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天然植物油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将大豆油在水浴60℃下经甲酯化处理,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脂肪酸成分,鉴定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亚麻酸、月桂酸等16种化合物。归一化结果表明,其中主要存在着四种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分别为亚油酸(50.62%),油酸(32.45%),棕榈酸(11.12%)和硬脂酸(4.82%)。  相似文献   

2.
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经水蒸汽蒸馏,GC-MS联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53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45种化合物,占挥发油含量的91.27%。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大茴香脑(21.89%)、六氢金合欢基丙酮(18.11%)、棕榈酸(9.19%)、香叶基丙酮(4.47%)、乙酸金合欢酯(4.12%)、棕榈酸甲酯(3.39%)为主。  相似文献   

3.
蛇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剂热抽提蛇油脂肪和KOH/甲醇酯交换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脂肪酸组成,鉴定了29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肉豆蔻酸,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等.蛇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63%以上.  相似文献   

4.
海南蓖麻籽中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乙醚萃取蓖麻籽油,油脂皂化后的脂肪酸采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出8种脂肪酸,其主要脂肪酸为蓖麻油酸66.03%、油酸8.54%、棕榈酸7.77%和亚油酸6.64%.结果表明,蓖麻籽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8.5%,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大豆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植物油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将大豆油在水浴60℃下经甲酯化处理,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脂肪酸成分,鉴定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亚麻酸、月桂酸等16种化合物.归一化结果表明,其中主要存在着四种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分别为亚油酸(50.62%),油酸(32.45%),棕榈酸(11.12%)和硬脂酸(4.82%).  相似文献   

6.
卵盘鹤虱籽油中脂肪酸组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卵盘鹤虱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鉴定了13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8.66%,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为90.57%,其中α-亚麻酸36.18%,γ-亚麻酸5.86%,并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方法对卵盘鹤虱籽油中脂肪酸组分定性。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裸鲤油脂中脂肪酸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醚-正乙烷混合溶剂提取青海湖裸鲤油脂;用氢氧化钾-甲醇酯交换法甲酯化,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鉴定了15种主要脂肪酸,其中以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主。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四特酒两种原料(高粱与大米)在发酵、蒸馏过程中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含量的变化。发酵前期,这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发酵过程向后推移,其含量有波动;发酵终了,酒醅中这3种酯的含量次序为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馏出时3种酯的浓度顺序为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  相似文献   

9.
用色谱—同位素质谱仪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两种高等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ies)和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中的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和油酸乙酯含量进行分析,讨论环境因素对植物脂肪酸脂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中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硬脂酸乙酯/油酸乙酯有降低的趋势,而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则有所增高。植物中上述脂肪酸酯的含量比可能是反映气候变化、尤其是温度变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山莨菪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鉴定了9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9.57%,不饱和脂肪酸为90.54%,其中亚油酸71.20%.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采用正己烷作溶剂将索氏提取的刺梨籽油进行甲酯衍生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刺梨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组成测定的方法。在实验优化条件下,分离鉴定出6种脂肪酸,主要含棕榈酸(4.40%)、亚油酸(49.35%)、亚麻酸(40.43%)、硬脂酸(2.46%)、油酸(0.22%)、花生酸(0.80%)。结果表明正己烷提取得到的刺梨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茺蔚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益母草的果实-茺蔚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茺蔚子含有大量的脂肪油,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42.62%),亚麻酸(29.93%),油酸(20.23%),棕榈酸(5.40%),硬脂酸(1.57%)等,此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和24h种硫质元素,其种子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而且种子油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其各子和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具有较大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丝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及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瓜子仁为原料,采用常规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丝瓜籽油,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效率和产率,并对两种提取方法所得丝瓜籽油的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丝瓜籽油经甲酯化处理,采用GC-MS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鉴定出四种成分为棕榈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四种脂...  相似文献   

14.
杜仲叶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杜仲叶中的脂肪酸(以甲脂形式)进行分析,鉴定出10种脂肪酸,其质量分数为99.3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十六碳三烯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75%、1.59%和45.85%。  相似文献   

15.
 长棘海星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珊瑚的最重要捕食者。首次报道了长棘海星体内总脂肪酸的提取方法及其成分与含量测定。用石油醚提取低极性组分,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游离脂肪酸(酯);用乙酸乙酯提取酯溶性神经酰胺及其衍生脂类,提取物和残余的水溶性脂类分别经盐酸甲醇解,水解产物再用石油醚提取。各提取及分离组分经GC MS分析,发现游离脂肪酸中有C14~C20的长链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二十碳的Ω-3和Ω-6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如:5,8,11,14-二十碳四烯酸甲酯(主要),8,11,14-二十碳三烯酸,5,8,11,14,17 -二十碳五烯酸甲酯。在盐酸甲醇解产物中,主要检测到系列饱和脂肪酸和高含量的甾醇成分。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是维持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必要组分,也是合成其它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化合物。据报道不饱和脂肪酸5,8,11,14-二十碳四烯酸也有诱发长棘海星捕食反应的作用。5,8,11,14-二十碳四烯酸是长棘海星体内主要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长棘海星体内可能无法合成它,所以必须不断地捕食含有该不饱和脂肪酸的珊瑚。本实验脂肪酸(酯)的分极性段提取处理方法,能充分地提取出脂肪酸成分,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分析结果可靠,且重现性好。研究发现长棘海星体内有高含量的、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甾体激素,这也为长棘海星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GC/MS/DS的方法对三七的混合脂肪酸甲酯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了7种三七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为8,11-十八碳二烯酸,9,10-二羟基十八烷酸和2-己基癸酸。  相似文献   

17.
大麦籽粒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大麦籽粒油脂的质量分数及其脂肪酸组成。分别采用索氏抽提法和酸水解法提取大麦籽粒中的粗脂肪油,再经过氢氧化钾/甲醇碱催化甲酯化法进行衍生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大麦籽粒粗脂肪的提取量分别为1.87g/100g和1.98g/100g,分别鉴定出12种和14种脂肪酸成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52.20%,53.27%)、棕榈酸(22.75%,22.15%)、油酸(16.35%,14.63%)和亚麻酸(4.65%,5.48%),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都超过75%。研究结果可为大麦类食品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锦灯笼种子油,经皂化和甲酯化,用GC-MS联用法分析和鉴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从锦灯笼种子油中共检出15种脂肪酸成分,主要是8-十八碳烯酸甲酯(58.40%)、软脂酸甲酯(20.29%)和硬脂酸甲酯(14.6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0.88%和39.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