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斌  付国秀  贾翔 《广东科技》2012,(21):62-63,33
根据配电网运行图如GIS系统、PSM系统或SVG格式等空间数据的特点和配电网的结构特点,在分析影响配电网拓扑结构的设备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配电运行图的配电网拓扑模型,并由此提出了一种既能利用GIS等运行图强大的拓扑分析功能,又能够实用于电力系统配电网的拓扑分析方法。同时,还以停/供电模拟的实现算法来说明拓扑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经过实际应用表明,基于配电网运行图的配电网拓扑分析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谢瑞  肖海红 《河南科学》2009,27(12):1550-1554
根据GIS矢量数据模型特点,将配电网空间数据归纳为点对象和线对象,建立了基于GIS的配电网矢量拓扑模型.系统采用MapInfo的图层管理模式管理电力设备,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实时建立节点与馈线间的拓扑关系,并确定电源开关和调度隔离开关,在此基础上确定电线路电流方向.利用SQL数据库,弥补了将数据单独存放在MapInfo在操作二维属性表时效率不高的缺点.算法的实现以凌河配电网调度模拟系统为例,验证了利用GIS技术管理配电网供电模拟算法的实现过程.实践表明,提出的配电网数据模型及空间拓扑分析算法具有效率高、易实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高辽春  刘少华 《科技信息》2011,(14):I0237-I023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电力网络拓扑算法。针对现有GIS在网络分析应用程序中的局限性,对GIS拓扑功能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如何基于GIS的拓扑数据,构建满足电力网络分析需要的拓扑数据。该算法利用GIS连通性功能,在开发的基于GIS的电网图形编辑平台上,对网络元件的属性表和拓扑做了处理,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配电网的故障恢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改进模糊遗传算法的配电网负荷转供判断方法.首先基于图形库JGraphT进行配电网数据建模,将馈线拓扑结构和元件参数整合在一起,显式地利用配电网拓扑结构,避免了繁琐的节点编码规则和冗杂的邻接表、矩阵存储模式;基于JGraphT集成的图论算法实现快速的故障区域类型区分、网络拓扑约束判断,开发出基于图论递归运算的前推回代潮流算法;然后结合配电网特点提出改进的模糊遗传算法,动态调整遗传算法的初始解和遗传算子以提高算法寻优性能,通过对模糊输入量和模糊规则进行完善,提高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避免不成熟收敛的发生;算例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潮流计算效率和寻优效率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拓扑辨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算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配电网存在T接点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拓扑辨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将配电网络的拓扑描述矩阵分析成不含区域和只含区域的矩阵描述方式,有效地解决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判断;同时可以自动定位区域的顶点,适应多变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电网负荷均衡算法的实时性越来越难以满足工程实用化的要求.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配电网负荷均衡的快速算法--基于分割分层模型的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配电网拓扑结构信息和电量信息,采用寻找源点分支负荷大于负荷平均值的下确界负荷和小于负荷平均值的上确界负荷的方法来减少分段开关的组合数量,进而通过转移负荷的方法快速实现了配电网的负荷最优均衡.算例的仿真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有效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和经济性,灵活的可重构的网络拓扑结构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基本特征.而配电管理系统(DMS)中的大部分功能,如状态估计,潮流计算和电压控制等,都基于网络当前的拓扑结构.因此,拓扑辨识是DMS的基础功能之一,研究更为高效和准确的智能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配电网拓扑辨识框架,并提出了基于LightGBM和深度神经网络(DNN)的配电网在线拓扑辨识方法.该方法借助LightGBM实现特征选择,筛选出对配电网拓扑辨识最有效的少量量测,以深度神经网络实现配电网运行断面量测数据与其拓扑结构间的映射.考虑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量测数据丢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最小方差的缺失值填补方法.同样利用样本间的最小方差进行未知拓扑的甄别,并借助增量学习机制,通过增量训练DNN模型实现拓扑知识库的更新.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拓扑辨识方法仅需要配电网中少量节点的运行断面量测数据,同时适用于辐射状和弱环网结构,计算效率可支持在线拓扑辨识.通过IEEE33节点配电网和PGE69节点配电网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并分析了对于不同噪声水平情况、量测特征值缺失和存在未知拓扑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负荷均衡是降低配电网线损、优化配电网运行的一个目标,随着配电网顶点数量的增加,可能的负荷组合数量急剧增加,基于传统电网模型的优化方法难以实现负荷最优组织,笔者分析了配电网负荷均衡的特点,并将该特点与最优化原理相结合,采用分层的拓扑模型为手段,提出了配电网各源点的负荷最优均衡的原理及原理的实现算法,从而将最优问题转为多阶段决策问题,并实现了配电网的负荷最优均衡。  相似文献   

