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啤酒酵母对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Ⅵ)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Ⅵ)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2.
铬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当其富集到一定浓度时将对人体及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随着工业三废的排放,一些重金属会向地下水中转移,造成地下水中Cr(Ⅵ)含量超标.目前,对地下水中Cr(Ⅵ)的去除主要是用活性炭、零价铁等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为了达到以废治费的目的,本文利用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和工业固废粉煤灰作为介质来处理高Cr(Ⅵ)地下水,对其去除机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铬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当其富集到一定浓度时将对人体及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随着工业三废的排(Ⅵ)含量超标。目前,对地下水中Cr(Ⅵ)的去除主要是放,一些重金属会向地下水中转移,造成地下水中Cr用活性炭、零价铁等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为了达到以  相似文献   

4.
啤酒酵母对水中Cr(VI)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VI),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VI)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VI)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VI)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5.
铬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当其富集到一定浓度时将对人体及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随着工业三废的排放,一些重金属会向地下水中转移,造成地下水中Cr(Ⅵ)含量超标。目前,对地下水中Cr(Ⅵ)的去除主要是用活性炭、零价铁等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为了达到以废治费的目的,本文利用机械加丁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和工业同废粉煤灰作为介质来处理高Cr(Ⅵ)地下水,对其去除机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铬在皮革、印染、纺织和有机合成等工业用途广泛,与之相伴的是铬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且已经危害到人类健康。本文首先利用Cr(Ⅵ)做特定筛选剂从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分离出一株耐受Cr(Ⅵ)菌株BSL01,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Cr(Ⅵ)对BSL01最小抑菌浓度为500 mg·L~(-1),高于已报道过的可耐受Cr(Ⅵ)的木霉,BSL01去除Cr(Ⅵ)以生物还原为主,少部分以生物吸附和生物吸收形式去除。p H 7.0~9.0时,BSL01去除Cr(Ⅵ)的效率达94.28%以上,25~35℃时,Cr(Ⅵ)去除率达到94.53%。Cr(Ⅵ)对BSL01细胞形态有影响,在200~500 mg·L-1Cr(Ⅵ)浓度下,BSL01菌丝体表面粗糙,菌丝黏连,孢子表面出现褶皱,粗糙,有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在聚氨酯海绵(PUF)上原位生长聚苯胺(PAn)制备了PAn/PUF二元复合物,并将该复合物应用于处理废水中的Cr(Ⅵ)离子.考察了聚苯胺负载比、底物Cr(Ⅵ)离子浓度、溶液pH值及温度等因素对吸附还原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聚苯胺在聚氨酯海绵上的负载质量分数达到5.83%时,溶液中Cr(Ⅵ)的去除率可达到99.99%;该复合物能在较宽的pH值范围(2 ~7)内有效地去除Cr(Ⅵ)离子(96.05%~93.88%),且该复合物经过适当的酸处理后仍可重复利用.此外,对吸附-还原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推测了该过程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铝镁铁三元类水滑石,对水滑石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该类水滑石吸附Cr(Ⅵ)的影响不大;该类水滑石对Cr(Ⅵ)的吸附更遵循Freundlich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性达0.999;热力学分析说明该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吸附的选择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活性炭吸附可以作为水处理工艺中的一个单元,它对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且有选择性。研究表明,对分子量500以下和3000以上的物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较差,但对于分子量500-1000范围内的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同时,活性炭对致突活性物质有长效的去除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可要有据水中杂质的成分在适当的工艺段选用活性炭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以海藻酸钠(SA)为原料,添加伊利石(IL)制备了伊利石/海藻酸钠(IL/SA)凝胶球复合材料.研究了凝胶球对水中Cr(VI)的吸附能力,探讨了溶液p H、Cr(VI)初始质量浓度对Cr(VI)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L/SA凝胶球对Cr(VI)的最佳吸附条件是溶液p H为2,Cr(VI)初始质量浓度为300mg/L,吸附时间为4h.在热力学方面,吸附数据结果表明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Cr(VI)在凝胶球上的吸附是单分子层的;在动力学方面,吸附数据结果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螯合树脂/SBA-15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聚氰胺、甲醛、硫脲、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P123(EO_(20)PO_(70)EO_(20))为模板剂,通过共缩聚法合成了螯合树脂/SBA-15介孔氧化硅复合材料.着重考察树脂低聚物预聚合程度和TEOS预水解缩聚时间这两个合成参数对材料合成的影响.采用FT-IR和N2吸附-脱附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发现改变这两个合成参数会对材料的织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Cr(Ⅵ)的预吸附实验,挑选出了吸附性能最优的复合材料,并运用此种材料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As(V)的吸附行为.发现复合材料对As(V)的吸附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符.用Arrhenius公式拟合得出吸附活化能Ea=12.13 k J/mol,说明该吸附反应较易发生.  相似文献   

