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调查北仑河口北侧护岸工程的现状,分析研究海岸环境演变与水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发现北仑河口主航道向北岸偏移主要与由于科氏力作用产生的横向环流、夏季西南季风产生的强烈沿岸风浪流、台风强烈作用产生的风暴潮增水等这些动力条件有关。河口特殊地形的作用,河口区泥沙来源对河口主航道偏移的作用较小,但是人为干扰对加速主航道北侧河岸冲刷作用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河流动力及海洋动力对北仑河口河槽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波  邱绍芳 《广西科学》1999,6(3):227-230
根据历史和现代调查资料,北仑河口河槽演变主要是受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共同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其动力作用的程度大不相同。在河口北侧地区,作为较为强烈,河边滩,沙洲等发生明显变化,河岸也出现侵蚀现象。  相似文献   

3.
北仑河口海洋自然保护区原属省(区)级保护区。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该地区的红树林资源,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近年来对该地区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全面摸清该地区的红树林自然资源,积累了大量准确可靠的科学数据和资料,并向国家海洋局申请将北仑河口海洋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9月上旬,国家海洋局邀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主评专家郎惠卿教授到该保护区进行升级评审考察。他对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所作的调查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此外,国家海洋局环保局全国海洋自然保护区领导王艳香还视察了广西…  相似文献   

4.
北仑河口水交换能力及物质输运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入海污染物的不断增加,北仑河口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对其水交换能力和物质输运特征进行研究尤为重要。【方法】基于COD调查结果,应用ECOMSED模型模拟北仑河口海域的水交换能力以及夏季与冬季的COD输运特征。【结果】北仑河口海域的水交换半周期为4.5d,水体交换80%的时间约为29d。北仑河口海域夏季两侧的COD浓度比冬季高0.4mg/L,冬季中央区域COD浓度则比夏季高,这一方面与夏季较强的羽状流引起的较强水交换有关,另一方面与该区域冬季存在气旋式涡旋有关。【结论】北仑河口海域的羽状流及环流结构对污染物浓度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北仑河口的地形地貌在近几十年来发生了较大改变,深槽、沙嘴、拦门沙等地形在形态、大小和布局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航道中心线明显向北侧偏移.这主要是由自然因素与人为作用两个方面造成的,自然因素主要为风、浪、潮及径流的共同作用,人为因素主要为海岸植被减少、沙洲围垦与人挖沙以及海岸防护设施年久失修等,两大类因素相互作用,促进北...  相似文献   

6.
北仑河口近岸海域生态健康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北仑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该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方法】根据2011年11月对广西北仑河口近岸海域海洋的调查结果,采用《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中的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对该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水环境健康指数、沉积环境健康指数、生物残毒健康指数、栖息地健康指数、生物健康指数分别为11.73、10.00、9.00、10.00、14.24,海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54.97。表明,北仑河口近岸海域水环境和沉积环境都处于健康状态,未受生物残毒污染,而栖息地和生物指标分别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虽然水环境判定为健康状态,但其健康指数已接近亚健康标准阈值,且已呈现富营养化。【结论】综合5类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判定北仑河口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在长株潭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城市扩张对土地的"刚性需求"与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保护的"硬性任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通过对长株潭土地资源保护立法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使长株潭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为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五里街历史风貌街区项目背景、传统文化和人文资源的研读,提出保护原则与框架,并对街区保护与整治措施、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核心问题进行探索,以确保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城市记号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促进北仑河口保护区与周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根据2012~2014年对北仑河口保护区沿岸水域的水环境理化指标的调查,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营养水平指数法以及河口与海湾生态系统水环境健康状况评价方法评价研究区域水质的变化趋势。【结果】除无机氮外,北仑河口保护区各水质指标均符合一类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和石油类是主要污染物。2012~2014年北仑河口保护区的营养指数分别为1.94,1.33和1.44,存在富营养化现象,且具明显的时空差异。【结论】研究期间,该海区的水环境健康指数均达到水环境健康标准,总体上处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厦门湾30个断面剖面形态和泥沙特点的现场勘测工作,同时辅以潮流场和波浪场的数值模拟,从动力学角度对厦门湾各处的岸滩类型进行划分。提出"沙泥分界点"的概念,指出沙泥分界点高程主要取决于当地波浪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厦门湾除了存在沙质岸滩和泥质岸滩外,还存在"沙泥混合型岸滩";在淤泥质海岸大环境下,如近岸波浪较强,且有较粗颗粒泥沙供给,则可能产生沙泥混合型岸滩。  相似文献   

