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单宁酸做为天然有机物的代表研究了高锰酸钾与天然有机物的反应,考察了钙离子及钙离子和高锰酸钾不同投加顺序的影响及机理,并利用FTIR对反应进行了光谱学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单宁酸反应生成可溶性分子,钙离子和高锰酸钾不同投加顺序对二者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先投加钙离子再投加高锰酸钾,溶液UV276.5的降低较多一些,D...  相似文献   
2.
东北某污水处理厂各流程出水中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污水处理厂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对我国北方某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1年的调查分析,考察了其各工艺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采用A/O处理工艺处理后,除冬季出水氮磷略高,全年其它时间出水基本满足国家污水一级排放标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有机物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有机污染物种类有所减少,但仍含有较大量有机污染物,需采取有效的深度处理措施以减少中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并保障水源水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处理工艺中难以去除的Cd(Ⅱ)和Ni(Ⅱ),分别对KMnO4氧化、粉末活性碳(PAC)吸附及KMnO4与PAC联用强化工艺的去除效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MnO4氧化、PAC强化三氯化铁混凝都能明显提高Cd(Ⅱ)和Ni(Ⅱ)的去除率,但单独使用时,剩余绝对浓度仍然高于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的限值.KMnO4与PAC联用能进一步提高去除率,使重金属剩余绝对浓度达到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要求.KMnO4去除重金属的作用主要依靠其还原生成的新生态水合MnO2,新生态水合MnO2能够通过专属吸附、静电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PAC的吸附作用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羧基等酸性官能团与金属离子发生的络合反应.两者联用时,PAC的还原作用能将水中过量的KMnO4还原为MnO2,同时KMnO4的适度氧化作用对有机物分子量和表面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提高了后续PAC的吸附容量,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在对影响因素的考察中发现,当水中共存多种重金属离子或大量碱土金属离子时,共存离子会与Cd(Ⅱ)和Ni(Ⅱ)离子发生竞争吸附而影响其去除.  相似文献   
4.
pH值对Fe(Ⅱ)还原处理含铬废水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经典工艺,而亚铁Fe(II)是常用的还原剂。优化选择还原反应的pH值条件是提高反应速率和处理效果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利用化学模拟软件Visual MINTEQ对不同pH值条件下Fe(II)还原Cr(VI)反应体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形态分布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实验考察了pH值在1.5~7.0范围Fe(II)还原Cr(VI)的反应速率及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pH值在1.5~4.0时,反应速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当pH值在4.0~7.0时,反应速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pH值在4.0左右时,反应速率最小。在实际处理含铬废水过程中,酸性条件(pH=2.0~3.0)和中性偏酸性条件(pH=6.0~7.0)下利用Fe(II)还原处理含铬废水均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和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矿渣的硅酸盐水泥和碱激发水泥3种胶凝材料对铬渣的稳定固定化效果,采用硫酸硝酸法、TCLP毒性浸出法以及半动态浸出法对固定化试件总铬和六价铬的浸出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铬渣的掺入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产生负面影响,当铬渣掺量从20%增加到45%时,试件抗压强度由50.4 MPa下降到25.8 MPa;浸出液中总铬和六价铬的浓度随着铬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用矿渣代替部分普通硅酸盐水泥,能够提高对铬渣中铬的固定效果,当矿渣掺量为45%时,固定效果最佳.碱矿渣水泥对低掺量的铬渣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但当铬渣掺量超过35%时,浸出液中铬的浓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组成及变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配制了能代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组成特性的模化城市生活垃圾(Model Municipal Solid Waste,MMSW)。采用TGA—FTIR联用技术模拟燃烧、热解工况,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不同中途恒温时间等条件下MMSW的氯释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MSW的氯起始释放温度和氯释放终止温度与MMSW热处理的气氛、升温速率均有关系,氯起始释放温度在350~420℃范围内变化;在燃烧、热解等条件下,MMSW中的氯基本以HCl气态形式释放,起始释放温度在燃烧条件下要比无氧条件(热解)下要低20~30℃;升温速率越快,氯起始释放温度越高,氯完全释放的时间间隔越短。研究还表明,在380~420℃恒温时间越长,越有利于MMSW中氯的完全释放。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加热离子交换方法改性天然沸石以增加其介孔容量,同时以传统回流加热离子交换方法制备的改性沸石作为对照,用非定域密度函数理论(NLDFT)和氮气在柱状、孔状硅介质上的吸附模型为依据,计算不同加热方法改性沸石的孔径分布曲线。结果表明,所选择模型和实际测得的样品等温线有很高的拟合程度。与传统BJH方法相比,NLDFT方法可以提供更多的孔径分布信息。相对于未改性沸石,微波加热改性天然沸石的介孔直径增加3~5 nm,而常规回流加热只增加直径在3 nm以下的介孔。这主要是由于沸石颗粒在回流加热过程中相互剧烈摩擦,导致沸石的结构受到破坏,沸石由层片状变为粉末状,而微波加热改性后的天然沸石仍保持原来的层片状。微波加热法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天然沸石介孔容量增加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磁学和结构化学原理剖析了用于石油"三采"聚合物液流的电磁流量计计量误差原因,从分子磁化性质的角度解释了由于不同溶液的磁化率性质不同所造成的电磁流量计计量误差的现象.结合公式和实验说明了不同溶液在电磁流量计励磁磁场的作用下发生磁化而导致电磁流量计原励磁磁场强度发生变化的误差机理.通过论证和实验证明,不同磁化率性质的溶液在通过励磁磁场时将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原磁场强度,因此不同溶液在同一电磁流量计磁场的作用下其感应电动势的响应值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色氨酸氯化消毒生成卤乙酸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统的消毒方式,氯化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水中致病微生物,但同时也会产生有害的消毒副产物(DBPs)。含氮有机物是DBPs的重要前质,为考察其对卤乙酸的生成影响,选取色氨酸作为反应前质,对其氯化过程中生成卤乙酸(HAAs)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氯化反应时间、氯投量、反应温度、反应pH值、溴离子浓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和氯投量的增加,HAAs的产量逐渐增加,且在反应初始阶段增加较快;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HAAs产量较高;在常温时HAAs的生成量高于低/高温时的生成量;有效氯和溴离子对HAAs的生成具有交互作用,随着有效氯和溴离子的增加,HAAs的生成量也呈增加趋势;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溴代卤乙酸质量分数n呈上升趋势,故控制消毒反应时间可以有效控制HAAs的"三致"风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臭氧(O3)和过氧化氢(H2O2)联用技术对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去除。利用小试试验确定了投加H2O2的工艺参数和相关因素的影响,在中试系统中模拟DMP污染,考察了联用工艺应用于实际水体的除污染效果。小试结果表明,在H2O2/O3的最佳摩尔比为0.6∶1时,可以有效提高水中DMP的去除率。同时影响因素考察发现,随反应温度升高去除率升高,pH值在中性范围内对DMP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叔丁醇对DMP的去除表现出抑制作用。中试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O3/H2O2有效地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效能,对饮用水中μg级DMP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作为一项给水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