9.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电动汽车时空分布特性的配电网演化模型,将电动汽车并网充电过程转化为配电网拓扑结构的演化过程.定义配电网拓扑统计及电气统计特性参量,从网络结构决定网络功能的视角,揭示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行为习惯与配电网的拓扑及潮流水平的关系.最后,对某典型城区电动汽车并网充电过程进行建模与仿真,给出配电网拓扑及电气统计特性的时空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研究空间拓扑相交关系计算的并行化,可以缩短处理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的时间,对于高效地应用GIS空间数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开源软件GRASS GIS为实验平台,在集群环境下引入MPI并行库,采用不同的数据划分策略对空间拓扑相交关系计算算法进行并行研究与实现.首先分析了串行算法的特点及数据结构,验证了基于几何对象的数据划分策略在该算法上的可行性;其次针对基于几何对象的数据划分策略存在的问题,即较少考虑空间几何实体对象的数据量均衡性,提出基于弧段的数据划分策略;最后通过加速比指标,对两种策略划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基于弧段的划分策略的正确性和高效性.经过实验可知,相比基于几何对象的数据划分,基于弧段的数据划分能得到更好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道路和公交超级网络的公交路径查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GIS数据库中道路网和公交线网的无缝连接以及方便快速寻找两点之间的公交路径,开发了基于道路和公交超级网络的公交路径查询系统.该系统通过在GIS数据库中使用虚拟链接代替路由表,将公交系统的信息存储在公交网和虚拟链接的属性中,简化了数据结构.由于该系统采用的拓扑结构具有一致性,常规的最短路径算法可以不需要做调整和改造直接在系统中使用.另外,系统还可以通过对交通阻抗设置不同权重来实现用户对路径的个性化选择.最后通过一个基于MapInfo的实例对该系统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提高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波长选路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光网络中单根光纤支持波长数量不同的问题,研究了现有的RWA算法,设计了一种新的代价函数,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波长选路算法·在选路时,该算法尽量回避那些包含较小波长数量链路的路径,使全网的业务在各链路上分布均衡,且更适合于不规则的网络结构·网络负载越大,算法性能越好·在不同负载的动态业务下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更好地提高网络的性能,降低全网阻塞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感器网络能源有限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汉明距离的分层拓扑发现(LTIHD)算法.根据在汇聚节点收集到网络内部节点报文接收或丢失的情况,利用汉明距离识别相邻两层节点之间的父子关系,逐层推测网络的拓扑,不增加网络负担.仿真试验表明:推测18节点传感器网络需要60轮数据采集和1.56 s的推测时间;推测120节点传感器需要140轮数据采集和4.12 s的推测时间.该算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推测传感器网络的拓扑,适合大规模传感网络的拓扑推测.  相似文献   

14.
首先将网络拓扑测量分为网络层拓扑测量和链路层拓扑测量,然后深入地讨论了如何利用SNMP协议获取网络层拓扑节点及其连接关系以自动构造网络拓扑图,并给出基于SNMP协议的网络拓扑测量的实现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在网络拓扑测量中是有效快速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全动态路由算法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其拓扑管理能耗剧增的不足,提出一种半动态路由算法.该算法创建了以簇为基本单元的阶梯式网络拓扑模型,根据无线信道传输模型确定簇的覆盖并建立簇到基站的多跳梯度场,在梯度场中采用有序、定向的数据传送方式,实现信息以链路最短的距离向基站汇聚,并在簇内创建了一套簇头轮转机制,以实现簇内能耗平衡.对该算法能耗的定量分析和具体场景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减少了拓扑管理和数据传送过程中的通信能耗,尤其是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与LEACH算法相比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旭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37(1):116-118,122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SNMP的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以太网内部的交换机、主机互联的拓扑自动发现。从而降低基于以太网变换技术的园区网的网络管理难度。以太网是当前园区网所使用的主要网络技术,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划分网段并实现网内互联。以太网通信使用交换技术,数据交换双方依据MAC地址识别。在一个以太网内,每一台交换机都存储着网络内所有活动主机的MAC地址。利用SNMP协议能够获取交换机中MAC地址表数据,利用笔者所述算法处理这些数据能够实现以太网内部交换机、主机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由于SNMP和MIB被各厂商所接受,因此笔者提出的算法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片上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路由算法直接影响片上网络的传输延迟和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半环形网格结构(H-annular Mesh).它以2D-Mesh拓扑结构为基础,由顶角节点向中心节点引入连线构成半环形的网格结构,充分结合了2D-Torus拓扑结构的优点.并针对H-annular Mesh拓扑结构,提出了HAA-XY自适应路由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H-annular Mesh拓扑结构和HAAXY路由算法的片上网络,能够有效地减少网络传输延迟,并可实现多方向及多节点的数据并行通信.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三七总皂苷对家兔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影响。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三七总皂苷组。肠系膜动脉钳夹 浆膜下注射内毒素方法制作家兔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模型,分别于6、24h后取血,酶联免疫吸附(ELLSA)法测定IL-6、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24h后处死家兔,观察肠管、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组与内毒素组相比,IL-6和TNF均较内毒素组有明显降低。三七总皂苷组肠管病理组织学损伤改变较内毒素组明显减轻。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LPS产生炎症介质的作用,干预家兔MODS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络作为一个当前研究的典型复杂网络,存在层次模块性和幂律特性。首先介绍了互联网拓扑结构的层次模块性和幂律特性,随后提出: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互联网的拓扑结构特点,即在互联网总体具有层次模块性的前提下,局部网络仍具有幂律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