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洲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区,儿化音是新洲方言中很有特色的部分。新洲方言41个韵母中,有26个出现儿化音。儿化后韵母的发音主要有r和r,儿化造成许多不同韵母字变成同韵母字。  相似文献   

2.
新洲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区,儿化音是新洲方言中很有特色的部分。新洲方言41个韵母中,有26个出现儿化音。儿化后韵母的发音主要有r和r,儿化造成许多不同韵母字变成同韵母字。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方言与普通话十分接近,其儿化现象与普通话同中有异.吉林市方言基本韵少于普通话,但儿化韵多于普通话;吉林市方言的儿化在词类的分布上要比普通话广,用法也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吉林市方言的儿化可以连用,也可以出现在词的不同位置,这是普通话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4.
吉林市方言的儿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市方言与普通话十分接近,其儿化现象与普通话同中有异.吉林市方言基本韵少于普通话,但儿化韵多于普通话;吉林市方言的儿化在词类的分布上要比普通话广,用法也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吉林市方言的儿化可以连用,也可以出现在词的不同位置,这是普通话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5.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较之于老派,新派儿化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态势,此态势主要与普通话渗透等因素有关。涟水方言儿化现象主要是历时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包头方言的儿化与普通话的儿化相同,在一个音节的末属附加一个卷舌动作,使这个音节发生语音变化。包头方言的儿话现象随韵母不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汉语拼音方案>中"原韵母+r"的儿化标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留学生掌握儿化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分析了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化不采用"原韵母+r"标写的原因,吸收了汉语方言研究中采用实际读音标写的优点,提出了两种可互相补充的儿化标写方法,建议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儿化最好采用实际读音标写.  相似文献   

8.
本文想就天津方言语汇后缀谈五点看法。一、语义虚化,大多为轻声。二、为构词形态,使合成词类化。三、具有附着性,大多表示某种语义色彩。四、只能和实语素构成新词,具有能产性。五、余论。一天津方言后缀是实语素虚化之后失去了词汇意义而形成的。“个”是天津方言单音节后缀,附着在“儿化”的表示日期的单音节实语素之后,构成“A 儿个”式,指近期某一天的双音节时间  相似文献   

9.
列举闽中方言与客家方言的关系词,它们有的是词汇横向渗透的结果,有的则反映了词汇发展的不同方向和阶段。从其中的各个类别还可以看出这些关系词与赣方言、粤方言词语相同或相似的基本情况,粗显南北方方言的词汇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词汇是普通话词汇丰富发展的不竭源泉之一。方言有其自身使用的价值。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以普通话顺利进行交际。在方言区推广普通话,从一定角度看,是推广文化,普及教育。文山方言与普通话承载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它们之间是并存并用,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6,(3):91-93
临朐方言属于北方黄河官话区方言的一种,隶属山东东潍方言。临朐地处方言东潍片与西齐片的交界处,在长期发展交流中形成了独有的特点。通过对临朐方言语词汇方面的初步探究,对比其与普通话中词汇使用的差异以及某些词汇的来源探讨,对维护方言、促进方言的发展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湘方言动物性别称谓词汇是畜牧业和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是不同历史时期积累起来的各种词汇形式的集合。结合方言学和社会学的方法,通过调查不同称谓词语使用百分比来考察该称谓的生命度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以此探讨新湘方言中新派和老派在动物性别称谓上的差异以及性别称谓词语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从轻声、儿化、变调、合音等四个方面描述了河南省平顶山方言的语流音变。  相似文献   

14.
方言之间的差别不仅表现在语音上,同样也表现在词汇上,各种方言中都存在着与其他方言起区别作用的特征词,研究方言中地方色彩浓厚的词汇的理据,即这些词汇形成和演变的原因,对于找出某种方言的特别之处有重大的价值。因为这些理据打上了造词时的思维特征,具有很鲜明的地方色彩。本文就是以萍乡方言为例,探讨萍乡方言特色词的理据。  相似文献   

15.
吴城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吴城方言属于赣语昌靖片。XA式状态词在赣语的许多方言中都存在。文章选取吴城方言XA式状态词中表颜色的形容词进行研究,采用归纳分析法,归纳出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修饰语,而多数修饰语与其所修饰的颜色之间是固定搭配,不可更改,从而说明吴城方言中修饰颜色的词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在语音方面差异尤为明显,武汉方言属于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中的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次方言区。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人所操汉语方言与武汉市其它地区人们所说方言在语音和词汇上有较明显的差别:(1)声调方面,调值差别最大,奓山话一共有四个声调,包括阴平(35),阳平(213),上声(31),去声(33)。(2)声母韵母方面,奓山话共有18个声母和35个韵母,与武汉其他地方方言在声母韵母数量方面略有区别。(3)词汇方面,武汉方言蔡甸奓山话也有一批特色词汇,与周边的方言不同。本文将从语音和词汇方面对武汉方言蔡甸奓山话进行简要概述,以期展示武汉市丰富的方言文化。  相似文献   

17.
枣庄方言中的儿化读音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与普通话相同的卷舌元音,另一种是特殊的变韵现象,即平舌元音。这两种形式交叉存在,层次叠置,体现了枣庄方言语音的地域差异和年龄差异,表明了语音在内部与外部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李实的《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全书共收录四川方言词语563条,忠实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本文综合运用共时描写法和词汇计量法,从音节数量和构词方式两个方面对《蜀语》所收词语的结构进行考察和分析,由此探寻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结构特征。在音节数上,明代四川方言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表现出与南方方言相类似的特点。这主要根源于明代四川方言在其形成过程中更多地受到了南方方言的影响;在构词法上,明代四川方言词汇以复合式构词法为主,派生式构词法和重叠式构词法已经形成,并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般学者认为,汉语儿化仅对韵尾、韵腹有影响。本文以山东安丘方言为例,指出儿化不仅会影响到韵尾、韵腹,而且也影响到韵头,直至声母。儿化作用贯穿于整个音节,并且引起了一系列的语音变化。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市城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是攀枝花市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区各族人民交际的主要用语。本文研究了该方言词汇的一致性、差异性及其特点、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