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山云杉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了15个设在天山地区25m×25m的样地,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研究了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了种群数量动态。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倒J 型分布,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Ⅰ、Ⅱ龄级(个体数量比例占8270%),幼龄个体数量较多,中、老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生命表、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的分析表明:天山云杉有1个死亡高峰,出现在Ⅱ龄级的年龄阶段;存活曲线基本介于DeeveyⅡ和DeeveyⅢ型之间;引入生命表的几个函数能较好地说明种群的动态和结构变化。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20、40、60、80、100、120和140年中,天山云杉种群幼龄级个体数量相对丰富,种群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匀滑技术,研究调查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油松种群的年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稳定型,但林下幼苗、幼树相对较少;(2)油松种群死亡率曲线变化出现两个高峰,一个出现在第5级、第6级、第8级龄级阶段,另一个出现在第12龄级阶段,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  相似文献   

3.
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阐明杜松(Juniperus rigida)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编制了该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以及4种生存函数曲线.结果表明:杜松种群数量少,幼苗更新不良,属于衰退型种群.杜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左偏正态型,该种群的死亡率与消失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龄级Ⅰ与Ⅱ的值为负,在Ⅵ龄级达到最大.导致种群衰退的原因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困难和比较严重的人为干扰.应当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人工培育幼苗,形成不同龄级的种群更新体系,减少人为干扰,以达到保护杜松的目的.4个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对太岳山七里峪白桦林种群进行了年龄结构分析、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并对该种群的四个函数(生存函数、积累死亡函数、死亡密度函数、危险率函数)进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①七里峪白桦种群龄级分布,不同环境下种群结构稍有差异:种群A、种群D为增长型种群,种群B、种群C、种群E趋向于稳定型.②白桦种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③积累死亡率单调上升,生存率呈单调下降,上升或下降幅度前期大于后期,说明白桦种群在前期死亡率高,而种群后期则相对稳定.④在未来20年、40年、60年和80年中,白桦种群将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后减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了解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种群结构与动态,运用静态生命表、种群年龄结构图、存活率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对该种群生命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早樱种群的死亡高峰出现在幼龄期,并在龄级Ⅶ再次出现一死亡小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年龄结构呈现出纺锤形,幼老年种群株数严重偏少,种群整体呈衰退状态。光是限制该种群增长的关键性因子,建议适度干扰或开辟林窗有利于野生早樱的自然繁衍。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马尾松年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种群大小级,存活曲线,高度级,分布格局的研究,探讨了该地区马尾松种群的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马尾松种群年龄结构属于中衰型,种群个体在空间配置上多居于乔木层,灌草丛中有少量分布,同时,马尾松种群呈集群分布格局,这可能与马尾松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但在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不同,随种群年龄的增加和径级的增大,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这主要由种内和种间竞争引起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7.
对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中的观赏植物交让木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让木种群年龄结构呈正金字塔型,是典型的增长型种群;其种群个体主要分布在群落9 m以下的垂直空间范围;在海拔梯度上,由于群落发育程度和生境条件的差异,在1 400~1 500 m梯度范围内,种群个体分布数量最多;其种群个体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模式;生命表分析显示,交让木种群DBH1径级幼苗位于群落最下层空间,与其它种群个体幼苗竞争资源和空间的优势不明显,生存能力较弱,期望寿命不高,该种群存活曲线为"Ⅱ型"存活曲线,其存活率在各生活史阶段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8.
江西三清山浙江楠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三清山浙江楠群落为调查对象,在野外样方调查获取资料基础上,对浙江楠种群径级、高度级、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楠种群径级结构呈橄榄型;高度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和年龄结构呈橄榄型,幼苗严重不足,具有逐步衰退的趋势;种群更新主要靠种子繁殖;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群分布;分布格局动态由幼苗、幼树的聚群分布向中树、大树的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海南濒危植物蕉木的年龄结构和数量动态特征,探讨两种干扰程度下蕉木种群生存现状和动态变化趋势,揭示蕉木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蕉木种群濒临灭绝的原因,为维护和恢复蕉木种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典型群落样方法对海南蕉木分布的9个典型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详细记录各样地的海拔、坡度、坡向、林分郁闭度、植被群落等生境指标。同时,调查每个样地内和其他非典型群落分布点蕉木个体的树高、胸径等指标;在对蕉木典型群落组成和结构调查的基础上,将所有蕉木种群个体所在群落分为受人为干扰较强和较弱两种生境进行比较和分析;将蕉木胸径大小划分为7个径级,并以胸径代替龄级来反映种群结构;将龄级与胸径大小级对应,绘制蕉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图;使用种群动态量化方法编制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分析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等重要参数;运用时间序列模型模拟并推测蕉木种群的数量动态和发展趋势。【结果】①典型蕉木群落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均较高;②两种干扰生境中的蕉木种群年龄结构有所差异,但幼龄和中龄植株总数量均占有一定优势,种群具有一定的恢复潜力;③两种干扰生境的蕉木幼苗数量均较少,Ⅱ龄级呈现衰退趋势,种群自我更新能力较差,对外界的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④种群生存呈Deevey-Ⅱ型存活曲线,曲线呈对角型,各龄级阶段具基本相同的死亡率;⑤人为干扰程度强的生境中蕉木种群存活能力比人为干扰程度弱的生境中低。【结论】人为活动导致的适宜生境地减少和种子自然萌发率低是蕉木种群濒危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对蕉木种群及栖息地的保护,保护蕉木现有的成年个体;而对于蕉木植株分布较密集区域,在果实成熟季节应定期采收蕉木种子并加以一定的人工抚育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的更新;可通过适当修剪老龄的蕉木个体促进其萌芽,提高开花结实率;对于干扰程度较强生境的蕉木种群应加强植物的保护宣教工作,降低人为干扰;而在干扰程度较弱生境,也应加强对中小径级蕉木个体的人工抚育,促进蕉木种群的自然更新和恢复。  相似文献   

