响冲裁力的几个主要因素,并由实验确定了对于给定厚度的板料,斜刃口模具倾角α对冲裁力的影响是主要的,凸、凹模间隙次之。在模具结构设计方面,斜刃口模具可采用快速换模结构,以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Solid Works的力实体模型建立和计算方法.在分析冲裁力的基础上,根据冲裁力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olid Works的力实体模型的概念和建模方法,推出了多工位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实际应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计算,与冲模结构设计参数一致,是非常实用的冲裁力计算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控冲裁加工在现代钣金加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运用此技术冲裁汉字在该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而汉字用线切割,激光打标技术等加工费用昂贵,对大尺寸字体的加工受机床尺寸和加工效率限制.为此,本文就汉字在数控冲裁加工中的自动编程技术做了详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在DXF文件中读取汉字的字体参数,在VC环境下建立汉字特征轮廓曲线函数,最后生成冲裁加工字体用的G代码.该技术提出了一种大尺寸汉字加工的新方法,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减少了汉字字体图形的失真,扩大了数控冲裁的加工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前厚钢板冲裁由于在工艺和模具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在应用上还受到一定限制。与薄板冲裁相比,厚板冲裁有其特点,特别是在力的参数,冲裁间隙,模具设计、寿命,冲件质量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将厚度4毫米以下的板材称为薄板;4毫米以上的钢板,称为中厚或厚钢板。据资料介绍,目前国内冲裁最大纲板厚度在40毫米左右。一、厚钢板冲裁力计算特点冲裁力P的数值是按下列公式计算:P=L·S·(1)式中:L--冲件的周长(毫米);S-一钢板的厚度(毫米);ac。--钢板的抗剪强度(公斤/毫米勺对碳素钢板,了。0.8&,而m。(…  相似文献   

9.
弯曲河流颈口裁弯模式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弯曲河流颈口裁弯的各种不同模式与内在复杂性,通过判读正裁弯和已裁弯的大量河湾遥感影像,将颈口裁弯分为3种不同力学模式,即崩岸模式、冲切模式和串沟模式,运用力学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裁弯模式的形成条件、过程与机理。崩岸模式是相当窄的颈口两侧河岸发生崩岸或单侧崩岸引起颈口上下游水流贯通。冲切模式是最普遍的颈口裁弯方式,其过程分为漫滩水流表面冲刷、形成沟槽后集中冲刷和沟槽达到稳定。串沟模式是初次洪水漫滩冲刷形成串沟,后续洪水沿串沟继续冲刷,且以溯源冲刷为主,直至形成新河槽。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二种简单可行冲裁模CAD的过程和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对冲裁件图形和尺寸的输入方法,也做了简单扼要地说明.  相似文献   

11.
就当今的服装发展趋势而言,单纯的平面结构形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服装设计的要求,设计界呼唤一种能凭借匠意与经验运用服装材料在人体或模型上进行造型的立体构成艺术,因而立体裁制教学改变了传统概念上的只定义为一种获取服装裁片的裁剪技术,而成为了一种立体造型的设计手段。将立体构成的形式应用在立体裁制教学中可从两方面入手:一为服装材料与人体在空间的立体构成关系,二为服装材料之间的局部立体构成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服装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服装行业的诸多领域,尤其是服装CAD技术的成熟应用为服装纸样设计提供了全数字化工作平台,但依然没有摆脱二维设计模式。通过对3D‐LookStailorX 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服装纸样设计现状,突破传统服装纸样的二维设计模式,将3D‐LookStailorX 系统应用于服装基础纸样设计,为服装纸样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中国纺织大学最近研制成功的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系统GCAD-1(Computer-aided garment design system-1)。这一系统采用B样条作为服装的衣片设计、推档、结构造型、动态修改的主要数学模型。通过控制B样条特征多边形顶点,动态修改服装曲线的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类服装曲线的造型;采用B样条特征多边形旋转法进行省道设计,使省道转换后衣片开省处曲线的形状和长度基本不变;采用B样条特征多边形规律变化法进行衣片推档,使推档曲线光滑、准确。GCAD-1系统带有服装图形库,能方便快速地对服装部件进行嵌套组合及修改,设计服装款式。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采用英国原型纸样系统制作的服装和采用中国比例分配裁剪方法制作的服装外形.结果表明,英国纸样对人体裁剪更加讲究,而中国纸样提供了较多的运动功能性.因此,服装纸样设计师可采用不同的纸样设计方法以便适应不同的服装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了初步探索,在教学方法上,将设计课程分解成以设计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环节链";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单个课程的局限性,围绕设计课程建立起相应的课程群;在师资安排上设计课教师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师组成团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适时帮助学生解决设计中的困难,使学生能较快地形成比较完整的建筑设计知识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掌握设计方法、培养设计能力以及训练相关技能。  相似文献   

16.
横向截割头摆动截割时切屑图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利用切削图可分析和评价截割头的设计质量和掘进机的截割性能特点,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对切削图的模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替代设计中的人工绘制。并结合实例对这种掘进机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给出了横轴式掘进机截割头摆动截割时切屑图的模拟方法,为研究该型掘进机的截割性能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VB程序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分析了VB程序设计课程中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摸索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阐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教学过程中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男西装袖子纸样设计的实验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服务结构设计的难点之一--男西装袖子纸样设计,这里在袖窿围弧长的设定、宽与袖山高之差、袖山夹角的大小、袖山的抽缩量及其分配,以及袖底弧线对角线长度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实证分析了它们对袖子的活动舒适性、外观造型的影响,获得了定性与定量角度的结论。根据这些数值制作的男西装袖子能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简单锥体展平的分析,得到了凸点的三维曲面展平的平面之间映射关系方程,建立基础曲面3D到平面2D的角度参数映射关系。数字化服装三维形态中凸点的选择主要基于服装技术和造型曲面形态,上装主要集中在胸围截面的BP点和背部的背宽线的肩胛骨点,这两点同时体现在服装造型结构线的设计、结构塑型和工艺塑型设计集中点;凸点曲面表征方式为β(01)≈(ββ,σβ)。分别以BP点的胸部曲面和以肩胛骨点的背部曲面形态决定了二维样版基础形态,从而为个性化数字衣身样版的自动生成以及服装立体造型结构的平面化处理的实现,做好技术铺垫。  相似文献   

20.
在服装裁剪上通过德国式和化式具体的比较研究得出:从整体的造型来看德国式的比较合体;从原型转化为其它造型德国式的更为简便;从美学的角度来讲,化式在胸高点的处理上,起到了美化的作用。章提出:把德国式的精确、全面和化式美化的胸高点结合起来;把德国式的纵、横向参考尺寸和化式的纵向参考尺寸结合起来运用,创造适合亚洲人的比较全面的中国式的“原型”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