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控制方面应采取的对策.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虽然在整体上尚未形成流动性风险的危机,但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呈不断扩大之势,因此,应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加强信贷管理,强化结算管理和个人信用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资产减值准备,审慎开发新产品,强化风险预警工作,加快贷款证券化进程,科学制定流动性计划.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依赖信贷收入,信贷风险是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从次贷危机角度思考,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存在的贷款质量差、贷款流动性差、信贷管理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并从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调整信贷结构、建立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和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同时,结合次贷危机,分析了加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为中国商业银行有效规避信贷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表现的新特征;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存在的风险表现,指出存在风险隐患引发危机的可能性;并从多方面提出了化解商业银行风险、消除危机隐患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次级信贷危机发生后,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我国流动性过剩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体系中,表现为巨额的存贷差、强烈的贷款扩张意愿、高涨的资产价格和与存款利率倒挂的货币市场利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对宏观经济、银行自身将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将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出发,分析次级信贷危机过后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其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对世界金融格局和秩序的一次深刻调整,也是对欧美主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一次全面反思,旧有的风险标准、控制流程、规章制度、分析模型等等需要进一步审视和修订。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没有在危机中受到重创,但是,也决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微观策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的分析,得出影响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是资产负债匹配程度,资产流动性,负债流动性,盈利能力,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指出效益与风险之间的矛盾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存在的深层原因,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姜婷婷 《科技信息》2011,(24):I0048-I0049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枢纽,在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规模大、资金雄厚、经营网点多、服务面广,但近年来也暴露出一些弱点和劣势,其中问题的焦点主要在于巨额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是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问题,并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沉重包袱和障碍。在全球化过程中,为依法治国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以期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促进稳健发展。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诱发的风险,应当引起极大的关注,在法治视界下厘清这些问题、风险及解决对策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银行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表外业务飞速发展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将商业银行混业战略的影响具体分解为多样化效应和非利息收入带来的效应两部分,通过总效应来分析混业战略与风险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混业战略对于商业银行总的效应是风险增加;多样化效应带来的风险减少不足以抵挡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带来的风险增加,商业银行在发展混业战略的同时,应当关注风险控制,确保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冯洁  周勇 《科技信息》2009,(29):I0386-I0386,I0389
由美国“次级房贷”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银行业更是首当其冲。以往被视为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房产抵押贷款成为了本次危机的导火索。通过对美国此次危机的根源进行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指出了效益与风险之间的矛盾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存在的深层原因,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分析了我国国有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郑联盛 《世界知识》2011,(16):31-33
一个国家如果出现"国家破产"风险,不管是偿付危机还是流动性危机,对于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债权人以及该国自身等,都会有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欧美金融市场遭受沉重打击,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均因美国次级债风险暴露而陷入了流动性不足的困境,很多国际性大银行纷纷破产,比如雷曼破产和两房被接管,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其对银行体系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璐 《科技资讯》2012,(8):208+210-208,2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自其爆发以来,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冲击着世界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生活。很多人在这场金融灾难面前不知所措,恐慌的阴霾曾经笼罩着整个世界。面对金融风暴的袭击,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淡定自若、不屈不挠,以其特有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向世界展示了抗击金融风暴的坚定信心,并通过特有的"中国信心"影响了世界。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入手,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我国商业银行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局面,化危机为机遇,取得更大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对各行业的影响,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并指出金融创新不能因次贷危机而"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17.
周翠萍 《科技信息》2012,(13):427-427,369
0引言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金融风暴唤醒了人们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其实,财政风险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因为,金融风险可能会最终转变为财政风险。财政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核心,一旦财政风险无法控制演变成财政危机,则很可能导致政治危机,因此,我  相似文献   

18.
乔军 《科技资讯》2008,(4):179-179
随着金融国际化发展,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种类和水平迅速增加,稳定性受到威胁,收益受到侵蚀,甚至导致生存危机,继而引发了一系列金融、经济、社会问题。因此,风险管理不仅是商业银行自身不可回避的永恒的管理主题,也是社会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自此银行业风险审计成为银行审计新的课题。香港受其地理、文化和金融中心等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通过对其银行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研究,可以为国内银行风险审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小会 《科技咨询导报》2009,(25):239-239,244
由美国次级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必然面临新的调整与变化,人民币必将走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而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也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削更加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契机。由此,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便成首要议题。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底爆发了影响全球经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随着危机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欧洲银行系统性风险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并且其负外部性特征也逐渐开始对全球商业银行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与外溢性问题,从欧债危机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威廉·夏普提出的单指数模型测量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β系数,以此来观测自欧债危机爆发并不断发展深化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变化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