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语在吸收外族语词方面是积极的,成果是可观的。除了对一些日语词汇原形照搬之外,汉语借用、吸收外来词语——亦即外族语词——的途径是翻译,主要是音译和意译。音译0和意译,各有千秋,使用得当的话,二者都是行之有效的。认为意译外来词语是排斥外族语词进入本族语的表现,只有音译外族语词才有助于词语国际化、有助于汉语同国际接轨、有利于我们同世界进行直接交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与信息网络的发展,汉语中的外来词语越来越多,这是经济与文化繁荣的标志。现在外来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汉语对外来词的翻译一直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方式:音译法、意译法、仿译和音译兼译法。本文就外来词的主要翻译方法:音译法,从不同的理论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汉语中有大量的外来语,分为音译和意译。本文主要探讨音译词同汉字的关系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吸收外来词主要有直借、音译、意译和同化四种方式,但表现多有差异。英汉语外来词的使用频率相似,对本族语词的影响有差异。在使用中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五种:词音的变异、义项的增减、意义范围的扩大或缩小、色彩意义的变化以及语法功能的增减。  相似文献   

5.
外来词的借用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而外来词的滥用和翻译的混乱又同时造成了语言的污染.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译外来词的几种主要方法,如音译、意译、直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汉语语素、音译兼意译,进行分析、讨论,引起人们对于外来词的翻译、吸收及其规范化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黄成城 《科技资讯》2011,(25):203-203,205
本文主要论述了外来词语的四种方法:音译,意译,半音半意译和附加说明,以及具体分析了如何翻译:人名、地名和民族名,组织与企业名称,专业术语,书名、报刊名、影视片名。  相似文献   

7.
朱惠阳  章莉 《科技信息》2012,(28):206-206
本文通过对汉语外来词的历史演变,翻译变迁以及文化缘由的研究来分析中华民族在词语吸收上对外来音译的包容使用,体现汉民族文化的进步以及对异国文化的尊重。音译外来词不仅使汉语融入新词汇,也激发了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兴趣,促使汉语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更精彩。  相似文献   

8.
新事物日新月异,新名词应运而生。由于时代的需要,吸取外来新名词来丰富汉语的词汇,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外新事物出现后,汉语中没有适当的词汇对应,就需要定名。如何定名,常有一个初拟、修改、定型的演变过程。多半是先行音译应急,如laser译为“莱塞”,但总觉不能表意,后来便意译为“激光”。由音译到意译,可算是译事上一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在翻译英语时,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外来名词,如何翻译这些外来名词,对我们的语言运用,语言交际至关重要,前者较多或过多地使用了音译,使得被译词语在保持了“异国情调”的风味之外,让读者很为其意大惑不解,正确的,合理的译法应该是音译、意译、音意兼译,创造新词和附加说明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词用字(或字母)的读音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外来词,有用汉字书写的,也有用字母书写的。从历时角度说,有些用于书写古代外来词的汉字的读音,在今天看来,则是一种毫无理据的特殊读音,是否保留,应该有个取舍的准则;从共时角度说,外来字母词与汉拼字母词并行,同一字母多种读音的现象不可避免,自然也应该设法解决。对于前者,笔者的建议是:换用符合古外来词读音的汉字,从而取消原用汉字的特殊读音。对于后者,笔者的建议是:汉拼字母词按汉语读音读,外来字母词按外语读音读,并促进外来字母词按“汉拼音译、汉字音译和意译”三种方式,逐步融汇于汉语系统。  相似文献   

11.
词语意义分为两个层面,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由于思维的同构性,不同语言的词语在这两个意义层面均具有可译性,而由于思维的同构性是相对的,英汉思维方式和语言符号系统存在着差异等原因,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又是不同的。从英语为原语汉语为目的语和汉语为原语英语为目的语两个角度对译例的分析,也都说明了词语在两个意义层面的可译性限度是相对的。由于内涵意义的特殊性,内涵意义的可译性限度低于所指意义的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贸易国际化,国人眼下正在掀起一波学习外语潮。笔者仅从开拓语言研究的角度,感悟学习外语对其有着很好的帮助。尽管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深厚底蕴,然而人类语方的开发仅局限于此是不够的。为此,笔者在学习外语时发现其对现代汉语中词源、字源及了解古今中外语言对语言研究很有借鉴和帮助,对探讨模糊语言学很有启示,对研究语言、词汇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能为词源研究提供有力佐证。概言之。学习外语对于拓宽本民族语言研究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等是翻译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以“除”字为例,通过分析汉语“除”的定义,比较英汉文版的《双城记》语料,及其对比英汉文相关格式,指出英汉互译的原语与目标对等词的选择,不能简单的按照字面意思翻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广泛存在的三种岐义类型(词语歧义、结构歧义、语义歧义)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歧义现象方面存在的一些异同。文章给出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某些岐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对英汉语文章的机器理解及机器互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当代汉语里出现了英语粘着语素ing,主要流行于网络世界的写作。ing比较独特,因为汉语稀有外来虚词和屈折语素。ing为汉语带来一个新的语言现象,它是低于单词层面上的迁移,是个屈折粘着后缀语素,是个系统语素,具有表达语法意义的功能。在未来,ing可能会与"正在"形成弱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在其他语言里也存在。由ing想到汉语的形态,由于汉语粘着语素在不断增加,汉语出现了朝粘着语方向发展的苗头。ing值得从描述语言学角度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倪爱霞  陈殿兵 《科技信息》2009,(9):213-213,226
中国独特的文化孕育出中国特色的词汇短语,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民族风俗。翻译此类特有语言,怎样阐述才能这到既传播了中国的优秀文化,又能不产生歧义,让世界各国的汉语言学习者可以接受和深刻的了解中国的特色,是摆在广大教师和翻译人士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笔者拟从三种不同的翻译方式着手,即直译法,英语同意套用和意译法,以接受者的反应为主要着眼点,试图找出最能贴切传达中国文化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17.
梅菁 《科技信息》2012,(17):222-223
翻译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能力是检测学生外语综合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翻译中有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如何进行选词用字。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汉译法翻译时,选词用字很容易受中文思维习惯的影响。本文根据课堂上学生所做的汉译法练习,分析学生在选词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对汉语词的望文生义,对法语词义的范围宽窄不清,以及法语词语的搭配错误等。再结合翻译理论和教学情况,从准确、简洁、生动等选词标准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选词用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蹊  许嘉琦 《科技信息》2010,(29):216-216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存在一定的不可译性。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准确把握文化负载词中反映的源语中特定的文化意义,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本文以文化语境角度对《两个比尔》的译文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9.
意译法作为外译汉的主要方法而存在,但它也有不少缺陷。直译是对意译不足的一种补充方式,它可把某些外语词语原封不动地移用到汉语中来。不译指对一些使用拉丁字母文字语言中的一些词语,干脆不译,照样写进汉语中。直译、不译都是语言多元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