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行政赔偿为核心的国家赔偿成为各国普遍承认和遵循的法律原则。我国于199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对行政赔偿作了比较原则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应为国家,同时,行政赔偿必须具备责任要件。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明慧 《科技信息》2007,(23):286-286,256
国家赔偿程序是一个关系到当事人的赔偿请求权能否得到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遗憾的是目前的国家赔偿程序设置不公正、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不便于受害人获得赔偿。本文就如何建立公正可行的国家赔偿程序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曹建章  赵敏 《甘肃科技》2001,17(1):13-14
1995年,《国家赔偿法》正式施行,该法规定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范围,明确了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行政侵权和司法侵权范围,规定了国家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以及赔偿方式、赔偿费用、赔偿主体、赔偿程度等内容,成为国家赔偿法典。《国家赔偿法》将赔偿申请权赋予公民,公民认为国家机关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可以运用法律手段与国家机关直接对话。这是一种自下而上,还权力于人民的法律制度,制约权力,保障公民权的立法目的明确,所以有人还认为《国家赔偿法》是人权保障书,它在民主建设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至此,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国家赔偿确认工作与赔偿工作之关系、确认工作的原则与任务、赔偿确认的程序等方面讨论了国家赔偿确认工作的有关问题,指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赔偿确认工作的原则,强调赔偿确认应经过受理、审查、申诉三个阶段或程序。  相似文献   

5.
国家赔偿责任制度是宪政制度为前提的民主政治的产物。在国家赔偿责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其形式不断趋于多样化。其中,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可谓是国家赔偿制度发展中的一大进步。本文主要探讨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及性质、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家对行政不作为负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及我国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哪些人可要求行政赔偿 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交通事故当事人是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中的相对人,是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承担者。如果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当事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或因伤失去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请求国家赔偿。如未满18周岁的当事人应由其父母代其申请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目前的行政赔偿范围进行了反思。认为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主要以列举方式确定的行政赔偿范围,极大限制了行政赔偿范围。建议采取“概括加否定排除式”的立法模式扩大行政赔偿范围,将行政规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行为和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行政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8.
依照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给相对人人身权造成损害,国家只对受害人人身权中的物质性损害进行赔偿,而对其精神性损害则不以支付赔偿金的方式进行赔偿,对这一法理问题进行分析,结论是应当对精神损害纳入行政赔偿。  相似文献   

9.
行政赔偿范围是我国国家赔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界定行政赔偿的范围对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行政赔偿范围的特点进行分析,反思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立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的相应的立法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佳 《科技信息》2009,(33):T0158-T0158,T0182
不作为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它大量存在于日常的行政活动中,由于不作为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国家是否应该赔偿?本文从理论上、构成要件上简要分析了对不作为行政行为的国家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11.
行政侵权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的一部分。现行法律对行政侵权赔偿诉讼的提起规定了单独提取和一并提起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提取的条件、时效、判决形式和受案范围等方面均存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现行法律对行政侵权赔偿的举证责任未作明确规定,但根据实际需要和赔偿诉讼的特点等.还是可以基本分配妥当的。建议对行政侵权赔偿诉讼的立法原则和某些具体条款作进一步明确和修改。  相似文献   

12.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对司法赔偿程序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包括取消确认程序,规定签收制度、一次性告知及补正等程序性权利和义务,首倡司法赔偿协商,明确审理期限,畅通申诉程序,统一赔偿金支付程序等,这都集中彰显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等先进理念;另一方面受制于原条文的束缚,或者是司法实践对立法的推动还不够强烈,《国家赔偿法修正案》在先行处理程序、复议前置程序、法院审查方式和追偿等程序方面的规定则存在一定的缺憾与局限,应当立足于司法实践,从程序的正当性人手,以公正、公开、高效、便民、具有可操作性等原则为指导,进一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行政赔偿程序的分析,认为我国有关行政赔偿程序的立法与实践,在"一并式"行政赔偿处理程序、行政主体主动赔偿程序以及时限方面,有着诸多创新之举,然而,不足与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分析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4.
在行政主体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造成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损害的情形下,行政相对人所受到的损害应当获得国家赔偿。对行政不作为之国家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国家对行政不作为负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行政立法的完善,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体现法治、人权、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可 《科技信息》2010,(33):I0408-I0409
如何构建和完善国家赔偿制度,是政府法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立法现状,通过分析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特点及主要缺陷,从赔偿范围、赔偿程序和赔偿标准三方面对如何构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对国家赔偿制度的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16.
徐亚娟 《科技信息》2012,(11):243-244
在读了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曾坚主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后,第十二章中有关国家赔偿的内容让我深有感触,国家赔偿作为一种国家责任,让我不由地联想到了新的国家赔偿法中的一些新亮点,进而想到了催生了行政赔偿和行政诉讼法的著名的中国首例"民告官"的包郑照案和近日备受关注的江苏海门市居民姚玉兰状告该市人社局"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案件,并由此对行政诉讼法进行了一些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张义成  王晴  盛景军 《科技信息》2009,(15):389-389,235
我国新修订的国家赔偿不仅赔偿受害人的直接财产损失和直接人身损害,还赔偿一定的精神损害,与以前的规定相比进步多了。然而不少人对国家赔偿应包括精神损害的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我们认为。从对自然人人格尊严的尊重及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保护等角度看.国家赔偿包括精神损害和间接的财产损失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行政赔偿先行程序是我国行政赔偿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制度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赔偿义务机关自行解决赔偿问题来达到便民、提高行政效率等目的。通过对行政赔偿先行程序的功能研究,进一步挖掘其内在价值,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房屋错误登记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实践中房屋错误登记,剖析了我国房屋权属登记行政管理模式的弊端,探讨了房屋权属登记的私法属性。通过对我国房屋错误登记的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机制的权利救济途径的质疑,提出应确立我国房屋错误登记的民事责任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赵娜 《科技信息》2007,(26):254-255
国家对行政侵权赔偿范围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其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护程度,也是国家民主与法治的标尺,因此,必须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错误职权行为有所约束和惩戒,赔偿即是其中之一。完善国家行政赔偿制度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我国自实施《国家赔偿法》以来,由于立法滞后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国家行政赔偿的范围过窄导致公民、法人、其它组织合法权益不能完整保护的缺陷日益突出,有待于在理论上深化认识和实践上加以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相关资料,先从理论上阐明我国行政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基于完善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目标与理念,提出相关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