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绿化潜力分析初探--以吉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与绿化争地是城市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何对城市绿化潜力作出科学评价,是城市绿地规划的关键所在。以吉林市为实例,对城市绿化潜力评价模式及绿化用地潜力分析方法以及掘城市绿化潜力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辽河平原(内蒙古部分)地下水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的利用潜力和开采潜力,并利用MAPGIS的二次开发平台开发的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模块,计算出各个地下水子系统的潜力系数和综合潜力模数,结果表明除西辽河干流四级地下水子系统区为潜力一般区外,其他地区均为潜力大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甘肃省作物生产潜力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甘肃省作物生产潜力进行了分级、分类和分区,并对不同作物潜力区的潜力系数与潜力差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3种作物土地潜力都是河西地区高于其他地区,平川高于山区,由于作物生理特性的不同,在河西川区喜温作物生产潜力大于喜凉作物,山区相反;在聚类分析和主因子分析对作物潜力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依据分类结果和潜力特征值把甘肃省作物生产潜力划分为6个潜力区和12个亚区.用潜力系数和潜力差值分别作为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衡量作物潜力与现实生产力的关系,6个潜力分区中玉米潜力系数最高,马铃薯潜力差值最大.3种作物相应指标平均得到的粮食潜力系数排序是:Ⅱ>Ⅰ>Ⅲ>Ⅳ>Ⅴ>Ⅵ,潜力差值是:Ⅰ区最大,Ⅲ区次之,Ⅱ,Ⅳ,Ⅴ,Ⅵ相当.  相似文献   

4.
翟镇采煤沉陷地复垦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沉陷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组成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翟镇采煤沉陷地的复垦潜力进行了有效的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把该沉陷地划分为三种不同的潜力类型区,针对不同的潜力类型区的不同限制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复垦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磊  杨晓平  董芳 《山东科学》2006,19(3):52-56
本文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对该区的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各乡镇土地整理潜力级别、土地复垦潜力级别、土地开发潜力级别进行了定量划分,初步确定了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较大的乡镇。  相似文献   

6.
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各乡镇为评价单元,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 HP)、系统聚类等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以ArcGIS10.2,SPSS19.0为平台,确定延边州各乡镇农用地整理潜力的大小及空间分布情况,分析了农用地整理潜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延边州农用地整理潜力很大,可新增耕地面积117.77 km2,产能提高潜力达4.75×108 kg.全州共分为4个潜力区域,其中,龙井市老头沟镇属于Ⅰ级潜力区,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均为全州最大.延边州应根据测算结果有重点、分区域地提升耕地质量等级、优化耕地布局.  相似文献   

7.
基于系统相互作用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力界定是农村居民点整治研究中的核心基础理论,是科学开展潜力测算、划定整治分区、提出整治目标、制定整治模式等工作的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界定受"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驱动明显,导致单一、静态的潜力观,无法正确引导实践.本文针对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界定中对潜力产生根源、内涵和内容阐释不明等问题,以农村居民点整治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相互作用揭示潜力产生根源,重构潜力内涵和内容,探讨多元潜力实现机制,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转化具有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对土地复垦潜力补充调查、适宜性评价、潜力分级及其测算方法、潜力的构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城区被破坏的土地面积为1605.94hm^2,可复垦面积为1442.79hm^2,为今后复垦规划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GIS技术支持下盘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及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土地利用率及容积率低的问题,使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规模整治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辽宁省盘山县13个乡镇为例,在调查及数据统计基础上,采用GIS分析、多因素综合评价及数理统计方法,对盘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及潜力分级进行测算,并以二调数据为基础,利用多个评价指标对整治潜力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盘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较大,约有22.67%的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可供整理;不同潜力级别的乡镇应采取相应的整治模式,明确整治时序,Ⅰ级潜力区可通过建立示范区优先整理;Ⅱ级潜力区以向中心村集中和建立"绿带"为主紧随其后;Ⅲ级潜力区应以改变居民传统居住观、土地观为首要任务;Ⅳ级潜力区整治难度最大,可延后进行整治工作.研究得到的潜力分级结果具有可行性,提出的调整方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河绿洲农业自然资源空间组合与潜力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着重计算分析了黑河流域的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和光温水土潜力的分布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光温潜力衰减明显,衰减最为明显的区域是上游祁连山区和下游额济纳三角洲地区,分别达68%和64%,尽管如此,目前实际的生产力远未达到农业自然生产潜力,中游地区的高位冷凉型绿洲(1700-2300m)增产潜力最大,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光、热、水、土资源的空间组合错位,限制了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对作物气候适宜性的贫民是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农作物的合理布局,为绿洲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安排在最适宜的种植区,高位冷凉绿洲区今后应以春小麦、马铃薯、胡麻、油菜、蚕豆等为主,逐步压缩中位绿洲春小麦种植面积,中位绿洲(1100-1400m)及低位绿洲(900-1100m)以玉米、谷子和瓜、果、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土、光、热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灌溉作为城市重要的水文过程,研究其对城市气象条件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城市精细化预报并理解城市水循环过程。基于WRFV3. 7. 1模式,选取Noah/SLUCM陆面及城市冠层模型,以2010年夏季一次强烈的高温热浪天气过程作为天气背景,模拟分析了城市绿化灌溉对于中国东部重要城市南京的气象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绿地灌溉对城市地表能量平衡存在较大的影响。城市地区潜热最大增加45 W/m~2,地表温度最大减小0. 25℃。绿地灌溉对于城市地区边界层内的气温的有降低的作用,在边界层附近下降得最为明显,而边界层以上的温度则略有上升。对于日趋严重的热岛效应,城市绿地灌溉有减弱其强度的作用,在09:00时,可以将热岛强度最大减小0. 25℃。  相似文献   

12.
结合城市的地域特点,探讨了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把不同种类的植物与建筑相结合,采用多种绿化形式来提高城市绿化率。  相似文献   

13.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分析,论述了城市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的选择与搭配的重要性,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搭配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践的导向。  相似文献   

14.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人口密集,园林绿地的作用日趋显著。运用生态学理论,从道路及街景绿化、小游园与居住区公园绿化、单位绿化、垂直绿化等方面阐述了城市绿化建设及其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绿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在城市绿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误区。初步分析了绿化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化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改善城市小气候,绿化对湿度、气流的影响,对维持CO2和O2的平衡,对水体与土壤净化以及植物的吸毒抗污、除尘杀茵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园林绿化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并针对太原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园林绿化建设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攀援植物的类型,阐述了部分攀援植物的特征、特性,分析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指出攀援植物将在未来城市绿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张小琴  范东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229-2232,2236
城市人口容量研究不仅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对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也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道路交通资源作为承载人口的重要载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人口容量研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太原市为例,从道路交通资源承载角度,运用太原市交通模型,以城市交通系统车行道容量估算方法与OD反推两种方法为基底研究手段,结合太原市交通模型开发报告与太原市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方式划分结果,进行基于交通环境的城市人口容量预测研究,运用此两种模型方法得到太原市规划年极限交通环境承载力条件下的人口容量,对比分析预测结果,论证该模型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两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经过对重庆市城市绿化现状以及城市森林工程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重庆城市建成区绿化用地资源有限,城区及周边的大量田地被蚕食,城市绿化存在诸多误区,水系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基础设施薄弱,生态安全性差等.提出了关于重庆市城市森林建设的对策意见,以期对后期的森林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调研攀缘植物品种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北方城市园林绿化的7种形式,指出攀缘植物在园林绿化当中具有占地面积小、见效快和造价低的优势,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绿化量、覆盖率,增强了绿化的立体效果,提高了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