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机抽取80名外科住院病人,进行自身对照实验研究。测定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足背动脉血压及平卧位肱动脉血压值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卧位对足背动脉血压的影响以及足背动脉血压与平卧位肱动脉血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卧位足背动脉血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背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极显著高于平卧位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P〈0.01),平卧位肱动脉与平卧位足背动脉收缩压之间和舒张压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29.76+0.64x(R^2=0.67);Y=15.38+0.73x(R^2=0.52)。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BP-98E无创血压计和Power Lab电生理仪同时观察Begle犬在戊巴比妥钠麻醉剂量下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二种方法有无差异。方法:20只犬用戊巴比妥钠按30mg/kg静脉注射全身麻醉,颈动脉插管测血压,同时应用无创血压计测量犬尾动脉血压并记录采集数据。结果:两种测压方法在数值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尾动脉无创测压法更为简便。结论:无创法测量Begle犬血压简便、准确、高效、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适合于长期动态观察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3.
血压和血管硬化程度是反映人体循环系统机能的重要生理参数。因此,对血压和血管弹性指数的动态监测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采用示波法测量血压和动脉弹性指数的原理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无创型血压与血管硬度测量仪,并对此测量仪的硬件电路和处理软件都进行了介绍。该测量仪在继承现有数字血压计优点的基础上,又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它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动脉弹性情况,随时提醒人们注意身体状况,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为医生判断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患者 男 84岁,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天,于2003年3月8日9Am入院,既往高血压史1年。查体:血压20/12KPa。神清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右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Ⅳ级,病理反射未引出,CT示:左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于当日3Pm输完第1组5%  相似文献   

5.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病人中的波形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有创动脉压监测(IBP)在危重病人中的波形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病人,急重症30例(观察组)和择期手术30例(对照组).麻醉方法相同,均采用左桡动脉插管监测动脉压、观察波形变化特点并记录.结果:观察组血压波动大,波形有低平波11例,圆钝波6例,不规则波3例,高尖波10例.对照组血压波动小,波形呈陡直,波幅高22例,高耸规则波8例.结论:急重症病人或低血压病人桡动脉监测,不仅可以动态监测血压变化,同时也可从波形中预测心功能和血容量等的改变,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家兔进行了不同电压(电量)的电击,显示以后血压下降和恢复的规律特点,当ESD电压为5,10,15和20kV时,动脉血压分别下降16.01%,22.68%,27.11%和32.49%,动脉血压复原时间分别为58.9,60.3,69.4和75.3s当电压为15和20kV时,血压下降最大值出现在电击后的第10秒。  相似文献   

7.
探讨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的特点及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人Ⅰ期50例,Ⅱ其44例和血压正常人26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组血压变异各参数均显著大于正常组.三组间血压变异一样,白天增高夜间下降,收缩压变异大于舒张压变异.Ⅱ期高血压组血压变异各参数显著大于Ⅰ期高血压组.结论:提示血压变异增大是高血压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血压变异增大与靶器官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8.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40岁,工人,既往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大动脉炎、有青霉素过敏史。于1989年12月Ic日地时3O分发病,意识朦胧,双侧瞳孔缩小,直径约2mm,并向右侧凝视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较底须强(一),心肺无著征,左上腹肌张力增强,病理反射郝夫列(+),梅尔(-)左上肢感觉减退,左侧腹壁反射消朱,左下肢膝鹏反射(-),病理反射可见巴彬斯基及夏道基均为阳性。诊断;1.高血压性脑出血。2.右大脑中动脉出血(内束外侧)。护士迅速进行静脉注射降颅内压药物(50%葡萄糖注射液和20%甘露醇注射液),另一名护士给予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9.
吸烟饮酒与血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吸烟、饮酒与血压的关系随机抽样21-60岁健康的男女性样本1522人,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对样本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吸烟状况、喝酒状况、体育锻炼状况和个人病史等进行询问.用标准方法测量样本的血压值,在统计软件SAS9.0中,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分别计算吸烟,饮酒与舒张压、收缩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利用协方差分析在校正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分别比较吸烟组、饮酒组与各自的对照组之间血压的差异性.相关分析表明吸烟、饮酒均与收缩压显著正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吸烟组和饮酒组分别与其对照组之间的收缩压存在显著差异(P〈0.0001).吸烟和饮酒是预测高血压危险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蓝马鸡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研究了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心脏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蓝马鸡的心脏由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左冠状动脉分为前室间隔支、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动脉圆锥左支,旋支又分出左缘支,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前降支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动脉圆锥的左侧部及右心室上部的小部等,旋支分布于左室侧壁、隔壁的部分及左心房等处,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后室间隔支、动脉圆锥右支、右室前支及右缘支,后室间隔支分为三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及左右心室的隔壁等,动脉圆锥右支分布于右室前壁的部分及动脉圆锥的右侧部,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的部分。右缘支分布于心右缘壁,心脏的室间隔由前室间隔支和后室间隔支营养,左右冠状动脉在隔面的分布属于右优势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倾斜(pusher)综合症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统计我科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具有Pusher综合征的病例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6~86岁,平均年龄(64.51±5.21)岁;患者均无意识障碍及痴呆。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学以及脑损伤部位,探讨其中的规律。结果右侧大面积脑损伤时pusher综合症发生牢明显增高,与国内外文献报道,脑血管病Pusher综合症发生比率为23%~25%相吻合。结论Pusher综合症与脑损伤部位关系排序为:右侧基底基区、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双额左颞顶叶、右额颞顶叶。  相似文献   

