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交叉学科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时研究生教育也是促进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构建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培养高素质的交叉学科研究生,提高交叉学科的教学质量和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贾川 《科技咨询导报》2008,(31):219-220
本文根据2008年5月对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进行实地调研情况整理得出,采访包括对象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方竞教授,行政人员赵宇昊老师及部分研究生。通过分析研究案例,寻找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探究一条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进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道路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特点,利用ASP技术构造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的三层体系的研究生培养管理信息系统。在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功能进行系统调研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功能模块以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该系统应用软件的运行环境和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思想。经过系统运行表明,该系统实用、有效,其功能基本上满足了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探讨了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量化管理的必要性,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初步构建了一套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量化管理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我国化学类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特点,认为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包括四个核心指标,提出了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创新无疑是当今社会第一生产力,传统的培养模式将研究生的视野局限在相对固定的专业领域,无法激发研究生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创新思维。鉴于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整与优化进行了深入思考;以交叉学科研究生相互交流为契机,从交流平台的建立、管理运行和监督3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如何建立高效的跨学科交流平台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对后续相关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建立研究生奖助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以江苏理工学院“1234全方位立体化”奖助体系为例,探索地方普通高校工程硕士奖助体系的构建思路,关键在于统一领导、细化指标、丰富形式、拓宽渠道,实现高效率运作、多层次开展、广覆盖实施的目标,为专业硕士教育与培养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核心环节。合肥学院积极探索并构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实践教学工作,确立了专业实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规范了实践教学的全流程管理及考核评价机制,充分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实践和应用方面的属性特色,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强化研究生教学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阶段,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许多质量问题,多数是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根据研究生教学管理的特点,注意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实践,在工作中加强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始终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全过程,有效的改善和保障了研究生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圆满完成了院级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胡建伟  刘彬 《科技信息》2013,(12):66-66
本文从学院管理、导师和学生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目前博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导师制度、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措施和构建开放式一体化质量控制体系四个方面,对如何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和提高培养质量提出了具体建议,对博士研究生创新培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近5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科背景,探讨了学科交叉对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结合秘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体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需要从社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着手。社会应深化改革,优化就业市场体系;培养单位应以社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加强教育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则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回顾我国应用型研究生的发展概况,分析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体系与CDIO工程教育的标准与要素,提出一种融合CDIO与卓越计划的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以提高应用型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阐述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长效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模块,提出应抓住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采取加强质量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科研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实现完善和发展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长效保障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资助工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研究生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合作教育集生产、教学和科研于一体,顺应了以人才协同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方向。在协同学的理论基础上,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应打通管理协同这一有效渠道,将协同机制运用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实现自组织,从无序走向有序。  相似文献   

17.
杨达 《科技咨询导报》2014,(29):199-199
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研究生管理的水平,培养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创新事业的发展。该文结合农业院校研究生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农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基层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农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培养模式能够强调高等院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突出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色,让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能有自己的优势去社会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的特色、GIS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研究生教育特点,探讨了GIS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回顾原来所制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的总体思路.5年的实践,原方案突出了GIS边缘和交叉学科的特点并非常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但仍不够完善,因此,论文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GIS专业课程设置应该进一步缩少地理相关课程、增加计算机课程份量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孙鸽 《科技资讯》2014,12(21):205-205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分析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奖学全制度调整后的逆激励问题、导师指导学生能力不足、研究生管理部门停留在事务处理部门等问题,提出了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导向和激励作用、强化导师师德教育及责任感教育,实行动态评价、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社会评价反馈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学术规范培养,是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创新人才、确保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加强军队院校研究生学术规范培养必须弄清当前研究生学术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从研究生内在动力、管理监督机制、目标责任缺失、内外部环境等方面剖析原因,通过采取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教育与技能训练、改进学术规范评价体系、健全监督和惩戒机制等途径,以期提升研究生学术规范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