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银包金纳米颗粒(Ag@AuNP)对结晶紫信号的增强效果与时间的关系。【方法】用新型纳米材料银包金纳米颗粒作为拉曼增强基底,采用785nm激光激发结晶紫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统计光谱特征峰强度变化趋势。【结果】结晶紫725cm-1,801cm-1,914cm-1,1177cm-1,1392cm-1,1588cm-1等特征峰强度在0~30min内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达到一个平台后随时间(30~36min)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结论】最优最快的结晶紫表面增强光谱的测定时间约为30min,该结论丰富了表面增强拉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激光拉曼光谱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近年来激光拉曼光谱的几种分析技术及其应用,涉及到的激光拉曼光谱有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激光共振拉曼光谱、高温激光拉曼光谱、激光拉曼显微及激光拉曼遥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拉曼光谱技术自发现以来广泛应用于检测固体和液体材料的化学成分,它可利用物质的光谱"指纹"信息,区分各种物质样品、检测不同生理状况的细胞及其中的生物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为探索拉曼光谱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在概述拉曼光谱原理的基础上,介绍拉曼光谱技术及其衍生出的其他技术,包括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共振拉曼光谱(RRS)、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CARS)、受激拉曼光谱(SRS)技术等,最后对拉曼光谱的改进与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一种新的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衬底制备金颗粒膜的方法.用AuCl3水溶液在金属铝表面浸镀金镀层,制得金衬底,然后将金镀层放置在AuCl3和盐酸羟氨水溶液中使之还原生长,获得一定尺寸的金颗粒膜.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该基底纳米粒子薄膜的光学特性,发现该金颗粒膜的吸收峰发生红移现象,并通过对结晶紫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峰位置和峰强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金颗粒层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5.
陈伟炜 《科技信息》2009,(10):93-93
本文简介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阐述了单分子探测灵敏度的SERS光谱术在细胞内的应用进展,提出了鼻咽癌细胞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维生素M(VM)的FT-拉曼光谱及其在银溶胶衬底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归属了各拉曼特征谱带;考察了不同pH值对VM在银表面的吸附状态和SERS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VM在银表面的吸附发生在COO-基团,并且VM分子的C=O与银发生电荷转移后形成负离子自由基,碳氧双键打开,同时受VM分子吸附在银胶表面的影响,苯环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扰动。以维生素M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1337cm-1处的峰强度对浓度进行线性回归,求得线性回归方程Y=5.142E-2 330×X,在1.0×10-5~1.0×10-4mol.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小检测限为5.0×10-6mol.L-1.结果表明,维生素M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峰数量少,灵敏度高,是定量分析痕量维生素M的很好方法.这些研究结果为SERS技术研究VM及其相互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实验上测量了糠醛分子(Fu)的正常拉曼谱(NRS),同时又运用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糠醛分子的振动光谱,计算时采用了B3LYP混合泛函和6-31G基函数组,理论计算结果很好地符合了实验测量结果。还报告了糠醛分子在固态银纳米颗粒表面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最后对糠醛分子在银纳米粒子表面上的可能吸附状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银表面上PVP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PVP分子的常规拉曼光谱(NRS)及该分子在活性衬底银镜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并对它的拉曼特征谱带进行了初步的指认.通过对比PVP的常规拉曼光谱和SERS谱,发现PVP分子是通过杂五环和羰基同衬底银表面吸附的且PVP分子与银原子之间存在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9.
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来研究深紫外针尖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化学增强机制的报道,引发了许多关于紫外针尖增强拉曼散射的实验研究。本文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来计算铝3-蒽醌分子-铝3结在262 nm光能量激发下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该分子的拉曼光谱是针尖增强共振拉曼散射光谱,其化学增强因子为107。这表明在生物和材料领域,针尖增强共振拉曼散射技术可用于深紫外区域的指纹振荡光谱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生物活性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过程中,利用该拉曼系统的白光成像功能,原位获得银电极表面图像,对电极处理方法进行评估,从而获得理想的实验条件,使生物分子的拉曼光谱质量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检出和培养草酸铵结晶紫染液中污染菌的基本方法,污染菌的形态及其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几种碱性染料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汞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实验对测定汞的十一种碱性染料萃取光度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用电位滴定法分析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中拌种灵的含量,比结晶紫为指示剂的非水滴定法终点明显、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4.
结晶紫内酯变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核磁共振,红外,A射线衍射研究了结晶紫内酯的发色机理,结果表明,结晶紫内酯在酸性条件下开环,形成共振结构,结晶紫内酯与双酚A之间的作用力很弱,不能使结晶紫内酯完全开环。  相似文献   

15.
白腐菌ZJ-6的筛选及对合成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生物资源中筛选出一株白腐真菌ZJ-6,确定了其生长条件,实现了扩大培养,并研究了ZJ-6对4种难降解染料的脱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ZJ-6对甲基橙的脱色效率超过90%,对刚果红和次甲基蓝脱色效率达85%左右,对结晶紫的脱色效率在70%左右.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的同时,自身能够繁殖生长.白腐菌ZJ-6对合成染料脱色的机理包括生物降解和菌体吸附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75℃温度下,在硫酸介质中,铬(Ⅵ)能显著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结晶紫褪色反应,铬(Ⅵ)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催化和非催化反应的吸光度差值(△A)成线性关系,且△A在较长时间内稳定,以此建立起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方法线性范围为0~96μg·L^-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33+0.1401C(Ⅵ)(μg·25mL^-1),r=0.9985,检出限为6.91μg·L^-1.本方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可用于电镀废水、工业废水和湖水样品中有毒金属铬(Ⅵ)含量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水杨酸与氯化钾具有不同克分子数比的条件下,通过对发生在铜表面上水杨酸分子SERS效应的观测,对影响铜表面上水杨酸分子SERS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杨酸水溶液中,铜表面上SERS效应的产生与溶液中氯化钾的加入密切相关.溶液中所含氯化钾的多少强烈影响着SERS效应的强弱及分子的吸附性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大面积规则有序、结构可控、灵敏度高、稳定性良好、制备方法简单且易操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活性基底. 以阳极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 模板一次氧化后形成的有序凹坑阵列为模板, 采用真空镀膜技术, 制备了有序的金纳米帽阵列SERS 活性基底, 并以罗丹明6G (Rhodamine 6G , R6G) 为探针分子, 测试和分析了该SERS 活性基底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特性. 结果表明, 这种SERS 活性基底对罗丹明6G 的拉曼散射信号可达到107, 具有较好的增强作用. 该纳米帽阵列结构在1 363 cm−1处的增强效果是相同厚度的普通金膜的7 倍, 且稳定性良好, 并且在放置6 个月之后, 其增强效果基本不变, 可用于化学物质和生物分子的痕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材料表面吸附分子的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研究工作.至今,人们主要在二类半导体材料表面进行了SERS 实验:一类是半导体材料表面吸附分子的SERS 实验;另一类是被银修饰了的(silver-modified)半导体材料表面吸附分子的SERS 实验.文章还简单介绍了对半导体材料表面SERS效应所作的理论解释.最后对半导体材料表面SERS 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种子生长法合成了不同形态的金纳米粒子,之后加入至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中超声震荡得到不同形状的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物。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探究复合物的表面结构、结合能与电荷状态,通过对对硝基苯酚的检测以表征其拉曼活性,并分析造成不同增强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物表现出良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可以成功地检测到10-5 mol/L的对硝基苯酚,且复合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因金粒子的形状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