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青藏高原东缘43种石竹目植物种子为对象,在自然光照和遮阴两种实验处理下研究了光照对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实验处理下种子萌发能力与种子大小的关系.结果显示:整体上,全光照下的萌发开始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显著高于遮阴下的,光照强度对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指数没有影响;科分类水平上,不同科内萌发参数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典型草原植物物种为例研究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的萌发特性在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温度显著地影响种子萌发开始时间和萌发率,低温延迟了种子萌发的开始时间并降低了种子萌发率,但是对萌发持续时间影响不显著;相对于温度,光照对萌发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及萌发率的影响较为微弱,仅对个别物种有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萌发开始时间易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萌发率次之,而萌发持续时间则最为保守.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植物种子的这种特异性响应可以用来解释群落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茜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茜草种子的特性,探讨温度、光照等条件对茜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观测了茜草种子的形态、千粒质量、水分含量、吸水率,测定了茜草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15,20,25℃)下,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室温下茜草种子吸水率在36h达到饱和,为161%;茜草种子在2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为69%;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茜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差异,但在黑暗条件下可以缩短茜草种子的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4.
以剑叶金鸡菊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光照强度(100%光强、30%光强、黑暗)和剑叶金鸡菊的凋落物及根茎浸提液3个浓度梯度(0.005、0.025、0.125g·m L-1)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剑叶金鸡菊种子无论在全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全光照条件相比,30%光照和全黑暗培养条件下对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极显著影响。剑叶金鸡菊凋落物和根茎浸提液均极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种群郁闭作用、凋落物分解物和根茎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综合效应下,剑叶金鸡菊种群内种子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种内竞争减少。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的光照强度对极品速生红丁、南韩白丁、宝石红丁3种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芽、胚根长度和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暗光条件下南韩白丁的发芽率为100%,宝石红丁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也相对较高,但是速生红丁则在半遮光条件下萌发状况较好.三个品种萝卜种子均适应于弱光条件,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品种选择的交互作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不同品种的萝卜种子萌发对光照的利用和分配具有差异.生产实践中根据品种不同而度遮光是十分必要的,品种的合理选择和合适的光照条件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青藏高原东缘九种紫草科植物为对象,在100%自然全光照以及36%NS和3%NS的光照强度下,对其种子萌发特征进行了研究.选取了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平均萌发时间三个萌发参数,并且依据种子萌发对光响应的不同将本实验所研究的九种紫草科植物分为以下四类:1)对光照梯度无响应,即不同光照强度下GP,GI和MGT部无显著变化的有狼紫草、西藏附地菜、小花琉璃草、甘青微孔草和微孔草;2)光照减小了GP和GI,延长了MGT的有倒提壶与卵盘鹤虱;3)光照梯度对GP和GI都无影响,而延长了MGT的有小叶滇紫草;4)光照提高了GP和GI而对MGT无影响的有糙草.此九种紫草科值物可能存在两种萌发对策,即感应水分和感应光照,来选择萌发时间和萌发数量,从而在萌发行为上产生了生态位分化.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10、15、20、25、30℃)牛膝菊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萌发率、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温度对牛膝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种子在10℃条件下未萌发.25℃是牛膝菊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其发芽率为94.67%,发芽势为84%,发芽指数为22.68,均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牛膝菊种子在20℃和25℃萌发速度最快,初始萌发时间为1d,当天就达到种子萌发高峰期.较低温度(15℃)在一定程度上推迟种子的萌发高峰期,但并没有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较高温度(30℃)不仅推迟种子萌发高峰期,而且也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牛膝菊具有较强的繁殖特性,对种子萌发温度要求较低,在恒温条件下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为15~25℃.  相似文献   

8.
长春花是重要的观赏和药用植物.为了探索适宜长春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研究了温度(20℃、24℃、28℃和30℃)和光照条件(每日连续光照14h和全黑暗)对经自来水浸种24h后的长春花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幼苗的芽长和干重均受光照条件、温度以及两者间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1),种子的发芽势、幼苗的鲜重受光照条件以及光照条件和温度间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1),幼苗的根长仅受温度的显著影响(P0.01).各光照和温度条件组合间,种子在黑暗、20℃-28℃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在黑暗、24℃和28℃下的发芽指数最高;幼苗的根在光照和28℃以及黑暗和24℃下较长,芽在黑暗、24℃-30℃下最长,鲜重在光照和24℃以及黑暗和20℃-30℃下最大,干重在光照、24℃下最大.黑暗、24℃是长春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9.
