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灶发 《河南科技》2013,(17):123+128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FSSS保护系统与常规煤粉炉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其特殊性。结合该公司2X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现场启动调试工作,对其FSSS保护系统作一介绍,并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笔者参加了对某电厂75吨/H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不稳定、飞灰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治理方案,后经应用改进解决了以前存在的问题使锅炉实现了稳定燃烧.现把分析和治理方案与社会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3.
陆馗枢 《河南科技》2013,(11):76+83
出力足、热效率高、安全稳定运行时间长及排放污染物少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的基本要求。如何尽快提高锅炉热效率已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燃烧效率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开封锅炉厂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SHXF10-1.25-AII循环流化床锅炉,1988年4月通过省级产品技术鉴定,专家认为:“该产品为国内首次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工业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赶上了国际八十年代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进程。1991年被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1992年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不稳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参加了对某电厂75吨/H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不稳定、飞灰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治理方案,后经应用改进解决了以前存在的问题使锅炉实现了稳定燃烧。现把分析和治理方案与社会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国家最新环境评价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实施和煤粉炉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循环流化床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但是与煤粉炉技术相比,循环流化床技术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笔者从燃料适应性、脱硫能力、氮氧化物(NOx)排放量、负荷调节范围、灰渣综合利用情况等方面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煤粉灰锅炉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同行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洁净燃烧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是燃料在炉内循环燃烧直至燃尽.使燃料颗粒在炉内的滞留时间大为增加,燃烧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独特的流态化及循环燃烧的特点,其风机数量多、压力高.导致辅机电流大、功率大,厂用电率居高不下.本文就焦作演马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一台13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改造,探讨了降低厂用电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锅炉受热面管失效爆管占很大的比例,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本文总结了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受热面失效形式,分析其原因,为以后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湖北松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13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出现的2个突出问题,即锅炉效率偏低和磨损严重的问题,分析相关原因,给出提高锅炉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芦沟矸石热电厂是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锅炉采用两台GJ-35/3.82-M型循环流化床.燃料构成为:劣质煤40%;煤矸石60%,入炉煤发热量不大于12250KJ/kg.为了保障锅炉安全运行,我们经过几年的运行分析、研究和试验,掌握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四管"的磨损规律、磨损周期和磨损部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防磨措施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叶轮口环对离心泵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口环间隙直接影响着离心泵的效率。而现有叶轮口环间隙的尺寸及结构影响着密封的效果,导致离心泵整体性能下降。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梯形口环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水泵工作中的容积损失,提高离心泵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本文对凝汽器下部模块运输托架进行适当简化后,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托架在吊装过程中的强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托架在吊装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分布情况,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希望能为模块的吊装运输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第二轮发展内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发展大计,是关系到能否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大事,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我国高职教育第二轮“量与质”的发展,应该注重“三个层次”质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