12.
观察健康成人睡眠期缺氧状态下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与无缺氧状态时的变化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缺氧时随着动脉血氧饱和度的降低,血压和心率呈有意增高(P<0.05)。  相似文献   

13.
动态血压心电图同步监测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态血压、心电图同步二合一监测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 2 4h心肌缺血发作的规律及其与血压、心率波动的关系 .152例患者中 38例发现 175次ST段压低 ,持续 (10± 12 )min ,压低幅度 (1.4± 0 .4 )mm ,以清晨和傍晚为发病高峰 .ST段下移组血糖、血胆固醇及收缩压水平增高 (P <0 .0 5) .ST段压低组较无ST段压低发生昼夜节律消失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 <0 .0 5) .ST段压低时心率明显加快 (P <0 .0 0 1) ,且ST段压低幅度与压低时最大心率、2 4h平均收缩压、心肌耗氧量呈正相关 (P <0 .0 0 1,P <0 .0 5) .即使在无冠心病临床证据的高血压患者中也常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发生 (发生率 2 5% ) ,与动态血压负荷增加、心率加快有关 .  相似文献   

14.
以中脑梗塞为主多发性脑梗塞即基底动脉关部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诊治的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李某某,男,34岁,该患突然摔倒后即处在嗜睡状态,右瞳孔直径为5mm,左侧瞳孔直径为2mm,左上下肢肌力为3级,双下肢病理反射阳性。头部CT见脑干上都及临近双丘脑区可见12mm×16mm和7mm×9mm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右枕叶可见10mm×15mm的低密度区,左颞叶可见11mm×14m的低密度区,诊断以右侧中脑梗塞为主的多发性脑梗塞,基底动脉关部综合征,经治疗病情好转。例2,赵某某,男67岁,早起床时突然视物不清,左侧瞳孔明星大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的血压变化和血清K^ 、Na^ 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和45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血清K^ 、Na^ 浓度测定,比较血压各参数与血清K^ 、Na^ 及Na^ /K^ 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24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日间平均SBP、DBP,夜间平均SBP、DBP与血清K^ 浓度呈负相关;与Na^ /K^ 比值呈正相关(P<0.01),偶测血压(CBP)与血清Na^ 、K^ 浓度和Na^ /K^ 比值之间无相关性(P>0.05),24h平均SBP、日间及夜间平均SBP与血清Na^ 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中,血清K^ 、Na^ /K^ 比值是全日血压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高某某,男,76岁,因左上肢疼痛1个月,头痛,恶心、呕吐2天入院。该患缘于入院前1个月自觉左上肢、左肩部疼痛,呈持续性烧灼样疼痛,以左上肢内侧为著,逐渐向左胸部扩散,同时左上肢有蚁走感,7天后左上肢外侧及前胸部出现黄色“水包”,未经处理,2天后破渡并结痴。入院前2天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查体:血压:20/13KPa,意识清楚,轻度构音障碍,双眼底动脉硬化样改变,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左上肢握痛阳性,双侧Babinski氏征(+),左侧霍夫曼征阳性。颈强二横指,克氏征明性。前…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0岁,因双下肢及头部等多处被火车撞伤2小时入院。入院时无呕吐二便失禁。查体:体温35℃,脉搏128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1/8KPa,神志尚清晰.能正确简单回答问题。(20分钟后,呼吸时使时慢,回答问题不正确)头顶有四处散在皮肤裂口,活动出血;枕部有5cm×6cm皮下血肿,有波动感;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鼻孔见有血迹,上唇至鼻间有一横行8cm长皮肤裂伤.活动出血。左大腿下1/3有30×40cm皮肤撕脱,肌肉及劈裂骨块外露。左膝关节囊裂开,髌骨外国。左足背肿胀,防骨可触及明显骨擦感。右既关节处离断,仅…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江宇  吴彦  向红 《甘肃科技》2003,19(12):122-123
目的: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并与无糖尿病健康对照组对照,分别测量24h动态血压值。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分别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对照组相比,昼夜血压明显升高,昼夜平均血压差值百分率下降;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与对照组相比,夜间血压升高,昼夜平均血压差值百分率下降。结论:糖尿病组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微量白蛋白尿组更为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昼夜血压升高、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静注卡托普利 (CPT)治疗高血压病伴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根据卡托普利10 m g和 2 0 m g分为 A、B两组 (A组 2 0例、B组 35例 )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血压和心功能改善情况 ,并对 A组中 16例用药前后作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水平测定。结果 :静注 CPT后患者心率减慢、平均动脉血压下降、心功能改善 ,血管紧张 和醛固酮水平显著降低 (P<0 .0 1) ,给药剂量和疗效平行。结论 :静注卡托普利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伴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h血压变异性(BPV),心率@平均动脉压乘积(HR@M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血压正常者和88例EH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BPV、HR@MAP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①EH组BPV和HR@MAP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EH伴左心室肥厚劳损组BPV和HR@MAP各项指标高于EH无左心室肥厚劳损组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结论:EH患者BPV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EH伴左室肥大劳损组的BPV大于EH无左室肥大劳损组.EH患者的BPV越大,靶器官损害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