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焦化厂区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气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山西省4个典型焦化厂区环境空气中气态和颗粒态样品,通过GC-MS测定美国环保局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焦化厂区16种PAHs质量浓度之和在3.7396~18.1610 μg·m-3之间,且随着焦炉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特征污染物苯并(a)芘质量浓度在0.008 9~0.099 8μg·m-3之间.气相PAHs均值中萘和菲质量浓度较高,苯并(ghi)苝质量浓度最低;颗粒相中苯并(b)荧蒽质量浓度最高,蒽质量浓度最低;总PAHs中气相质量浓度较高,质量分数为87.2%.故应采取措施监控炼焦过程中萘和菲的排放.对PAHs的气固分配系数与液相饱和蒸汽压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相关系数R2=0.95,斜率mr=-0.52,表明吸收机制是焦化厂区环境空气中PAHs在颗粒物上附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GC-MS对三峡地区重庆段河流中的多环芳烃污染进行了分析研究.共检出萘、苊、二氢苊、芴、菲、蒽、萤蒽、芘共8种多环芳烃,其浓度均在0.7μg/L以下,推测其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其中检出率高是菲、芘、萤蒽3种多环芳烃,它们在每个水取样均有检出,应该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煤焦油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焦油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PAHs)的测定方法及分布.对典型煤焦油和煤焦油沥青中的14种PAHs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煤焦油沥青溶剂萃取-萃取物柱色层层析一层析液芳烃分气相色谱分析三步骤.用萘、菲、屈、二苯并[a,h]蒽做内标物体系测定了14种PAHs标准物的保留指数用于定性鉴别;用三苯甲烷、9,10-二苯葸做内标物体系测定了其相对校正因子并用内标法测定了原料中14种PAHs的含量.用标准物混合物试验,结果表明:SE-54毛细管柱能够很好地分离绝大部分PAHs标准物,只有对苯并[k]荧蒽和苯并[b]荧蒽两种沸点很接近的异构体分离效果稍差.鉴别和测定准确可靠:对芴、菲等沸点较低的PAHs含量测定,其标准偏差范围为0.02~0.08;对茚并[1,2,3-cd]芘等高沸点PAHs的测定,其标准偏差范围为0.11~0.29.根据煤沥青PAHs组成及各个PAH相对苯并[a]芘致癌性的当量系数计算了煤沥青的苯并[a]芘当量含量.  相似文献   

4.
运用GC/MS对三峡库区6座城市给水厂的原水、出厂水中的PAHs污染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检出其含有苊、菲、蒽、芘、荧蒽、二氢苊等PAHs,其中荧蒽为SEPA(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首批公布的水中优先监测污染物.测定结果表明:库区城市给水厂原水与出厂水均含有多种PAHs,但含量相对较低,常规给水工艺对PAHs去除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离子液体键合固相微萃取涂层联用气相色谱测定水中的萘、联苯、芴、菲、荧蒽5种多环芳烃(PAHs).对固相微萃取的条件进行优化.方法的检测限为0.0005~0.05μg/L,线性范围在0.1~100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5.3%.对东湖水样进行测定,未检测到5种多环芳烃,其回收率为71.0%~107.9%.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辐射及索氏萃取技术,对兖矿高温煤焦油进行连续分级萃取,借助GC/MS对所得萃取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7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芳烃和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是由1-4环芳烃的组成,其中萘、甲基萘、苊烯、芴、菲、蒽、荧蒽、芘、三亚苯、苯并二萘嵌苯和苯并芘含量较高。杂环化合物中检测到的含氮化合物远多于含硫化合物,表明兖矿高温煤焦油应该是一种高氮低硫的焦油。并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物各组分的分布规律,为提高高温煤焦油附加值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别通过索氏提取法、振荡法和超声提取法对污泥进行前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污泥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时,污泥中PAHs的色谱峰形比较相似,但峰高和峰面积存在差异,并且苊和芴的峰很近、分不开.此外,采用振荡提取时污泥中检出14种PAHs(萘和二苯并蒽未检出),采用超声提取时污泥中检出13种PAHs(萘、苊烯和二苯并蒽未检出),采用索氏提取时16种PAHs均可检出.3种提取方法对应的污泥中PAHs含量高低依次为超声提取振荡提取索氏提取.采用3种提取方法时16种PAHs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3%~99%、65%~92%和75%~100%.为污泥中PAHs提取方法的科学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研究煤焦油组分时,为了防止组分相互之间的干扰,在测定前用几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石油醚;80%石油醚-20%甲苯;60%石油醚-40%甲苯;40%石滑醚-60%甲苯;20%石油醚-80%甲苯;甲苯;氯仿;50%氟仿-50%甲醇;甲醇进行洗提,从煤焦油中得到9个级分。