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地产税对房地产价格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分析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房地产税对房价有抑制作用;各房地产税中,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对房价有正影响;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对房价有显著负影响。研究结论为:政府在利用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控房价的时候,应科学认识房地产税的具体影响效果,分清每种房地产税的功能和作用,提高房地产税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2.
与复杂的跨国网络与跨界互动相比,公民身份却划分了清晰的边界。香港回归中国主权后,对其公民身份的类别划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依照香港基本法中对居留权的定义,很大一部分——近一百六十七万人——可以享有这个权利,反映出香港与内地的跨界社会关系有着复杂历史。尽管香港与内地的社会和经济高度统一,但其边界仍然严格限制了人口从内地向香港流动。这种既统一又分离的状况导致了一种复杂的对立,部分地反映在关于居留权的争论。即使那些已经成功移民香港的内地居民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最严峻的是怎样在香港这样一个住房价格最高的城市中获得可以负担的住所。因为新移民无法申请公营房屋,但这些房屋却占香港房屋总数的一半。而其私人住房的价格又是世界上最贵的。  相似文献   

3.
选择中国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在单位根检验、理想滞后阶数选择以及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1)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房价和地价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地价是房价的Granger原因,而房价不是地价的Granger原因;短期内,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大于房价对地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香港住房政策的发展对于中国内地住房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笔者从香港住房政策的演进历程出发,描述其住房政策演变的背景和政策目标,总结出香港住房市场政策发展的第四个阶段.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借鉴香港经验,政府在制定住房政策时候应该考虑到公营住房和私人住房市场的区别,在公营住房中实行住房分配制度;在私营住房中实行市场调节制度,只有按照公营和私营两种方式发展住房市场,才更加适合中国当前的国情.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香港的公屋建设经过50年的发展所取得的较为显著的成绩。并针对香港房委会在公屋兴建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结合我国国内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滑坡/泥石流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困扰多年的地质灾害问题,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香港地区,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因而香港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边坡进行治理,以减轻和避免滑坡/泥石流所带来的灾害.文章拟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评述与介绍,并通过一些滑坡案例对香港行政区域内的滑坡规模和基本成因进行基本的阐述,介绍香港政府为治理滑坡所采取的管理方法、相应的政府架构以及政策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是香港发展战略重大调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论述了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分析了香港北部都会区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影响,剖析了其在产业空间、土地制度、发展模式、要素跨境、粤港深港合作机制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从国家、湾区和香港3个层面提出了推进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莞是港台与内地沿海城市经贸合作的典型。香港服务业试探性投资东莞,港莞合作模式正由"前店后厂"走向"前总店后分店"。港资制造业在莞港两地政府、海关扶持下努力转型升级。"日本技术、台湾接单与设计、东莞生产、香港转口与海外销售"是莞台两地长期的合作模式。莞台经贸合作具有单向性与间接性。台商在东莞政府与台商协会扶持下"抱团"转型升级,台资增量资本转向新兴战略产业以及金融、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港台与东莞经贸合作走向深化、自由化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浅析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当前房地产价格全国性的迅速上升,以及空置率的提高,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认为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是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刺激内需的需要(GDP增长的需要),高额投资回报率与企业投资的低风险,个人投资需求的增长等因素.并且提出要调整住宅供给结构,规范政府行为,从严控制土地供应等措施,使住宅市场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住房作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离婚率作为婚姻稳定性的综合反映,是否会对住房价格产生影响,值得关注.基于2003年~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离婚率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1) 离婚率对住房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离婚率每上升一个千分点,住房价格上涨6.26%,说明离婚率攀升不仅代表婚姻市场不稳定,而且容易造成住房价格快速上升.2) 依据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分时段模型估计,结果表明2003年~2009年、2010年~2017年中国离婚率对住房价格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呈现下降(从0.130 7到0.041 8).因此以政府为主体,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仍然是未来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3) 中国离婚率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始终不具备空间溢出效应,即本省(邻省)离婚率对邻省(本省)住房价格影响不显著,这可能与住房价格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和房地产政策的户籍限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异常表现,房屋价格飙升。房价的过快上涨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抑制房地产过热,稳定房价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战略重点。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找到抑制房价上涨的具体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协整理论和以VAR模型为基础的VECM模型,对中石油A股、H股和中石油美股之间的波动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1)三地的股票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2)中石油A股的价格波动主要受其自身的影响,H股和美股价格的影响较为有限;3)中石油美股价格在中石油股票的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辛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来看进展还不够理想,从住房的实物分配到住房的商品化、市场化,这期间的跨度太大、代价太高、问题也太多.本文通过考察我国城镇住房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了住房制度变迁四个不同阶段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并通过模型分析探究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变迁历程演进的内在原因.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目标体系和权重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效率偏好和住房制度公平偏好曲线.  相似文献   

14.
房子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拥有一套住房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因此,保证人们的基本住房要求,让居者有其屋是每一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普通住房的价格必须与人们当前的收入水平相适应,让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买得起。政府有责任让弱势群体、贫困阶层也能住上房子。但是房价不断攀升,已经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的障碍性因素,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总体目标的实现,对中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尤其巨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没有将农地发展权从农村土地所有权中独立出来并由政府收购。因此从所有权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的农地所有权是一个完整所有权。在国家解除对农地的用途管制之后,将农业用地转为工商用地的权利应由农地所有权人享有。以此观之,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被征收时所获得的补偿与该土地再由政府转卖时的价格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差价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就我国地价、房价和股价间影响关系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后认为:我国土地市场与股票市场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土地价格上涨引起股票价格上涨;地价上涨并未导致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方针在其提出、发展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处处充满民主精神。首先,在其提出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充分考虑了台、港、澳的历史和现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国两制’是从中国实际提出的。”其次,在其发展过程中,即在以“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给与台、港、澳同胞广泛的参与权,广泛听取包括台、港、澳同胞在内的各界人士的意见,集思广益,从而制定了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并成立了以港、澳代表为主的筹备委员会,同时充分尊重台湾当局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在其实施过程中,即以“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后,台、港、澳人民不仅享有高度自制权,还可参与国家管理和国际事务。总之,“一国两制”方针为“民主”一词注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内容。它顺应民意,得到人民的坚决拥护。  相似文献   

18.
聚焦城市的商品住房市场, 通过对竞标地租模型的推演, 尝试解释城市更新模式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机制。以深圳为研究对象,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 实证住宅价格的影响要素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1) 不同的土地开发模式会造成商品住宅的价格差异; 2) 相对于土地出让模式, 城市更新会降低商品住宅价格, 抑制住宅因区位变化对价格产生的影响; 3) 随着存量发展的不断深入, 城市更新模式将会重构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翻译中的目的-需求原则和经济简明原则作基准,对香港对外宣传网页翻译做一简单剖析,探讨翻译中的技巧,希望对日后翻译实践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经济适用房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价格偏高、管理体制滞后、供应对象难以把握等,提出了以销定产、加强物业管理、逐步实现市场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