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诸多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只有认真分析这些原因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情况,改善就业环境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只有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良好有序的大学生就业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需求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现状的严峻性导致有一部分大学生至今没有找到工作,而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就业对其将会愈来愈苛刻,只有在高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本文就围绕就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进行简析,从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应该采取的对策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钱亮 《镇江高专学报》2009,22(4):20-22,28
实施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实施创业教育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斌 《当代地方科技》2011,(16):112-112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每年在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大学生就业中也产生了一些奇怪的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通过先就业再择业和提高大学生竞争力等途径才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翠良  衣作国 《科技信息》2010,(32):212-213
连续多年的大学扩招,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学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大学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的脱节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而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心他们的成才与发展,就是关心国家的未来与发展。只有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保障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条件艰苦,经济落后,大型企业、成熟企业较少,致使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与制约,其中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则是首当其冲,在进行就业决策时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只有不断提高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科经管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求职技能,引导这类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才能打开就业难的困局。本文围绕西北欠发达地区农科经管类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简析,从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应该采取的对策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张淼 《潍坊学院学报》2006,6(3):136-137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只有转变陈旧的择业观念,拓宽就业领域,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绍梅 《科技资讯》2013,(25):230-230
高校学生档案是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真实材料,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依据.只有不断创新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新时期的教育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档案是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真实材料,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依据。只有不断创新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新时期的教育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目前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社会层面、高校层面和大学生自身层面对西藏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方法提出了相应对策,认为只有外因和内因结合、大环境和小环境相互映照,才能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就业市场中的供求矛盾逐步加大,多方面的问题造就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事实,其中有大学毕业生本身的问题,也有高校、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民生问题,是一个系统而长远的工作,只有社会、学校、企业一起努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该文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从毕业生、社会、学校等问题出发,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就其原因给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个系统化、全面性的社会工程,既需要社会、高校的帮扶和鼓励,也需要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支撑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实现国家提出的"以创业带就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人范 《甘肃科技》2002,18(4):57-57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用人机制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大学生毕业就业已普遍实行了“双向选择” ,中技毕业生就业则更需要建立“推荐就业 ,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机制。毕业生就业问题推向市场 ,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毕业生就业要面临市场的挑战 ,可谓“适者生存”。目前社会上流传 :“博士生抢着要 ,硕士生不愁嫁 ,大学生看名牌 ,中专技校靠边站。”也有人说 :“大专院校扩大招生 ,用人单位对学历层次要求不断提高 ,中专技校没了出路。”那么中专技校到底有没有前景 ?中专技校如何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 ?一毕业生的就业前…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磊  陈丽敏  姜中杰  李哲 《科技信息》2009,(24):I0049-I0049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高校的难题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学校只有通过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有效资源,才能真正做到供给与需求达到最大的结合,最大程度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原来的统一分配到现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新的就业机制已逐渐为社会和毕业生所接受。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同时也关系列毕业生个人价值的实现。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和当前减员增效的社会大环境,毕业生只有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择业技巧和方法,才能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充斥着各种竞争,行业间的竞争、人才间的竞争,在竞争下的各行各业带动着国民经济的提升。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各大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引导着大学生从中学到最实际、最有效的就业方法和建议。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我们只有认真研究,了解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就业难与宏观方面的国家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密切相关,同时与微观方面的以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代表的综合素质欠缺也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来达到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大学生成功创业、顺利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化解“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指出只有学校、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牟莹 《科技信息》2011,(4):47-47
大学生就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焦虑、急躁、自卑、自负等心理障碍。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提出相关对策,帮助大学生客观把握形势、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心态,才能实现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