11.
建设闽东南特色农业带的自然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围绕闽东南这一特定区域,研究其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及属性,讨论其在省内的比较优势,根据闽东南的资源优势论证其发展特色农业带的有利条件,提出今后闽东南地区特色农业应以水果及水产养殖专业带为主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沙滩排球因其娱乐性、竞技性、大众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基础,沙滩排球的开展状况很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而甘肃省沙滩排球开展的却很缓慢、相对落后,但甘肃省发展沙滩排球有其自身的优势,省会兰州有黄河穿城而过,造就了迷人的黄河风情线,河岸两边有很多空地,稍加修整便是很好的沙排场地.河西地区有丰富的沙漠资源,开阔平整的沙滩便是天然的沙排场地,可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沙滩排球.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甘肃省发展沙滩排球运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海滩垃圾对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以及岸滩景观价值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为了掌握日照海滩垃圾的种类、组成、丰度、来源、年际变化等特征,2020年6月对日照典型岸滩进行了海滩垃圾调查取样与研究。结果显示:塑料类垃圾是日照典型岸滩海滩垃圾的主要组成成分(53.46%),规格尺寸以中块垃圾为主(82.39%),日照典型岸滩海滩垃圾平均数量密度为10.18万个/km2,质量密度为211.27 kg/km2,低于多数文献报道中的国内外海滩垃圾丰度水平。对日照典型岸滩海滩垃圾来源进行统计,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的海滩垃圾数量最多(48.43%),其次为吸烟用品(22.64%),约91.19%的海滩垃圾来源于陆地,部分调查区域的烟蒂类垃圾存量相对较高,应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日照海滩垃圾丰度水平总体较低,2009—2020年12年间的海滩垃圾丰度均值(数量密度和质量密度)低于中国以及山东省海滩垃圾监测区丰度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骅市潮间带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和滩涂是黄骅市了最具特色的宝贵资源,本文在对该区域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利用现状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潮间带利用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适合当地情况的潮间带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开发厦门市沙滩排球市场的优势和价值前景的基础上,提出拓宽沙排运动形式、开发沙排赛事资源、与体育旅游相结合等开发厦门市沙滩排球市场的基本策略;并运用风险投资基本理论,对厦门市开发沙滩排球市场存在的政策、资源、媒体传播风险进行因子分析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海坛湾龙凤头海滩养护工程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建海坛湾龙凤头海滩宽阔,沙粒细小.20世纪末,由于人工海堤等的修建,导致海滩侵蚀严重,干滩宽度迅速缩小.如何保护沙滩,防止进一步退化变得尤为重要.为解决海滩侵蚀问题,2011年开展了海坛湾沙滩养护一期试验工程,滩肩补沙后海滩侵蚀仍很严重,4个月后岸线平均后退11m,最大后退量31m.为解决此问题,提出采取滩肩补沙和实体工程结合的海滩养护方案.运用Generalized Model of Simulating Shoreline Change(GENESIS)建立了龙凤头海滩岸线演变模型,并通过海滩养护一期工程实测资料进行模型率定和验证,模拟值和实测值验证良好.采用验证后的模型,分别模拟了不同新工程方案对岸线演变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方案实施后岸线的演变.结果表明,龙凤头海滩北侧和南侧各增加一个近岸防波堤对研究岸段起到保护作用最为明显,但岸线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可以结合工程后期季节性补沙措施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7.
从沙滩排球的项目特点出发,分析了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扣球技术要领的异同。小幅度直臂拍扣球动作是沙滩排球扣球的基本动作要领,从实战要求上重新认识了沙滩排球在扣球训练中存在的技术与实战要求分离的问题,提出首先要从思想上摆脱室内排球造成的固有训练思维定式,从技术层面上突出沙滩排球在扣球训练中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川中地区大安寨段介壳滩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芯及显微镜下观察的基础上,明确了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发育介壳灰岩、含泥质介壳灰岩与泥质介壳灰岩等3种岩石类型,为浅湖-半深湖环境介壳滩不同微相的沉积产物。测井及地震相综合分析认为,介壳滩中可进一步识别出滩主体、滩翼及滩前斜坡等几种微相,这几种微相在平面上的分布主要受古地貌控制:滩主体分布在水下隆起区;滩翼分布于水下隆起周缘;滩前斜坡主要分布于水下隆起区与沉积中心之间的过渡环境。介壳滩在纵向上的演化和迁移主要受湖平面变化控制,湖平面上升期,介壳滩由湖盆中心的低隆起区向湖盆周缘隆起区迁移;而在湖平面下降期,介壳滩又逐渐由湖盆周缘隆起区向湖盆中心低隆起区迁移。  相似文献   

19.
尤鑫  戴年华  张杰  姚忠 《江西科学》2012,30(5):702-706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湖滩草洲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对策研究。通过对鄱阳湖湖草的生物物候、种类、分布、保护和利用问题的调查,结合现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鄱阳湖湖滩草洲生态系统保护与湖草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策,为鄱阳湖的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滩区长期受洪涝威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其治理涉及因素多、部门多、问题多。回顾了黄河下游滩区发展、治理的历史,综述了代表性的治理观点和思路;阐述了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的关键问题,认为黄河下游滩区治理问题复杂,需要系统考虑防洪保安、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诉求,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多层次、多区域、多学科协同治理;提出一套系统的黄河下游滩区协同治理体系,包括治理目标、指导思想、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主体是针对多部门、多行业、多层次、多区域、多学科协同,治理客体包括保护开发协同、工程建设协同、金融投资协同、政策制度协同、行政管理协同、文化旅游协同、技术研发协同。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区协同治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