然后用荧光法从9个级分中鉴定出28个组分:茶、苊、联苯、三甲基酚、菲、异喹啉、芴、对氨基酚、联苯胺、蒽醌、四氢萘、2,5-二甲酚、蒽、咔唑、间苯二酚、二乙基苯胺、喹啉、吲哚醌、1,3,5-三甲苯、1,2,4-三甲苯、萘醌、菲醌、窟、苾、氧芴、1,2-苯并蒽、2,3-苯并蒽、3,4-苯并苾。同时定量了氯仿和甲醇级分中氧芴、(艹屈)、联苯胺、苾、菲、蒽、咔唑、四氢蔡咔、四氢萘、苯醌、喹啉、8-羟基喹啉等12个组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遵义地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研究了151个取至贵州省遵义地区12个市(县)的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背景含量及与各市(县)总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遵义地区各县(市)表层土壤中PAHs含量介于0.8~251 μg/kg,从单个化合物的检出情况来看,主要以二环、三环和四环PAHs检出率较高,其中四环以苯并(a)蒽,苯并(b)蒽及屈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1.7%,38.1%和34.4%.三环PAHs中以菲与蒽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7.1%和30.5%,具有两个环化合物以芴与苊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1.1%和27.8%.遵义地区各县(市)表层土壤PAHs检出特征虽大体相同,但其含量却有较大差异,其中遵义县∑PAHs的含量最最高,平均为74.5μg/kg,最低为绥阳县为13.74μg/kg,各采样点平均16种PAHs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绥阳县、湄潭县、桐梓县、仁怀、务川县、余庆县、凤冈县、正安县、习水县、赤水县、道真县和遵义县.各县∑PAHs含量的差异与该县市空气与废水排放总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71,表明贵州土壤中的PAHs主要来自于能源物质的燃烧和PAHs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迁移,但土壤处于较低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0.
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二次柱层析纯化和富集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多环芳烃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卷烟烟气中检测了蒽、菲、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荧蒽,苯并[e]芘,苯并[a]芘等多环芳烃,其深浓度在8-319nm/支之间,多环芳烃咽收率在80%以上。在此基础上测定了3种不同焦油含量的卷烟 气中的多环芳径,发现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含量与焦油含量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认识作物生长与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关系,进行土壤加入苯并[a]蒽(BaA)种植大豆和小麦的盆栽试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分析土壤BaA的含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本试验的土壤BaA处理剂量对大豆生长影响不显著,而土壤加入BaA 50 mg kg-1时,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的产量和总生物量,降低率达36.6%和23.2%.作物收获后,土壤BaA的残留浓度与加入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并呈裸土种小麦土种大豆土,种小麦和大豆后土壤BaA的含量分别比裸土低14%~21%和32%~37%.从去除率来看,低浓度下的去除率大于高浓度,种植物土壤的去除率大于裸土,种大豆土壤的去除率大于种小麦土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建立宝鸡市饮用水源地硝基苯等8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的分析方法,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二氯甲烷液液萃取富集浓缩、TR-5ms非极性柱分离、单四极杆质谱仪检测及选择离子扫描模式测定了宝鸡市饮用水中8种SVOCs(硝基苯、二硝基甲苯、硝基氯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BEHP)、p,p'-DDT、林丹、阿特拉津).结果 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下,在0.2~10.0 μg/L范围之内,8种SVOCs的浓度x(μg/L)与其峰面积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平均回收率在73.35%~95.59%之间,在EPA8270方法中推荐的参考范围内.取样体积为500mL时,检出限在0.16~1.00 μg/L,宝鸡水样分析结果表明,8种SVOCs的含量除林丹外,均低于GB3838-2002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6%~8.6%之间,均在允许偏差之内.结论 液液萃取/GC/MS/SIM方法在线性范围(0.2~10.0μg/L)内,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表现良好,能够满足饮用水源地水质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酮为原料,氯化亚砜-无水乙醇体系作催化剂,合成了1,3,5-三苯基苯.