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寻找和探索着各种语言的规律.日语读音中"連濁"现象的规律至今还没有被人们彻底认识.这是由于日语中的读音有许多是约定俗成的,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又有许多不符合规律的现象.使用一些实例对日语读音中"連濁"的规律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解玮玮 《科技信息》2007,(14):145-146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在一个共同的社会集团里,使用一种语言来与该集团中其他的人进行交流,该语言必然要有一种该社会集团成员都能理解的规律。即该语言的单词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句子。这种规律就是语法。自古以来,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对语言的各种使用方法和现象进行整理、归纳,试图更加准确地、全面地将语言的规律描绘出来。我们平时所学的语法知识,其实也就是由人们归纳、整理出来的理论,叫“语法学”。对于现代日语也不例外。我们常接触的,冠以某某人名的语法,实际上就是这个学者研究、整理出来的语法学说,是他对现代日语语法的一种解释。本文介绍了山田孝雄的“山田语法”、时枝诚记的“时枝语法”和桥本进吉的“桥本语法”三种主要语法学说,以期对日语学者学习日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日语研究中,“配虑表现”这一用语目前还未成定论。但这种语言现象的存在已引起一些日语研究者的重视。山冈把其定义为:在会话时为了与对方尽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采用的语言表现。通过例句分析可以加深对日语会话中“配虑表现”这种倾向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日语研究中,“配虑表现”这一用语目前还未成定论。但这种语言现象的存在已引起一些日语研究者的重视。山冈把其定义为:在会话时为了与对方尽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采用的语言表现。通过例句分析可以加深对日语会话中“配虑表现”这种倾向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日语汉字     
黄鹤鹤 《科技信息》2011,(8):I0151-I0151
现在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汉字在日语的表记文字中占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汉字的历史,读音及常用汉字出现的频度和数量进行系统性地分析,使人们对日语汉字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汉语特殊读音是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语言现象,它体现着复杂的语言发展和运用规律,包含着丰富的汉语文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存在大量的以否定接头词“不”或“無”开头的词语。掌握这些词是日语学习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但据笔者调查发现,日语学习者对于否定接头词“不”和“無”的意义没有清楚的概念,尤其对于它们的读音掌握的不是很好。文章从否定接头词“不”和“無”的意义辨别和读音规则两个方面进行叙述,望能给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8.
日语中存在大量的以否定接头词“不”或“无”开头的词语。掌握这些词是日语学习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但据笔者调查爱现,日语学习者对于否定接头词“不”和“无”的意义没有清楚的概念,尤其对于它们的读音掌握的不是很好。文章从否定接头词“不”和“无”的意义辨别和读音规则两个方面进行叙述,望能给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现代日语中的外来语音特点的研究,我们在了解到日语在吸收了外来语同时也不断丰富了日语的发音,并以浊音发音规律为例来分析日语的基本发音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刘璐 《甘肃科技》2005,21(10):226-228
日语中有许多汉字,但是只汉字的读音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下”字后接送假名的时候有以下不同的读法,其意义也有差别;另外,“下”字在熟语中的不同读法与意义,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逐一消化,逐一记忆,逐一攻克.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的外来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语是外来语言被固有语言文化改造后的结果。英语中的外来语占其语言总词的汇半数以上。从吸收外来语的途径与影响外来语吸收的因素等角度出发,论述英语中的外来语的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文献分析法的基础上,从日语中的相关外来语展开研究,通过对日本外来语的数量、吸收和同化方式等方面的分析反观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语言相对论”,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两种语言的词汇进行比较并分析文化差异的研究较多,而将三种语言进行比较能够得到新的发现。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中、日、英三种语言的直系亲属词汇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而旁系亲属词汇的差别较大。中文的旁系亲属词汇丰富繁杂、指代清晰,而英文和日文的亲属词汇则比较笼统。亲属词汇是否相似与地理位置远近没有关系,其中体现的是不同文化中人们的不同思维方式,这与该文化的生活方式、家庭观念、长幼关系、继承习俗、主导思想有密切关系。这值得引起语言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注意。  相似文献   

14.
浅析日语外来语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霞 《科技信息》2009,(3):284-284,293
日语中外来语数量大,使用广泛,研究其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外来语的规律,更好地学好日语,进而更好地了解日本社会。日语中的外来语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来源广泛,但英语占绝对优势;词性以名词为主;词形构成方式多样;语音语义相对原语有所变异,但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汉语在吸收外族语词方面是积极的,成果是可观的。除了对一些日语词汇原形照搬之外,汉语借用、吸收外来词语——亦即外族语词——的途径是翻译,主要是音译和意译。音译0和意译,各有千秋,使用得当的话,二者都是行之有效的。认为意译外来词语是排斥外族语词进入本族语的表现,只有音译外族语词才有助于词语国际化、有助于汉语同国际接轨、有利于我们同世界进行直接交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汉语在吸收外族语词方面是积极的,成果是可观的。除了对一些日语词汇原形照搬之外,汉语借用、吸收外来词语——亦即外族语词——的途径是翻译,主要是音译和意译。音译和意译,各有千秋,使用得当的话,二者都是行之有效的。认为意译外来词语是排斥外族语词进入本族语的表现,只有音译外族语词才有助于词语国际化、有助于汉语同国际接轨、有利于我们同世界进行直接交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外来语是日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在吸收外国语言同时引入了外国文化,促进了日语语言体系的发展。研究日语外来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对研究日本语言及文化有很大作用。以外来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日语外来语的来源,强调了外来语的引入同社会的发展趋势、日本人的特殊心理及广泛的传播途径是分不开的,分析了外来语所反映的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吸收性、创造性及年龄差别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审音与勘同,是指利用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成果。对莱一文字史料中音译的名物制度方面的外来词汇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出原形。从而得以与他种文字史料进行对勘比较的办法,中外学者用这种办法解决了内陆亚洲史上许多艇难问题。蒙元史、民族史研究过程中若要利用审音与勘同方法,除了掌握汉语和相关语言的发展规律外,还需要了解汉语的音译规则。审音与勘同方法只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一种辅助手段,不可迷信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德语和英语语音的一般规则,以及这两种语言的字母名称和它们在单词中的发音,围绕德英语音比较,介绍了德语的语音特点.此文为学过“一外”英语者,再学习“二外”德语时,提供了一些比较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