实验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19种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作为材料,研究温度、生境、海拔对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果荠属休眠率最高,为97.3%;芝麻菜属休眠率最低且萌发开始时间和达到50%萌发率所需时间最短,均为2.6d.各温度下种子休眠率差异不明显,10℃下所有种子的平均休眠率略高,为64.9%;25℃下平均休眠率略低,为49.0%.温度对种子萌发时间影响极显著,相对高温下种子萌发开始时间和达到50%萌发率所需时间较短;海拔显著影响种子的休眠率,平均休眠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采自相对高海拔下的种子平均休眠率为低海拔下种子的7.1倍,但各海拔梯度下的萌发时间差异不显著;生境对种子平均休眠率的影响显著,采自滩地的物种休眠率相对较高、萌发开始时间和达到50%萌发率所需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重楼种子萌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索影响重楼(Paris polyphylla)种子萌发的因素,为重楼快速育苗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利用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和变温层积方式对重楼种子进行处理,统计种子的萌发时间及萌发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而种子来源不同对种子萌发率有极显著的影响;3种变温层积方式下重楼种子均有萌发,变温层积对华重楼和滇重楼种子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种子来源对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的影响极显著。因此,外加GA3、不同的层积方式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明显改善其萌发特性,种子的萌发时间和萌发率高低与种子来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重庆地区冬季和初春的低温环境,研究低温环境中不同强度光照环境下野古草种子的萌发对策.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中,野古草种子有一定时间的休眠和低的萌发率;相对于高光照和中光照环境,野古草种子在低光照环境中有更高的萌发率,同时,野古草种子的休眠率和达10%萌发率的时间呈现出随光照减弱而减少的趋势,发芽势呈现出随光照减弱而增强的趋势.说明野古草能在冬季或初春季节进行萌发,但存在休眠现象,并且高光照环境不利于野古草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在组培条件下探讨了培养基类型,蔗糖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和铅离子对金发藓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有利于孢子的两极萌发,而含有低浓度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则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在含有矿质离子的培养基中,光对孢子萌发没有影响。然而,在没有矿质离子的SM培养基中,光能显著地抑制孢子的萌发。在w=0.5%的蔗糖浓度和20~30℃的温度范围内,孢子萌发率较高。随着铅浓度的升高,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组培条件下金发藓孢子萌发所需的上述条件也符合其野外生长的环境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对金发藓孢子萌发起促进或抑制的环境因子,有助于在野外或组培条件下人为地培养金发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生理状态下利用激光镊子拉曼光谱系统对单个酿酒酵母孢子萌发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探讨掩盖在群体平均信息下的个体生命信息。【方法】将葡萄糖溶液加入酿酒酵母孢子悬液中诱导孢子萌发,在孢子萌发过程中每隔30min取样并利用激光镊子拉曼光谱系统测定单个酵母孢子的拉曼光谱。【结果】单细胞实时平均拉曼光谱可显示孢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内生物分子的变化:萌发期内分别归属于DNA、蛋白质的722cm-1,1006cm-1峰的峰高基本不变,随后在生长期上升明显,说明生长期胞内开始大量复制DNA,并合成蛋白质;归属脂类的1751cm-1峰的减弱趋势明显,可能是胞内脂类物质消耗造成的。整个萌发生长过程中,源自葡糖糖和海藻糖的858cm-1,908cm-1,1084cm-1,1118cm-1等峰强度先下降后上升,表明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海藻糖可能转化为单糖被细胞吸收利用,当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时,细胞会再次累积海藻糖以抵抗外界不利条件。【结论】激光镊子拉曼光谱技术可反映胞内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获知单个酵母孢子萌发过程中物质变化的丰富信息,是探索单个活细胞实时生化变化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四个强度和时间的恒定磁场对紫皮洋葱鳞茎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1500GS、20分钟的发芽率最低(即抑制洋葱鳞茎发芽效果最好),在磁处理后60天时,其发芽率为28.07%,比CK低21.05%.不同磁场强度和处理时间对洋葱鳞茎总淀粉酶活性,IAA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以1500GS、20分钟的总淀粉酶活性最低,IAA氧化酶活性最高,从而对洋葱鳞茎的发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1500GS、20分钟的发芽率最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克隆了OsPHYA基因,分析光暗诱导下该基因的表达、极低辐照度反应(VLFR)条件下萌发率测定、VLFR和高辐照度反应(HIR)条件下胚芽鞘伸长以及白化苗转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测定等实验. 结果表明,OsPHYA基因在黑暗条件下根、茎和叶中的积累水平高于光照处理;OsPHYA在VLFR下能促进水稻种子萌发;而在VLFR和HIR反应中,OsPHYA抑制水稻胚芽鞘的伸长.对OsphyA突变体和野生型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2种基因型仅在每株穗数方面有一定差异,说明光敏色素A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温度,光照,酸、碱、盐胁迫等不同处理对长柱金丝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不同温度处理对长柱金丝桃种子萌发影响显著,20℃下发芽率最高;浓度25 mmol/L的Na2CO3处理和p H为5.0,5.4的低温层积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盐胁迫下种子能够萌发,但发芽率随盐浓度的提高而降低;碱胁迫下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发芽率随着碱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浓度10 mmol/L Na2CO3下发芽率最高达74%;酸胁迫下能够萌发,发芽率随p H的降低逐渐升高,在p H为4.6下发芽率达到72%.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国家《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西宁地区收获的大豆种子,以不同贮藏时间和不同发芽方式,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对79645大豆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显著,以贮藏7个月的发芽势(79.70%)和发芽率(92.90%)最高,不同发芽方式对大豆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也有影响,其中以纸床(BP)法发芽势(84.5%)和发芽率(90.8%)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