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优化浙江省水稻种植结构,选取气候、地形、土壤3个方面共9个因子对浙江省水稻适宜性区划进行划分,其中气候因子由主成分分析筛选获得,为年日照时数、年降雨量、生长季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地形因子为海拔和坡度;土壤因子为土壤pH。考虑到浙江省地形复杂的现实状况,采用GridMet模型模拟起伏地形下浙江省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最后建立浙江省水稻种植适宜性模型,完成浙江省水稻种植适宜性区划。根据区划指标将水稻种植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水稻,适宜区占60.76%,该区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足,适合水稻生长;较适宜区占35.84%,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地区,水热资源不充足;不适宜区占3.4%,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热量资源匮乏。  相似文献   

2.
在对梅州市桂花种植生产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桂花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选取7月平均气温、1月极端最低气温和4月至9月降水量作为梅州桂花种植的气候区划条件,按照气候分区,分别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对区划指标按照1 km×1 km的细网格点进行推算,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梅州桂花种植专题气候区划,区划结果显示最适宜区占全市面积的35.7%,适宜区占全市面积的55%,不适宜区占全市面积的9.3%,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种植规划部门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宁夏回族自治区酿酒葡萄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24个一般站点30年(1979—2008)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李华等提出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详细的分析了各区划指标在宁夏的分布情况。以无霜期为一级指标,干燥度(4—9月)为二级指标,埋土防寒线为第三指标,对宁夏进行气候区划。本文将宁夏划分为5个区域,其中1个为不适宜种植葡萄区,主要分布于固原全部、中卫市和吴忠市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限制因素是无霜期太短;其他区域为适宜区,适宜区可细分为4个区域,其中1区和3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一带,无霜期适合,干旱少雨且有引黄灌溉的便利条件,是种植酿酒葡萄的优质产区。本文并对各区适合种植的品种种类做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地安排露天草莓的种植布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从而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以苏州太仓站及其周边6个气象站1971—2010年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为数据源,根据草莓生长对气象条件的需求以及太仓的农业气候资源,确定草莓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并利用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和几何分级法,对太仓市露天草莓种植进行了气候区划。结果表明:璜泾镇和浮桥镇北部地区不适宜种植草莓,沙溪镇中部、浮桥镇南部、浏河镇中部和西部地区是草莓种植的一般适宜区,而经济开发区、城厢镇、双凤镇、沙溪镇南部是草莓种植的最适宜区。太仓市的农业气候资源总体上适宜种植草莓,最终的区划结果可以为草莓的种植布局和品质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适宜性,以期为该地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供借鉴。方法结合内蒙古东部地区马铃薯和玉米种植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值法和GIS空间技术分析得到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适宜性及区划。结果马铃薯和玉米的不同种植适宜等级地区大多分布集中,马铃薯和玉米种植适宜等级差异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及其它部分地区。结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适宜等级区划和实际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以后的粮食生产中,除种植适宜性外还应考虑其它相关因素,以更好地进行区域规划种植,将各地农气资源优势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以lOOm×100m栅格为基本单元,建立基于地形、气候、水文和地被的自然环境单要素评价模型和自然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系统评估了穆棱市自然环境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定量揭示了穆棱市自然环境的地域类型与空间格局。研究表明;穆棱市地形起伏较小,气候偏寒.水文条件一般.地被条件区域差异较大;穆棱市自然环境以适宜性为主要特征,全区自然环境由3/4的适宜区,1/5的临界适宜区和近5%的不适宜区组成;穆棱市人口分布呈现“沿线集聚”的基本特征,全区97.5%以上的人口集中在自然环境适宜地区,2.5%人口分布在自然环境临界适宜地区,基本无居民点处于不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7.