12.
罗涛朋 《河南科技》2023,(20):80-83
【目的】SO2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活性炭纤维是一种较好的可吸附SO2的材料,通过改性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活性炭纤维对SO2的吸附性能。【方法】以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PANACF)为前驱体,分别采用不同时间和强度紫外光照对ACF进行改性处理,测试了改性后ACF-SO2吸附量,并初步探究了改性机理。【结果】紫外光处理可以提升ACF-SO2吸附量,且254 nm紫外光处理的改性效果比365 nm紫外光处理效果更好。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炭纤维表面酸性官能团数目减少,含氧极性基团增多,最终使改性ACF-SO2吸附能力增强。其中254 nm紫外光处理3 h后的ACF-SO2吸附量达到4.721 mg/g,与未处理原片相比提升了11.20%。【结论】紫外光改性活性炭纤维的方法相较于传统改性方法更加温和、环保,为活性炭纤维的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VI)的吸附作用,运用正交分析法考查活性炭用量、废水pH值及吸附时间对Cr(VI)去除率的影响.筛选出改性活性炭最佳工艺条件:改性活性炭单位吸附量为6.7 mg Cr6+/g活性炭,吸附时间2 h,pH值4,净化率为99.97%.相比原活性炭,改性后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净化率提高了20%,吸附平衡时间缩短了66%.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包埋法将耐铬菌株——柠檬绿木霉NG01孢子固定在PVA-SA-PDA小球内,在此基础上设计动态反应器,分别探究了固定化NG01小球以及不同反应条件下动态反应器还原Cr(Ⅵ)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固定化NG01小球直径为2~5 mm,球体完整性较好,内部孢子具有活性;固定化NG01小球对Cr(Ⅵ)的还原能力远高于游离菌体,处理50 mg·L~(-1)的Cr(Ⅵ)废水可重复利用17次以上;在反应温度30℃、 pH 8和水力停留时间5 d时,动态反应器对Cr(Ⅵ)的还原率高达97.73%。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批处理法研究了Eu(Ⅲ)在天然竹纤维和木纤维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固体投加量、pH、离子强度、腐殖酸、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讨论了Eu(Ⅲ)在竹纤维和木纤维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pH对吸附的影响明显;背景离子会抑制Eu(Ⅲ)在竹纤维和木纤维上的吸附;在低pH值下,腐殖酸对吸附有强化作用,在高pH值下,腐殖酸对吸附有抑制作用。Eu(Ⅲ)在竹纤维和木纤维上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7.78和18.54 mg·g~(-1)。热力学函数计算结果表明,Eu(Ⅲ)在竹纤维和木纤维的吸附为自发且吸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纳米活性炭纤维在处理大型养猪场废水中具有净化效果好、去除氮磷能力强、工艺设备简单、投资运行费用低、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通过对新材料的应用,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形成生物动态平衡,使大型养猪场的废水处理达到更高的标准.结果表明:纳米活性炭纤维可以有效去除大型养猪场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试验开始阶段,各污染物的去除率为:总氮占41.24%~59.68%;CODcr占36.3%~47.7%.生物膜达到稳定时各污染的去除率为:总氮占59.68%~75.42%;CODcr占58.7%~71.65%.同时,整个过程显示,纳米活性炭纤维对污水浊度的去除始终保持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活性炭吸附与微波催化氧化技术联用的方式处理罗丹明B染料(TLC)溶液。对单独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微波催化氧气氧化体系以及活性炭吸附-微波催化臭氧氧化体系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在处理量达到80MG/G时,活性炭吸附-微波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对TLC的去除率维持在82.97%(单独活性炭吸附去除率为29.51%)。对各体系的活性炭进行比表面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活性炭(GAC)吸附、砂柱处理、土壤含水层处理(SAT)、GAC+SAT及潜流式人工湿地(HSFW)处理实验,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在吸附、生物降解及生物与吸附的共同作用等具有不同DOC去除特点的处理过程中的去除及转化机制.利用XAD-8/XAD-4树脂将水样中DOM分级为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各处理过程对二级水DOM的去除效果依次为:GAC+SAT>SAT>GAC吸附>砂柱>HSFW,其中存在吸附作用的处理过程(如GAC吸附、SAT及GAC+SAT过程)对二级水中的HPO-A、HPO-N及TPI-A中DOM的去除效果较好,并能有效降低其中的芳香性物质的相对含量;而存在生物降解作用的过程(如砂柱、SAT、HSFW及GAC+SAT过程)对TPI-N及HPI的去除作用较好(特别是HPI),但该作用会增加SAT出水组分的芳香性.各处理过程对二级水DOM中三氯甲烷(THMs)前体物的去除趋势为:GAC+SAT>GAC吸附>SAT>砂柱>HSFW,其中GAC较强的吸附作用能有效降低二级水的三氯甲烷生成活性(STHMFP),而砂柱、SAT、GAC+SAT及HSFW处理过程中的生物降解作用会使得出水STHMFP升高.此外,HSFW处理过程中叶子和根的腐烂产生的大量DOM会影响出水DOM的THMFP及STHMFP.  相似文献   

19.
在静态吸附实验中,考察了水中六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两种粉末活性炭(WP和WPN)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六种EDCs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均为假二级动力学吸附,其中壬基酚(4-n-NP)在WP和WPN上表现出最高的吸附能力,平衡吸附量(qe)分别达到了6 535.95μmol·g-1与7 246.38μmol...  相似文献   

20.
以香蕉皮为原料,经过烘干、提取、浓缩后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烘干制得可溶性膳食纤维,比较两种干燥方式对香蕉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持油力、阳离子交换量、胆固醇吸附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在模拟胃、肠条件下对亚硝酸根、铅、镉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样品的持油力和对胆固醇、NO_2~-、重金属Pb~(2+)、Cd~(2+)的去除效果均好于热风烘干;添加量为5g/L时胆固醇具有最大吸附效率;可溶性膳食纤维对NO_2~-的吸附主要集中在胃部;真空冷冻干燥样品的阳离子交换量略小于热风烘干.干燥方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分子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