用二硫化碳-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合成了1,3,5-三(4-乙酰基苯基)苯.在稀碱的催化下,1,3,5-三(4一乙酰基苯基)苯与苯甲醛反应,进一步合成了1,3,5-Z(4-(苯丙烯酰基)苯基)苯.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1H—NMR)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并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Eu(NAA),(2,2'-bipy)](NAA=萘乙酸;2,2'-bipy=2,2'-联吡啶),通过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荧光光谱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n空间群,晶胞参数a=1.21506(15)nm,b=1.28762(16)nm,c=1.3144(3)nm,α=96.792(3)°,β=94.331(3)°,γ=115.843(2)°,V=1.8191(5)nm3,z=2。金属离子Eu(Ⅲ)与三个NAA配体和一个2,2'-bipy配体配位,处于九配位的单帽四方反棱柱构型中。配合物中存在点对面式和面对面式的两种π-π堆积作用共同构筑了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发光主要表现为金属离子Eu(Ⅲ)的特征发光峰。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测定塔里木油田所用磺化泥浆在井下高温高压条件下分解出的气相中所含气体成分,研究所分解出的气体对钻杆材料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分离出的15个色谱峰中,鉴定出了12种物质,并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物质相对含量。在已确定的组分中,氮气含量最多,占被测总量的36.76;烷烃类含量次之,占被测总量36,主要成分为十三烷、十六烷、十八烷及烷烃同行异构体。还有少量的空气、CO2、硫醇、酮、苯、二甲基硫等物质。CO2对钻杆造成严重的氧化腐蚀,硫物质类对钻杆也具一定程度的腐蚀。  相似文献   

16.
用TPSSTPSS密度泛函方法,Pu离子和H2O分子分别采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和6-31g基组,研究了Pu(H2O)53+和Pu(H2O)54+团簇溶剂化和非溶剂化效应中的几何结构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结果表明:水溶剂环境对Pu(H2O)53+及Pu(H2O)54+团簇的几何结构影响都比较明显.NBO电荷分析表明水分子与钚离子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荷转移.所研究团簇的未配对电子都占据5f轨道.在气相及水溶剂环境下,所研究团簇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存在较大差距.主要的吸收峰大都源于f电子之间的跃迁.  相似文献   

17.
贵州百花湖水体中多环芳烃的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以美国环保署(EPA)公布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作为目标污染物,对百花湖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样中16种多环芳烃总量的浓度范围为0.4213-0.7606μ/L,水样中16种PAHs中低环数的2环、3环、4环占绝对优势,百花湖已受到多环芳烃的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1,4-二(4-羧基苯氧基)苯进行研究,对氟苯甲腈和对苯二酚反应制备了1,4-二(4-腈基苯氧基)苯,并采用1,4-二(4-腈基苯氧基)苯水解法制备了新型二酸单体1,4-二(4-羧基苯氧基)苯.通过考察反应温度、摩尔比对1,4-二(4-腈基苯氧基)苯以及1,4-二(4-羧基苯氧基)苯产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熔点测定、红外以及核磁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二腈为1,4-二(4-腈基苯氧基)苯,合成的二酸为1,4-二(4-羧基苯氧基)苯.  相似文献   

19.
在水热反应过程中,水热反应时间是影响纳米晶颗粒尺寸和结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水热合成法,调控水热反应时间,制备了Ca5(PO4)3(OH):Eu纳米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都为纯的六方相Ca5(PO4)3(OH)纳米颗粒,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Ca5(PO4)3(OH):Eu纳米晶颗粒的长大以及结晶性提高,但对纳米颗粒的形貌影响很小。当采用345nm作为激发波长时,观察到强的蓝光宽带发射峰,可能来自于基质本征发射,而位于长波区域弱的窄线红光发射,应该属于稀土Eu3+离子的特征发射峰,同时,对荧光发射强度随着纳米颗粒尺寸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阿胶溶解物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物质.结果表明:在阿胶溶解物中鉴定出7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内酯类化合物、酸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和杂环类(吡嗪环、呋喃环)化合物;并在GC-MS基础上,利用感官分析模拟出香气饱满、逼真、协调的牛奶香精;通过感官评定法确定了改善阿胶风味的最佳牛奶香精的添加量为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