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气污染物长期平均浓度计算及等浓度曲线的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斯烟流、烟团模式,计算区域大气环境中SO2长期平均浓渡,计算值与实际值之比在1.25~1.57范围内,并采用最大包围等值线法应用C语言绘制了最大包围SO2等浓度曲线,为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控制规划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计算机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进行模拟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在其基础上可建立区域大气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1.气象数据的输入及管理模块;2.烟源数据的输入与管理模块;3.污染物排放优化管理模块等。通过该系统可以进行污染物扩散模拟与预测、大气环境系统的优化管理、大气环境系统的优化规划。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评估石化园区规划中的区域尺度大气环境风险水平,该文从源头预防高风险产业集聚导致的布局矛盾,综合运用风险识别技术、CALPUFF大气扩散模型、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石化园区规划层面大气环境风险模拟方法。以某石化园区规划为例,对涉及丙烯腈、氯气、光气、硫化氢、氨气的6个重大危险源的大气风险开展了不同季节下的事故扩散模拟。结果表明:1 141.5km2(占评价区域98.7%)范围内大气环境风险水平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事故后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可恢复影响的范围达到326.5km2(28.2%);秋季气象条件最不利于事故扩散,区域风险水平高于其他季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项目对区域大气风险水平变化的贡献超过90%。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环境空气动态预测系统在区域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并以某开发区区域规划大气影响预测为例。阐述了环境空气动态预测系统在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中的主要功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技术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GIS技术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依据大气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模型,在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属性查询功能的基础之上,对大气环境进行多因素复合分析,将城市大气污染因子的权重随区域差异按污染贡献率法进行赋值,即采用了一种基于"变权"思想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以合肥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合理,评价的结果与合肥市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斯烟流、烟团模式,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区域大气环境中SO_2日均浓度,计算值与实际值比较,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30%,为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控制规划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7.
区域发展规划决策支持系统集成扩展模式与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发展规划决策支持系统(RDPDSS)是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规划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尝试探讨了RDPDSS的集成扩展模式, RDP-SDSS、RDP-GDSS、RDP-IDSS在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应用,设计出了RDPDSS的主体结构及在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决策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8.
关于市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应用区域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述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与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重点.指出要充分运用“区域相关分析法”或“区域比较法”分析客体的特殊性,明确其在区域大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制订本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编制科学决策方案的依据.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要求,要注意把市场经济观念贯穿于区域研究与规划的始终;要改变以往软科学研究成果,必需经层层批示才能实施的观念,要力求早出效益、多出效益,出硬效益.  相似文献   

9.
省域公路网规划大气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网规划环境评价针对路网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以减缓、避免、消除由于规划缺陷等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预测和评价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从排放量预测、排放因子与系数、路网布局与车流量规划、规划方案的比选等方面,对省域公路网规划大气环境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介绍了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和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大气环境评价两个案例,并对两个案例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排放量预测评价是目前我国省域高速公路网大气环境评价切实可行的方法,基于通道的评价和分区评价可从不同的视角反映公路网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缺乏对机动车排放系数的系统研究和多方案比选以及规划本身的不确定性是目前我国交通规划环评面临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10.
PM10治理措施有效性的灰色关联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区域大气环境受整个大气环境影响的同时,更与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布局、环境治理实效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大气环境中的PM10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及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PM10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大气治理措施的不稳定性等系列特征,使大气治理措施与PM10在区域环境中的分布和运动现状构成了一个灰色关联系统。首次将斜率关联分析法应用于PM10治理措施有效性的评价,并实证分析重庆市“九五”期间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与PM10污染的相对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Surfer8.0在环境评价和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Surfer8.0软件在环境评价与规划中的应用实例,展示其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应用的方法.实例1是如何 应用Surfer8.0绘制三维数字高程模型图,实例2是Surfer8.0应用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模拟及评价.最后讨论了该软 件在环境学科研究中应用的潜力及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厦门市饮用水源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规划为实例,探讨了流域环境系统规划的灰色方法问题。主要报告了如何建立灰色规划模型,如何求取规划模型的灰色解,如何将灰色规划解应用于流域规划等。文中介绍的求解灰色规划解的方法是一种近似方法,但十分有效,可以应用于求解类似的规划问题。研究表明,对流域环境系统进行灰色规划更加合理可靠,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区域环境系统的规划问题具有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城市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与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控制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主要管理手段。作者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与分配的技术路线和模型。通过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和管理小区,构造区域间大气污染物转移矩阵及利用线性规划模型来确定城市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当量及分布,并以此作为区域控制指标分配至污染源,充分体现环境功能区差异和容量分配的公平性。对济南市的应用表明,作者提出的技术路线和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介绍系统科学研究中心1987年究制成功的规划支持系统(Planning Support System,简称PSS),包括PSS的特点,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PSS已于1987年9月通过省级鉴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系统科学家张钟俊教授主持了此项鉴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WCDMA移动通信网络,讨论了几个典型的宏蜂窝传播模型,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并给出每种模型的适用范围.结合三峡库区的实际地理情况,总结出在库区建设WCDMA网络时不同地物地貌情况下的模型选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预警原则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往往在对环境问题的决策中出现失误.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Principle)要求即使没有科学的证据,只要假设某些人为活动有可能对生命资源产生某些危险或危害的效应,就应采取适用的技术或措施减缓或直至取消这些影响.预警原则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原则.本文将预警原则应用于厦门和浙江象山港等地的战略环境评价、环境容量研究和城市规划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证明预警原则是维护资源和生态安全、避免决策失误、促进社会经济迈向永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手段,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相当严重,对城市大气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将是控制城市大气环境管理污染的主要手段。本文根据对多个城市的研究,开发了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排放当量概念,通过构造区域间大气污染物转移矩阵及线性规划模型来确定城市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当量总量及分布,并以此作为区域控制指标分配至污染源。将其应用在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中,发现城市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与排放高度α次幂成正比,0<α<1,对济南α=0.8,该参数为总量的分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淮阴市开展国土规划工作的需求,以高档微机、必要的输入、输出设备和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平台,并进行卫星遥感资源环境调查,建立地级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统计信息数据库、土地等主要资源环境要素专题数据库,初步建成地级淮阴市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淮阴市地区区域开发中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示范研究的实践,介绍适合我国国情的地级市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研制方法及  相似文献   

19.
区域规划的目的在于平衡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变不同用地类型来解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与资源(空间)供给之间的矛盾.现有的区域规划方法无法定量评估规划方案的差异性,管理者无法根据区域规划做出较为理性的决策.该文引入地理设计框架作为区域规划的实践模式与决策方法,该框架能够使利益相关者有效地参与规划过程,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关系.借助联合国SDGs综合价值评估工具,优化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分配,从而寻求不同区域规划方案的综合最优解.最后,以南昌市瑶湖岛为例,验证了地理设计框架的应用特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