余姚杨梅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余姚市43个自动气象站多年气象观测要素资料,以及100m×100m分辨率DEM数据、土壤质地和酸碱度数据,根据杨梅生长习性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筛选出区划评价更加全面的9个指标,运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建立气候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的精细化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求和法构建了杨梅农业区划指数模型,将余姚市杨梅栽培适宜度划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个等级,生成了余姚市杨梅精细化农业区划图.结果表明:余姚大部地区可以栽种杨梅,但最适宜种植区面积并不大,仅占11.75%,主要集中在姚东北部丘陵和姚西丘陵地带;南部山区由于海拔高、温度条件差,不适宜杨梅的种植.  相似文献   

8.
在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要素30年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及叠加功能,综合分析了柑橘在巴南区的生长条件、产量、质量,制定出实际可行的区划指标,对其生长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等4个区域.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占全区面积78%,而花溪、一品、安澜等乡镇是气候最适宜发展甜橙类柑橘种植的区域.该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柑橘生产提供指导,也为今后农业气候区划的推广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气候区划及酿酒葡萄品种区划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一般气象站点20年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李华等提出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即采用无霜期作为一级指标,干燥度作为二级指标,埋土防寒线作为三级指标,将甘肃省划分为9个气候区。确定了河西走廊地区、白银中部地区、兰州周边县区为酿酒葡萄的最佳产区,其余地区为一般适宜区,可发展适应性较强的酿酒葡萄品种,还有某些特殊的小气候区域也能生产优质或优良葡萄与葡萄酒,但需进一步研究细化。通过对光热指数、纬度-温度指数、有效积温3个品种区划指标的计算分析,结合甘肃省目前酿酒葡萄实际的种植情况,确定了光热指数比较适合作为甘肃省酿酒葡萄品种区划的指标,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每个区域适合栽种的酿酒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0.
在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要素30年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及叠加功能,综合分析了柑橘在巴南区的生长条件、产量、质量,制定出实际可行的区划指标,对其生长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等4个区域。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占全区面积78%,而花溪、一品、安澜等乡镇是气候最适宜发展甜橙类柑橘种植的区域。该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柑橘生产提供指导,也为今后农业气候区划的推广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辽市特种玉米种植气候区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玉米自身的特性和不同用途,将玉米分为高油型玉米、高淀粉型玉米、高赖氨酸型玉米和甜玉米四大类型.基于每种玉米品种对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地形特征等的不同需求,提出了特种玉米的区划指标,并利用GIS技术进行适宜种植区域划分.通辽市大部分农区适宜种植特种玉米,最适宜区、适宜区基本上均位于通辽南部和中部农业区.  相似文献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青蒿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指导广西青蒿(Artemisia annua L.)种植,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影响广西青蒿素(artemisinin)含量的主要气象要素,并建立了青蒿素含量-气象要素数学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选取与广西青蒿素含量相关性最高的17个气象要素,作为区划指标,对广西进行青蒿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划分出四级适宜区.可知广西西部和东北部的山区是最适宜青蒿生长的区域,青蒿苗期和花期时的气象要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花期时处于光照强度较高、温度相对较低、降水量较小区域内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本文为广西青蒿种植适宜区域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类似研究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功能和评价指标3个方面分析"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与"三位一体"和"四位一体"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差异特征,构建"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模型.选择中国西北地区100多个站点进行"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发展适宜区包括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陕西中部;次适宜区包括陕西南部、新疆南部(除塔里木盆地)、甘肃东部和新疆伊犁地区;非适宜区包括陕西北部、宁夏大部、青海大部和新疆北部.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71-2011年黔东南16个气象站以及2005-2011年22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使原来的地县级资料细化到乡镇对黔东南烤烟种植生产中的光、温、水等气候条件与国内主要烟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烤烟种植大田生长期(5-8月)平均气温除南部的榕江、从江等略偏高外,其余地区气温条件对发展烤烟生产较为有利;降雨量充沛,特别是8月降雨量逐渐减少,有利烟叶品质的提高;日照时数相对较少,漫射光多,能促进芳香物质的形成;与国内优质烟区比较,黔东南烤烟种植大田期的气候条件与云南优质烟区有一定的差异,但相似于贵州遵义优质烟区,较河南、山东等优质烟区的日照时数偏少.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黔东南烤烟种植气候条件变化敏感区域,是烤烟种植不适宜区;利用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方法,得出黔东南乡镇烤烟种植气候条件区域为10类,为烤烟种植区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共9个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移民安置工程空间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并明确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基于评价模型和GIS技术,将移民工程选址空间适宜性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较不适宜区、最不适宜区五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最适宜区占全区面积的2.61%,散布于研究区北部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区;(2)较适宜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73%,主要成片状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地势低平区和丘陵缓坡区;(3)适宜区占全区总面积的17.02%,主要分布于中、北部的丘陵区和冲积平原的边缘地带;(4)较不适宜区占全区总面积的24.09%,主要分布在低山区;(5)不适宜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7.55%,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南部的中、低山区。受地质地貌条件约束,南郑区移民工程选址空间适宜性较低,移民工程实施中应注意适宜区的集约利用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6.
