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在聚氨酯海绵(PUF)载体上原位生长聚苯胺(PAn),获得了体积电阻率可调的PAn//PUF导电海绵复合物.研究了苯胺单体浓度、掺杂剂酸的种类和浓度、氧化剂的浓度对PAn/PUF复合物体积电阻率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合成产物的体积电阻率的稳定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啤酒酵母对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Ⅵ)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Ⅵ)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性溶胶法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均匀弥散于TiO2中的TiO2-Fe3O4二元纳米复合物,再在不同pH条件下原位聚合生长聚苯胺(PAn),获得了三元包覆纳米复合物PAn/TiO2-Fe3O4.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电磁测量等手段对TiO2-Fe3O4和PAn/TiO2-Fe3O4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TiO2溶胶形成及包覆过程温度、介质pH值,能获得Fe3O4纳米粒子均匀弥散于TiO2中的二元纳米复合物,且其中TiO2为锐钛矿结构,Fe3O4为立方晶系,而形成的三元复合物PAn/TiO2-Fe3O4则呈现微米纤维结构.当三元复合物中Fe3O4和TiO2的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和15.8%时,PAn/TiO2-Fe3O4在13.6 GHz处具有最大的反射损耗-36.4 dB,小于-10 dB的吸收带宽达到4.4 GHz,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聚苯胺修饰电极材料对水中亚硝酸盐的催化净化性能。通过电化学实验、离子色谱分析,研究发现其聚苯胺修饰电极对水中亚硝酸根离子有较强的还原作用,催化还原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聚苯胺膜上的质子化胺态氮原子。溶液pH值对聚苯胺膜的催化还原效果存在影响,当亚硝酸根离子的初始浓度为40mmolL-1时,在pH4-6范围内,聚苯胺膜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催化还原效果较好,去除率均在65%以上,在pH7-9范围内,聚苯胺膜的氧化还原能力有所下降,下降到25%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铝镁铁三元类水滑石,对水滑石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该类水滑石吸附Cr(Ⅵ)的影响不大;该类水滑石对Cr(Ⅵ)的吸附更遵循Freundlich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性达0.999;热力学分析说明该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6.
啤酒酵母对水中Cr(VI)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VI),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VI)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VI)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VI)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7.
利用包埋法将耐铬菌株——柠檬绿木霉NG01孢子固定在PVA-SA-PDA小球内,在此基础上设计动态反应器,分别探究了固定化NG01小球以及不同反应条件下动态反应器还原Cr(Ⅵ)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固定化NG01小球直径为2~5 mm,球体完整性较好,内部孢子具有活性;固定化NG01小球对Cr(Ⅵ)的还原能力远高于游离菌体,处理50 mg·L~(-1)的Cr(Ⅵ)废水可重复利用17次以上;在反应温度30℃、 pH 8和水力停留时间5 d时,动态反应器对Cr(Ⅵ)的还原率高达97.73%。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聚苯胺(PAn)修饰石墨电极,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尿酸、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区分效应,三组分的氧化峰电位分别为0.61,0.72,0.36 V,三组分的峰电流与其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9.
铬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当其富集到一定浓度时将对人体及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随着工业三废的排放,一些重金属会向地下水中转移,造成地下水中Cr(Ⅵ)含量超标.目前,对地下水中Cr(Ⅵ)的去除主要是用活性炭、零价铁等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为了达到以废治费的目的,本文利用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和工业固废粉煤灰作为介质来处理高Cr(Ⅵ)地下水,对其去除机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一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为分散剂,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新型三维网状纳米金复合物,考察了反应时间(t)、氯金酸与树形分子的摩尔比(n)、溶液pH以及还原剂用量对纳米复合物形成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搅拌下,氯金酸根离子可与聚酰胺-胺形成稳定络合物,再加入还原剂原位合成了纳米金复合物,复合物呈三维有序网状结构.合成方法简便,有望用于生化分子及生物传感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铬在皮革、印染、纺织和有机合成等工业用途广泛,与之相伴的是铬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且已经危害到人类健康。本文首先利用Cr(Ⅵ)做特定筛选剂从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分离出一株耐受Cr(Ⅵ)菌株BSL01,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Cr(Ⅵ)对BSL01最小抑菌浓度为500 mg·L~(-1),高于已报道过的可耐受Cr(Ⅵ)的木霉,BSL01去除Cr(Ⅵ)以生物还原为主,少部分以生物吸附和生物吸收形式去除。p H 7.0~9.0时,BSL01去除Cr(Ⅵ)的效率达94.28%以上,25~35℃时,Cr(Ⅵ)去除率达到94.53%。Cr(Ⅵ)对BSL01细胞形态有影响,在200~500 mg·L-1Cr(Ⅵ)浓度下,BSL01菌丝体表面粗糙,菌丝黏连,孢子表面出现褶皱,粗糙,有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2.