10.
用标志重捕法和林可指数法对太行山龙泉关马氏钳蝎种群数量进行了统计;同时对其种群年龄结构和雌雄性比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4个面积各为2500m ̄2的样方内,马氏钳蝎的数量为192~285尾,平均为240尾;种群密度约为0.1尾/m ̄2;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雌雄性比为4:1。  相似文献   

11.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粮食、人口、耕地三者的协调发展,应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四川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探讨了四川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口目标控制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一种网状递阶结构人口目标控制仿真系统,并设计了相应的递阶循环迭代算法。仿真试验结果给出导致人口目标实现的控制律,即年度生育计划,及政策制约下的各项人口指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人口时空分布模型方法单一、操作复杂,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重新构建人口时空分布模型的新思路。对该模型进行了具体建模和编程实现,并将该模型集成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最后,利用该系统对江西省人口时空分布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用于人口时空分布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始终是世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以三峡库区人口控制的必要性为切入点,研究了库区人口发展规律,建立了库区人口发展过程的数学模型,这对库区人口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等分组总体情况下,给出了选择两阶抽样、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人口思想十分丰富,具有显著的特点。邓小平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现实,运用辨证思维,从战略高度实事求是地认识、分析我国人口问题,把人口多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国情,特别是他把人口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中来考察、处理,首次提出“人均”概念,是其人口思想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弄清邓小平人口思想的特点,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重视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人口发展问题。他关于人口发展问题的精辟论述 ,为我们党全面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的人口战略的主要内容有 :人口问题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 ;人口问题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邓小平同志的人口战略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也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生育事业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8.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密度调查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4 ~1995 年对相岭山系的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进行了野外生态研究,以粪团作为间接指标,使用样带法、逆向截线法和传统的方法,对大熊猫种群密度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大熊猫的种群密度为0 .032 5 只/km 2 。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大熊猫的保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试论西藏的人口与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图通过对西藏人口与环境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人们对西藏目前的人口与环境有一个较客观、理性的认识;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处理好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铁路在中国兴建之后,作为一种新式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流动。铁路是近代向南北移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因铁路之兴建,大批外国侨民移入中国;在救助灾民、难民方面,铁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自身修筑也吸纳了大量人口,我们要充分肯定铁路在促进人口流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