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大连市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9年大连市第二次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地理模型的方法和GIS软件,从土地利用多样化、集中度、信息熵、组合类型等方面,分析大连市10个区市县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大连市土地利用多样性特征明显,但空间差异性不大,大连市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达到0.787,接近理论最大值0.857,除3个建成区外,其他地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均大于0.7;土地利用结构区域变化规律表现出以沙河口区为中心向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和信息熵值递增,土地利用集中化指数递减,土地利用组合类型由单一走向多样化的规律;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南部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北部以耕地、林地为主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旅游经济以蓬勃之势飞速前进,推动了全国各地经济的发展,然而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3—2010年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数的历时性数据资料,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省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演变过程及空间格局,并对中国省级旅游经济发展总差异的泰尔指数与中国省级旅游总收入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期探究造成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质量的高低对耕地利用水平产生不同影响,对二者演变进行分析有助于促进"城市-农村综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综合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和耕地质量评定的数据构建多元数据库的平台基础上,借助LISREL、ARCGIS、GEODA和SPSS等软件,对2000—2014年德阳与绵阳所下属各区市县城镇化质量与耕地利用水平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各区市县城镇化质量水平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上升趋势,而耕地利用水平随时间变化总体比较平稳;2)在空间上,城市化质量提高程度差异较大,且区域差异越发明显;在耕地利用水平空间上,区市县在向高分值区提升的同时,区域差异不断缩小;3)城镇化质量与耕地利用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但耦合方式不尽相同.判定城镇化质量与耕地利用水平之间具体耦合关系,有助于为合理推动城镇化发展和耕地保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内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以省内17地市的旅游收入指标为测度旅游经济差异的变量,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和塞尔指数,定量评价了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趋势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体区域绝对差异增长的同时,鲁东、鲁中与鲁西3大区域问的差异不断扩大,但各区域内的差异有减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对山东省旅游经济的影响,最后简述促进山东省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求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关天经济区)旅游经济整合的基础与潜力。方法使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数理指数及spss聚类分析,对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结果关天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空间差异,表现在旅游综合收入、接待游客人次数、旅游发展速度及旅游资源分布差异等方面,但旅游平均增长速度、旅游相对差异演变及大量新兴景区的涌现也显示出很大潜力。结论关天经济区需加强旅游合作,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泰尔指数、ESDA分析方法及冷热点分析方法对原中央苏区1990年、2000年、2010年、2013年区域经济发展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分析,并基于GWR模型深入探讨原中央苏区区域经济差异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90-2013年,原中央苏区人均GDP从1 207元上升到33 311元,极差、标准差逐年扩大,变异系数先升后降,从1990年的0.555 3增至2013年的0.573 2,泰尔指数从1990年的0.063 2增至2013年的0.107 9,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东西差异显著,区域差异整体呈持续扩大趋势;2)Moran's I指数值由1990年的0.534 4增加到2013年的0.587 3,原中央苏区经济差异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较高的空间集聚性;3)热点区范围由南向北、先扩大后缩小,冷点区范围总体趋向扩大,沿着武夷山脉一线向西北及东南方向大面积集聚;冷点区面积相对较大,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负向增长;4)投资水平对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消费水平、政府支持因素起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因素对原中央苏区经济差异驱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泛珠三角经济圈涉及面广,跨越了我国东、中、西3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横向差异非常大,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根据泛珠三角经济圈1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状况、技术水平的差异程度,通过聚类分析法,对泛珠三角经济圈进行空间上的分类,把空间特征相似的地区聚成一子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对泛珠三角经济圈各子区域的功能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8.
采用地统计学空间变异特征函数原理的克里格插值方法,得到遵义县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格局,该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土壤中各元素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为PbHgCdCrAs。利用Hakanson法及ARCGIS空间分析函数运算,得出遵义县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复合生态风险指数小于150,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级别。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指标和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ESDA)、Getis-Ord Gi*统计指数、标准差椭圆等多种方法和技术对2005-2012年信阳市170个镇域单元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该市镇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基于人均GDP指标测度经济发展水平时,2005-2012年总体各个镇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异较大,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信阳市170个镇域单元经济呈现西部市区、东部固始县、潢川部分镇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北部、中西部、南部、东南部镇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镇域经济空间差异明显.(3)通过G指数分析信阳市内部空间特征时,2005-2012年镇域单元热点区域较少,冷点区域比较多,并且冷点区域有不断扩张的态势,呈现出"西扩南移"的趋势.(4)从人均GDP与乡镇经济对比的标准差椭圆系数及经济重心的变化来看,信阳市镇域经济分布呈现明显的东—西方向格局,经济重心主要位于信阳市的中部偏东的潢川县境内,并且有西移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徐州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力模型计算2006年~2016年中心城市与各个次级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并结合都市圈内城市发展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都市圈内部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2016年徐州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内部经济发展差异总体在不断缩小.但是都市圈内中、东部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有加大的趋势.徐州作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辐射功能显著,与其经济联系密切的几个城市主要集中在距离徐州市80km范围内的淮北市、宿州市和枣庄市,其余城市因为受到自身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与中心城市的经济紧密度相对较弱,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以长三角地区11个沿海旅游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探讨2002~2012年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经济的空间总体差异、差异构成及其差异演变态势,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其滨海旅游经济差异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拟合分析,从时空视角揭示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长三角滨海旅游经济差异演变呈现波动变化特征,绝对差异逐渐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下降的趋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2)泰尔指数分解显示,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呈现逐渐缩小态势,且变化幅度逐渐趋于平缓;地带间差异大于地带内差异,地带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南部、中部、北部地带内沿海城市之间的差异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南部和中部地带内差异呈现逐渐缩小且趋于平缓的态势,北部地带内差异则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特点.