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通过在不同梯度的磷营养液中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苗217 d的培养发现,云南松根系生物量、侧根数、根部全磷含量、茎叶全磷含量随磷浓度变化而呈二次函数曲线变化.在较低磷浓度下云南松对供磷变化反映明显,但随磷浓度的增加,这种变化呈减弱趋势.在缺磷处理还导致云南松茎叶生物量减少,主根长度增加.在云南松根系分泌物中未发现有机酸的大量分泌,说明缺磷可以导致云南松体内酸环境的变化,但不是植物根际酸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通过在不同梯度的磷营养液中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苗217 d的培养发现,云南松根系生物量、侧根数、根部全磷含量、茎叶全磷含量随磷浓度变化而呈二次函数曲线变化.在较低磷浓度下云南松对供磷变化反映明显,但随磷浓度的增加,这种变化呈减弱趋势.在缺磷处理还导致云南松茎叶生物量减少,主根长度增加.在云南松根系分泌物中未发现有机酸的大量分泌,说明缺磷可以导致云南松体内酸环境的变化,但不是植物根际酸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生长的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为材料,研究了人为调控源库关系对砂仁产量和植株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叶减源和去花减库均使砂仁根、茎和叶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下降,果实产量降低;去笋减库使叶、根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稍有升高,对其他参数影响不大;人工授粉增库使茎和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降低、根的升高,砂仁产量显著提高;去果减库使砂仁产量显著降低.砂仁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果实产量呈正相关,根和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果实产量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热带雨林环境中的砂仁植株光合源对砂仁产量的影响不大,库容是限制砂仁产量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绒毛白蜡与柽柳展叶期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重盐分胁迫地段植物展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2007年4月29日,在天津大港区官港森林公园选定绒毛白蜡和柽柳样株,从早10时到晚8时,每隔2 h采集植物的根、枝、叶.按120°划分3个方位采样以做重复.用液氮罐带回实验室,测定组织含水量、水势、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和CAT活性.结果表明,柽柳的叶和根中的含水量显著高于绒毛白蜡,且含水量从叶到枝和从枝到根具有更大的变幅;绒毛白蜡叶水势与叶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而柽柳叶水势与叶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二次曲线负相关的变化趋势但不显著;柽柳叶中SOD活性和CAT活性之间呈正相关,而绒毛白蜡展叶中SOD活性和CAT活性之间则呈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重盐分胁迫地段,柽柳以其较强的稀盐能力、渗透调节能力以及代谢能力使得其耐盐能力优于绒毛白蜡.  相似文献   

5.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含量可较好地表征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该研究比较分析了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落叶与常绿2种生活型园林树种的叶和枝中NSC(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及其季节变化,以探讨不同生活型植物对亚热带气候的适应方式。结果表明:(1)落叶和常绿树种叶的NSC含量差异明显,落叶树种的为15.71%,而常绿树种的达19.24%;(2)落叶和常绿树种叶和枝的NSC含量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叶可溶性糖含量随季节变化逐渐升高、而淀粉含量呈下降的趋势; 2种生活型树种1年生枝的可溶性糖含量都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落叶树种的淀粉含量呈“∧”形变化,常绿树种的呈逐渐下降趋势,但落叶树种叶的可溶性糖和枝的淀粉含量季节波动更大;(3)落叶树种的叶可溶性糖与多年生枝的淀粉含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而与1年生枝的关系不显著; 常绿树种叶可溶性糖与1年生枝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多年生枝的相关性不显著。总之,落叶和常绿树种对亚热带气候存在不同的糖转移和转化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以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25和100mg·L~(-1))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NaCl(150mmol·L~(-1))胁迫下小麦幼苗渗透调节物及脯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mmol·L~(-1) NaCl处理诱导小麦根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而25和100mg·L~(-1) TP单独处理对这些指标无显著影响;与单独150mmol·L~(-1) NaCl处理相比,添加100mg·L~(-1) TP诱导盐处理的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盐胁迫、单独TP处理和盐+TP处理都导致小麦根脯氨酸脱氢酶(PDH)活性明显下降;鸟氨酸转氨酶(OAT)活性在盐处理下较对照无明显变化,其他各个处理下活性减弱.谷氨酸激酶(GK)活性在各个处理中无明显变化.盐胁迫和单独TP处理均诱导小麦根Na,K元素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浓度TP的加入不显著影响盐诱导的Na,K含量的变化,小麦根在150mmol·L~(-1) NaCl处理后K/Na显著减小,TP的添加不显著影响这种变化.盐胁迫下小麦根Ca元素减少,然而盐胁迫下加入不同浓度(25和100mg·L~(-1))TP后,根中Ca含量显著增加.总之,盐胁迫诱导的小麦根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渗透性调节能力,以缓解盐对植物的伤害;TP的加入逆转了盐诱导的小麦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性调节物的积累及Ca元素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矮牵牛缺氮、缺磷、缺钾植株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巍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12M):61-63