pH值对Fe(Ⅱ)还原处理含铬废水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经典工艺,而亚铁Fe(II)是常用的还原剂。优化选择还原反应的pH值条件是提高反应速率和处理效果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利用化学模拟软件Visual MINTEQ对不同pH值条件下Fe(II)还原Cr(VI)反应体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形态分布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实验考察了pH值在1.5~7.0范围Fe(II)还原Cr(VI)的反应速率及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pH值在1.5~4.0时,反应速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当pH值在4.0~7.0时,反应速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pH值在4.0左右时,反应速率最小。在实际处理含铬废水过程中,酸性条件(pH=2.0~3.0)和中性偏酸性条件(pH=6.0~7.0)下利用Fe(II)还原处理含铬废水均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和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一元有机酸(甲酸、丁酸)溶液中,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不同纳米结构的聚苯胺(PANI).结果表明:长链有机酸有助于聚苯胺纳米管的形成,且所得聚苯胺的热稳定性增加.通过对丁酸体系中不同反应阶段的溶液pH值与产物的形貌及红外光谱分析,得出有机酸分子形成胶束,在聚合苯胺时作为形成PANI纳米管的模板.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纤维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基于此,探讨其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去除行为。分别考查活性炭纤维用量、初始p H条件、盐度对活性炭纤维吸附去除Cr(Ⅵ)的影响,选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活性碳纤维对Cr(Ⅵ)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为原料,与聚乙烯醇进行溶液共混,研制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探讨了共混膜对微量Hg2+,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共混膜具有韧性、壳聚糖不易流失等特点,并且对离子的去除率较高,提高了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于晓斌  杨凤  杜群 《松辽学刊》2010,31(2):36-38
报导的是一种简单的合成金核银壳纳米棒的方法,它是使用金纳米棒作为晶种由银离子和抗坏血酸离子在碱性条件下(pH=8.0~10.0)制得的.银离子被抗坏血酸离子还原沉积在金纳米棒的表面形成了不同哑铃形状的金核银壳纳米棒和纳米颗粒,它们决定于溶液的pH值和银离子的浓度.金核银壳纳米棒的纵向等离子共振峰比初始的金纳米棒更强且波长短.透射电镜显示金核银壳纳米棒是单分散性的(>90%).  相似文献   

17.
将激光反射仪应用于溶液吸附上,考察了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硅片表面上的吸附解吸过程,结果表明其吸附过程极快,30s 达到稳定值,且解吸完全.其最大吸附量Г(mg·m-2)是2.45 mg·m-2.在临界表面相关浓度CSAC(0.045 5 mmol·L-1)以下的浓度范围内,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批处理法研究了Eu(Ⅲ)在天然竹纤维和木纤维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固体投加量、pH、离子强度、腐殖酸、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讨论了Eu(Ⅲ)在竹纤维和木纤维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pH对吸附的影响明显;背景离子会抑制Eu(Ⅲ)在竹纤维和木纤维上的吸附;在低pH值下,腐殖酸对吸附有强化作用,在高pH值下,腐殖酸对吸附有抑制作用。Eu(Ⅲ)在竹纤维和木纤维上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7.78和18.54 mg·g~(-1)。热力学函数计算结果表明,Eu(Ⅲ)在竹纤维和木纤维的吸附为自发且吸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溶液pH值对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PAAAM树脂)吸液性能和吸附Cu2 和Fe3 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蒸馏水中,当pH值从2增加到4时,PAAAM树脂的吸液倍率迅速增加;当pH值在4~10时,吸液倍率基本不变;在pH≥10时,吸液倍率迅速减小.在NaCl、Na2SO4和Na3PO4溶液中,当pH值从2增加到3时,三种电解质溶液中的吸液倍率相同;在pH值为3到12时,吸液倍率逐渐增加,且按盐溶液顺序QNaCl相似文献   

20.
针对零价铁易团聚、氧化和钝化的缺陷,选用海泡石为载体、过渡金属镍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种克服以上缺陷的海泡石负载铁镍复合材料(用Fe/Ni-SEP表示),研究了该材料还原水中对氯硝基苯的还原途径、机制及pH与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下用2 g·L~(-1)投加量的Fe/Ni-SEP去除初始浓度为10 mg·L~(-1)的对氯硝基苯溶液,120 min时有94.3%的对氯硝基苯被还原成苯胺。去除过程符合L-H模型,说明去除为还原与吸附的协同作用,其中k_1?k_2,因此吸附为速率决定步骤。还原途径与去除机制为:Fe/Ni-SEP中零价铁作为电子供体将硝基还原为胺基,金属镍将零价铁的腐蚀产物H_2转化为活性氢,活性氢作用于苯环上的C-Cl键,使对氯苯胺加氢脱氯变成苯胺。升高温度加快了传质速率,且利于反应物越过能垒,使反应速率加快。pH为3~7时,利于发生还原脱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