(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基础设施条件、旅游规模与长三角滨海旅游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显著,是其滨海旅游经济空间分异与动态变化规律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差异常用测度方法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1992—2012年间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580篇核心期刊文献的基础上,统计出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几种常用测度方法:变异系数、Theil指数、标准差、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把这几种测度方法分为非空间测度方法和空间测度方法两大类.同时,分析了这些测度方法在构造上的差异,然后通过不同测度方法测度了1999—2011年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轨迹.研究认为:非空间测度方法的结果表明,在探究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机制时,应以长期的变化趋势作为分析的基础;Global Moran’s I,Moran散点图和Local Moran’s I三种空间测度方法相结合可以用来研究区域经济总体空间差异、局部空间差异的演变以及经济发展的局部空间格局变化.最后,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测度区域经济差异中的优势和局限.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均GDP指标在多个空间层次上综合运用极差率、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泰尔指数对江门2000—2013年间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测度.基本结论是:江门四市三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偏小,但是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不容忽视.总体上,江门已经形成了以市辖三区为主体的中心区域和以四个县级市为主体的外围区域并存的二元空间结构.影响江门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包括地理区位、要素投入、外向化程度、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区域经济政策等.促进江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多措并举,着力缩小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之间的差异、激发二者的内部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Theil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面板多元回归模型,对2003-2019年间西部陆海通道沿线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2010年为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差异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三大功能区差异是造成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延展带内差异占总差异的比重最大。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强度加大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整体经济和三大功能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交通水平、对外贸易和科技研发存在的区域差异性发展,是造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整体和三大功能区经济发展差异增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选取渝西地区为研究区域,以5年为间隔提取1988—2018年该区域内多期道路数据,并通过统计道路格网密度、道路格网密度的莫兰指数,建立了道路密度与经济、人口的相关函数模型,分析了渝西地区近30年道路信息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渝西东南部地区的道路分布疏密程度总体上大于西北部地区,道路分布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渝西地区道路空间分布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自相关性增强,东西部道路建设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差异的原因与各区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等有关;道路密度时空变化与人口数量、GDP呈高相关性,其随GDP和人口数量的增长而增加,这表明经济与人口数量是道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了解长江经济带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本文通过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环境治理和社会进步4方面对城市低碳经济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3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指数、能源消耗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低碳经济指数持续上升,低碳经济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指数空间分布差异显著,2003—2013年间低碳经济空间分布格局均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但区域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省21地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99—2009年数据,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集中指数、重心法、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白1999年以来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广东省入境旅游发展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仇变幅较小,且入境旅游发展差异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内部地市之间的差异;2)广东省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的空间极化效应明显,发展极不平衡,集中度高,在空间上形成了明显的“双核四区(广州、深圳双核,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四区)”格局;3)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地揭示了广东省入境旅游发展地市差异与旅游资源分布的地市差异关联度不大,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等是影响广东省各地市入境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用加权变异系数、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与ESDA分析方法,选取四川省21个省辖市(州)的经济指标作为测度因子,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呈现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显现缩小态势的时间演变特征;各市(州)的全局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差异与集聚并存的二元结构特征;LISA分析显示成都平原经济圈基本形成四川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而川东北地区则显示出极化现象,在增长极的扩散作用下这种极化态势将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在明确新发展理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方面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采用泰尔系数、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2008年和2016年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湖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且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减弱;城乡一体化水平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异格局,呈东中西部阶梯状分布,其中,长株潭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最高,大湘西地区水平最低;从局部自相关分析来看,城乡一体化、创新、协调、开放指数空间与经济发展格局有较强且稳定的相关性,高高区域分布在长株潭地区,低低区域为湘西地区,其共享指数分布与经济格局有脱钩趋势,绿色指数空间分布则正好相反,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低值洼地﹒  相似文献   

20.
耕地质量定级方法改进研究:以农安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质量定级是全面掌握耕地质量状况,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协调管理的重要手段.该文以农安县为例,梳理修正法的技术路线,针对修正法的不足提出2种改进办法.通过确定定级指标体系、计算定级指数、划分级别,从级别面积分布、空间重叠度、定级指数与土地纯收益相关性3个角度,比较修正法和改进法的评价结果.结果显示:修正法的定级指数跨度明显高于改进法的定级指数;修正法与改进法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个改进法之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改进法各级别变异系数均低于修正法;改进法定级指数与土地纯收益相关性系数高于修正法.该研究提出了2种新的定级方法,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可以为耕地质量定级及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