利用对照的试验方法,探讨了矮牵牛在缺素条件下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指标的变化,指出了氮、磷和钾元素不同的生理作用。缺氮处理25d的矮牵牛植株叶色淡绿,下部叶片发黄,叶柄短而纤弱,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植株叶绿素含量减少20%左右;缺磷植株叶片呈暗绿色,部分植株的茎部和叶片出现紫红色,叶子小而狭,叶柄短而纤弱;缺钾植株叶子有缺绿斑和坏死斑出现,叶子变厚,叶柄变短。矮牵牛缺钾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根部;矮牵牛缺磷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低于根部。  相似文献   

8.
以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为材料,对其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叶相比在盛花期之前根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都高于叶,但在盛花期之后则叶的要高;花葶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花。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到花期,叶中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不断增加到盛花期达到最高,而根中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有所下降而后增加到盛花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在旱作条件下对3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开花后8~40d剑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开花后8~40d剑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品种52-7剑叶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较适宜旱作。相关分析表明,SOD活性与MDA含量存在极显著线性负相关,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MD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极显著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各项生理指标影响不同,对根与叶的胁迫程度也不同.根对废旧电池浸出液反应更加敏感,受到的影响更加显著.在30%,45%,60%浓度时,根鲜重与地下长度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并且浓度大于30%时,随着电池浸出液浓度的增加,地下长度生长抑制更加明显.叶鲜重、地上长度也只是在45%或60%两高浓度时受到影响.实验还发现叶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以下简称MDA)含量随着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5%与60%两高浓度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由于脯氨酸含量也随之增加,所以没有对小麦叶片的膜透性产生影响.但在60%高浓度处理时,小麦中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影响了小麦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缺磷条件下植物根内通气组织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低磷胁迫对小麦、玉米、菜豆和番茄根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间的胁迫,小麦、玉米及菜豆根皮层部分薄壁细胞开始解体形成通气组织,而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番茄无类似的现象.双子叶植物菜豆和番茄根部皮层部分所占整个根横切面的比例在低磷胁迫条件下明显增加,可能是由于低磷环境中生长的植株中柱次生发育缓慢引起的,而在不同磷水平条件下生长的单子叶植物小麦和玉米其皮层及中柱部分所占比例在整个实验期内均保持恒定,高磷和低磷处理间无明显差异.由于该实验可保证植物根系充足的氧气供给,所以可以推论在缺磷植株体内出现的通气组织还可能具有其他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溶磷细菌促进作物生长的机制和最终效果,将不同剂量的溶磷细菌9320添加到土壤中,以此培养玉米幼苗,测量幼苗根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有机酸、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植株生长状况等.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溶磷细菌剂量的增加,玉米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有机酸种类和含量增加,根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玉米幼苗的株高、根长和质量都增加.同灭菌处理组相比,活菌处理组中,根系分泌物的蛋白含量和根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更高,根系分泌物可溶性糖含量和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更低,玉米的生长情况更好.这些结果说明溶磷细菌能够将土壤中的难溶态磷转化为可溶态磷供植物吸收利用,而且能够促进根系的代谢活动,最终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芸豆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讨论了单盐(Na^ )条件下,芸豆根和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单盐毒害对植物的生理影响提供依据.