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马燕 《当代地方科技》2011,(13):29-29,31
犯罪一般都是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冲突互动的结果,没有冲突与互动就没有加害或被害,就没有犯罪。过去的犯罪学理论往往只强调犯罪人的身体、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于犯罪的促成作用,而忽视了被害人的过错。本文从被害人的角度出发,以互动理论为依据,研究被害人对于犯罪的诱发、刺激作用,探讨我国关于被害人过错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在具体行为中的地位、作用和被害情况对加害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以及确定该行为在刑法上的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性犯罪的发生,从辩证的角度看同样是犯罪者和被害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从受害者的角度,研究了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探究了被害人的种种不良习惯、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性犯罪被害人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桃 《科技信息》2007,(3):146-146
寻求反馈行为是指个体有意识地花费一定程度的努力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此判断行为正确和适当与否的过程。影响寻求反馈的因素概况起来主要有:动机因素、情境因素和个体差异变量。  相似文献   

5.
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领域以及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中发生的财产性犯罪,其外延等于侵犯财产罪加上破坏经济秩序罪.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看,经济犯罪可归属于物欲型动机犯罪,即"利欲型"或"贪利型",是指由于不良物质欲望引起的犯罪动机所导致的犯罪,具体指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不良物质需要,提高个人消费水平,聚敛财富而引起的犯罪动机所导致的犯罪.  相似文献   

6.
金辉 《奇闻怪事》2009,(7):111-112
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领域以及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中发生的财产性犯罪,其外延等于侵犯财产罪加上破坏经济秩序罪.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看,经济犯罪可归属于物欲型动机犯罪,即"利欲型"或"贪利型",是指由于不良物质欲望引起的犯罪动机所导致的犯罪,具体指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不良物质需要,提高个人消费水平,聚敛财富而引起的犯罪动机所导致的犯罪.  相似文献   

7.
甘春华 《科技资讯》2007,(27):188-189
文章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校园暴力和学生犯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认为成长矛盾和本能冲动是侵犯行为产生内在因素,一定的社会观察学习和挫败体验增大了校园暴力和学生犯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加害人、社会与国家如何救助被害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实施方法的总称。建议构建一个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以确保将刑事被害人的救助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该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既有其理论基础,又有其实践基础。具体内容包括:以加害人救助为主导,以社会救助为补充,以国家救助为保障。  相似文献   

9.
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加害人、社会与国家如何救助被害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实施方法的总称。建议构建一个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以确保将刑事被害人的救助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该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既有其理论基础,又有其实践基础。具体内容包括:以加害人救助为主导,以社会救助为补充,以国家救助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新模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学生作为“情感”主体予以关注,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动机,并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认知结构获得改善的同时,心理机能也能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全面发展。语文“情境教学”模式与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本质上是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当代中国语文教学中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烟灰缸”案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案件具有侵权人不明确的特征,无法适用共同危险行为理论、建筑物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在我国现行法律中难以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全国人大法工委起草的《民法典草案·侵权行为法草案》第56条的规定不尽合理,而依据公平原则确定相关人的民事补偿责任更有利于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犯罪行为致被害人精神损害的,受害人不能提起赔偿诉讼请求.笔者认为这不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应当予以修正,并以人格权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给予被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构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试从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四法域之间关于侵犯人格权方面立法及实践的区际法律冲突的现状及目前所适用法律进行分析 ,并结合国际上解决区际法律冲突较为成功的国家实例 ,对如何解决中国人格权侵权领域的区际法律冲突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和深化,由此引发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时有发生.我国目前关于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文章从网络著作权侵权的概念、特征入手,分析了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阐述了我国网络著作权立法的概况及其不足之处,从立法建议、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等方面着重探讨了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以其大陆政策为指导,对中国采取蚕食政策,逐渐加紧其侵略的步伐,从而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侵略事件。1933年初,日军发动的长城作战不仅动机明确,而且行动谨慎,既达到了其侵略的目的,又为以后祸害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一次典型的蚕食中国的侵略战争。从这场战争我们可以看出日军蚕食中国有以下三个特点:控制战争的规模;选择有利的时机;签订暧昧的协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文明一样不可避免地被现代文明侵蚀并越来越边缘化,以至于其传承变得异常艰难。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注重培养传统工艺人才,对传统服饰工艺进行改造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Gilman RT  Nuismer SL  Jhwueng DC 《Nature》2012,483(7389):328-330
Almost all species are subject to continuous attack by parasites and pathogens. Because parasites and pathogens tend to have shorter generation times and often experience stronger selection due to interaction than their victims do, it is frequently argued that they should evolve more rapidly and thus maintain an advantage in the evolutionary race between defence and counter-defence. This prediction generates an apparent paradox: how do victim species survive and even thrive in the face of a continuous onslaught of more rapidly evolving enemies? One potential explanation is that defence is physiologically, mechanically or behaviourally easier than attack, so that evolution is less constrained for victims than for parasites or pathogens. Another possible explanation is that parasites and pathogens have enemies themselves and that victim species persist because parasites and pathogens are regulated from the top down and thus generally have only modest demographic impacts on victim populations. Here we explore a third possibility: that victim species are not as evolutionarily impotent as conventional wisdom holds, but instead have unique evolutionary advantages that help to level the playing field. We use quantitative genetic analysis and individual-based simulations to show that victims can achieve such an advantage when coevolution involves multiple traits in both the host and the parasite.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被害人在废止死刑过程中的地位及被害人因素在死刑废止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刑罚理论角度论证了被害人在刑罚理论中的缺失,提倡建构被害人补偿制度为废止死刑的进程奠定民意基础,探讨了被害人保护措施以推动死刑废止进程。  相似文献   

19.
Identification of the skeletal remains of a murder victim by DNA analysi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E Hagelberg  I C Gray  A J Jeffreys 《Nature》1991,352(6334):427-429
There is considerable anthropological and forensic interest in the possibility of DNA typing skeletal remains. Trace amounts of DNA can be recovered even from 5,500-year-old bones and multicopy human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can frequently be amplified from such DNA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But given the sensitivity of PCR,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exclude contaminating material. We now report the successful identification of the 8-year-old skeletal remains of a murder victim, by comparative typing of nuclear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 the remains and in the presumptive parents of the victim. This analysis establishe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bone DNA and the feasibility of bone DNA typing in forensic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20.
水驱气藏动态储量核算和水体大小的研究一直是此类气藏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常规生产数据分析技术主要针对定容封闭气藏,而对于水驱气藏适应性差。为此,以气藏不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气藏水侵特征建立了水驱气藏渗流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法推导获得了水驱气藏不稳定产量响应解,计算并绘制了现代产量递减典型曲线。根据曲线特征将产量递减过程划分成4个典型流动阶段,讨论了无因次水侵量和无因次水侵时间对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结合现代生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气井产量与压力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定量评价水侵强度和水侵开始时间,求取动储量、渗透率等气藏参数的方法。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水驱气藏动态分析的工程实际要求,对于指导此类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