胡莉  左艳萍  李黎  肖飞 《科技信息》2010,(20):I0349-I0352
本文从农业气候的角度出发,利用重庆长寿区1959~2008年50年的气象资料以及沙田柚各发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通过计算、对比、分析得出了长寿沙田柚主要发育期的相关气象要素、总降水量、总日照时数.通过资料分析得出长寿沙田柚在低产差质年的气象条件是:在生长发育前期,温度偏假、日照不足或阴雨天气偏多;在果实发育期遇多降水、多阴雨天气或遇高温伏旱.并利用温度作为农业气候区划的主要因子将长寿区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四区.利用湖区、库区、河流沿岸等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建立长寿沙田柚种植基地.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长寿区种植沙田柚及重庆其他沿长江地区发展种植长寿沙田柚提供农业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7.
昭通基本烟田气候适宜性评价分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合理评价昭通基本烟田的气候适宜性分区,将传统烟草种植适宜性评价主要以多年平均气象指标为依据转化为以影响烤烟产量、品质形成的生育时段关键气候要素进行评价分区,结合数理统计模拟推算的29个代表性烟区不同海拔气象要素进行评价,明确了昭通基本烟田分布区域不同海拔层次的烤烟种植适宜性分区.  相似文献   

18.
借助GIS软件平台,以1km×1k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8个主要影响因子,定量评估湖南省人居环境适宜性并进行区域划分,进而探讨湖南省人居环境适宜性与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1)湖南省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区间为4.75~9.33之间,中值为7.04,总体适宜性较好.(2)从空间结构来看,湖南省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即湘北洞庭湖带和湘中湘江带是湖南省人居环境高度适宜集聚区,湘西北、湘西南和湘东南边缘区是人居环境不适宜区.(3)根据适宜性聚类分析,湖南省人居环境高度适宜区的县市(州)有48个,一般适宜区的县市(州)有42个,不适宜区的县市(州)有11个.(4)湖南省人居环境适宜性与人口分布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曲线拟合度高达0.91.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与人口密度相关性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我省祁连山区的农业气候资源,发展蔬菜生产,从蔬菜生长的具体要求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气候特征分杆蔬菜对气候的适应性,开发挖掘气候资源潜力,生产适合高山气候特点的优质蔬菜,满足当地群众蔬菜需求,尤其是解决常年驻守在高山荒远地区的军人,机关工作人员蔬菜供给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为此,我们开展了高海拔地区蔬菜多元种植开发试验,现将试验种植情况简报如下:验主要从提高热量利用率和调节用水两方面进行。2.2.l地膜覆盖种植蔬菜提高土壤热量条件。高山种植蔬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增加热量,躲避霜冻危…  相似文献   

20.
 辣木作为新中药资源,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医药。收集了全球960条辣木分布记录,结合气候、土壤、地形和太阳辐射空间协变量,采用空间信息技术与数据驱动模型,评估了辣木全球环境适宜性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全球适宜种植辣木的土地资源总量约为3.61×109hm2,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南部、南美洲东部和北部、非洲中部、亚洲的东南部及大洋洲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