实验得到,不同盐浓度对芸豆根和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有不同影响.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受到50mmol/L和100mmol/L浓度NaCl胁迫时,随盐浓度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而在175mmol/L时出现下降趋势;根中的可溶性糖在50mmol/L NaCl胁迫时出现上升趋势,而在100mmol/L,175mmol/L NaCl胁迫时随盐浓度升高,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油樟是宜宾重要的经济植物。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宜宾油樟根、茎、叶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樟对小麦的化感作用和供体的不同器官、浸提液浓度以及受体的不同发育阶段有密切关系。油樟浸提液主要延迟小麦种子的萌发。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小麦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发芽速率、幼苗叶绿素含量呈倒“N”形变化,而幼苗高度、根长呈倒“V”形变化。化感强度综合效应是叶 > 根 > 茎。预示油樟根、茎、叶所含化感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不同,同时小麦的不同发育阶段或生理指标对这些化感物质的反应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以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铅胁迫以及水分与Pb双重胁迫下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b胁迫强度增大,与对照比较,小麦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与MDA含量升高,且双重胁迫下高于单独Pb胁迫,表明水分胁迫与Pb处理的交互影响加重了植物细胞的膜质过氧化作用;Pb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对照,双重胁迫下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Pb单独处理,说明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是重要渗透调节物质;随着Pb浓度的增加,与对照比较叶绿素含量和Fv/Fm普遍降低,双重胁迫和单独Pb处理比较,叶绿素含量未见明显差异,Fv/Fm普遍低于Pb单独处理,表明Pb胁迫和水分胁迫对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影响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30份超甜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ADPG—PPase活性与糖份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ADPG—PPase活性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蔗糖、水溶性多糖、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关不显著。蔗糖含量与水溶性多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溶性多糖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苔藓植物对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弯叶白发藓(Leucobryum aduncum)、灰羽藓(Thuidium glaucinum)、脆叶锦叶藓(D icranoloma fragile)、短叶剪叶苔(Herbertus sendtneri)和透明叶苔(Junger-mannia hyalina)不同浓度的水提液培养黄瓜种子,测定了5种苔藓植物水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率、幼苗根和芽的生长量与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苔藓水提液在一定浓度下可不同程度地促进黄瓜幼苗根和芽的生长,短叶剪叶苔能够提高黄瓜幼苗叶绿素的含量,灰羽藓、脆叶锦叶藓、短叶剪叶苔和透明叶苔可提高黄瓜幼苗可溶性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以田间生长的小麦不同层位叶为材料,研究了核酸、全氮、可溶性糖、硝态氮、叶绿素等物质的变化;同时也比较了呼吸、光合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在叶的生长率与核酸、全氮、可溶性糖和呼吸作用间存在有正相关。而光合与叶绿素正相关,硝酸还原酶与硝酸根的含量正相关,看来后两者与核酸只有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Cr6+对慈姑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对慈姑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O2^-产生速率、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受Cr^6+胁迫后,随着Cr^6+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O2^-产生速率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SOD活性表现出先降后升趋势;POD活性则表现出先明显上升后下降的情况;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CAT活性在根和叶中所受的影响存在明显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同种离子对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的毒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磷限制培养中玫瑰茄细胞生长及花青素形成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不同起始磷浓度下玫瑰茄细胞生长、主要营养物质(糖、铵离子及硝酸根、胞外磷)的消耗及产物花青素形成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与限制性底物磷浓度的关系符合Monod方程,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2160d^-1。细胞比生长速率与产物花青素的形成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