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板材在恒张力下进行轧制是保证极材厚度均匀,表面光洁的重要条件,所以主机与开卷、卷取在调速过程中控制带材张力恒定是很重要的系统。本文简单对冷轧机开卷机、机架、卷取机的工作状态、系统调节原理等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冷连轧轧制张力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轧制理论、机械振动与摩擦理论相结合的新方法解释了张力失稳自发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辊缝润滑、提高轧制张力稳定性的方法。理论分析与生产实践表明:降低乳化液含量,轧制入口张力的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三机架可逆连轧实验机组上,采用铅试件和钢试件,对H型钢的万能连轧过程进行了综合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轧辊线速度差对机座间的张力,连轧张力对腹板前滑,翼缘宽展,轧制力,轧制力矩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一些钢试件连轧与铅试件连轧不同的特性,得到了一系列的连轧过程工艺资料,并给出了张力回归公式,对H型钢的连轧工艺参数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轧制数学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守兴 《科技信息》2013,(2):171-172
本文介绍了武钢集团海南有限责任公司单机架四辊可逆式轧机机纽张力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通过精准调整相关参数,提高轧机张力控制精度,解决了轧制和平整极薄带钢过程中出现的带钢鼓包和拉皱现象。  相似文献   

5.
提出冷轧钢基复合材料轧制厚度控制的P-H图,利用复合轧制P-H图描述复合材料轧制过程中复合材与基材的厚度变化与轧制力、张力之间的关系。应用结果表明:用P-H图可方便备料和确定轧辊原始辊缝,可实现对冷轧钢基复合材料的轧制厚度及厚度比进行在线自动控制;通过增加张力水平,可以减小复合轧制力,可达到用较少规格的原材料获得多规格的产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变规格连轧时的速度与秒流量相等法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理论方法研究了连轧时速度与张力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连轧时速度和张力所起的作用,提出了连轧速度理论,认为稳定张力连轧可以分解成带张力的独立机架轧制,但张力与速度要和前后架协调一致,在改变辊缝轧制时,机架间存在张力作用下的轧件断面变化的过渡稳定段,此时轧件各断面速度相等,但不能使用机架间秒流量相等法则。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板形、板厚和张力的各种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冷连轧机综合耦合模型.针对耦合模型的特点提出分步解耦设计策略,相对于常规解耦设计可明显简化解耦过程,并给出各解耦环节的简化方案以利于实际工程应用.基于某1250mm八辊五机架冷连轧机第1机架的实际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简化后的分步解耦系统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其可有效消除轧制过程中板形、板厚和张力控制之间的耦合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卷垫纸机张力控制系统。该系统由Z80单板机完成卷径测量,张力电流计算,并采用了卷形控制措施,使其可在最高轧制速度300米/分,最大加速度0.5米/秒的运行情况下,以卷纸或垫纸方式工作具有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轧制力模型,并由该模型分别对各输入变量进行偏微分,以计算轧制过程出口厚度灵敏度系数,从而解决解析方法难以求解的轧制过程模型“代数环”问题.对轧机第一机架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VM方法获得的灵敏度具有很高的精度,且由灵敏度确定的控制量可以获得很好的控制效果,同时也表明第一机架辊缝对出口厚度的影响比张力要大,以辊缝控制方式调节出口厚度比张力控制方式具有更高精度.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对武钢大型轧钢厂860开坯机七道次轧制I16及五道次轧制I18的现场有参数的测试、计算及分析,提出了860开坯机五道次轧制I16的孔型及压下规程的新方案.这对缩短860开坯机的轧制时间,简化操作,提高产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个分布式锅炉微机控制系统,其下位机采用多台可编程序调节器对各个回路进行自动调节,上位机采用工业化个人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上下位机之间采用RS—485进行通讯。由于采用了“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结构型式,使该系统的可靠性、控制效果及管理水平都较DDC式锅炉控制系统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四台焦化炉实时控制系统为例,对计算机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讨论,该系统由下位一直接数字控制(DDC)级和上位机—监测控制(SCC)级两级组成.文中,首先介绍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然后一步步地介绍了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并着重介绍了SCC级的设计.文中将对如何在实时操作系统的支持下,设计实时应用系统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智能控制系统中DDC控制器对电磁脉冲的敏感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组建了典型DDC控制系统的试验模型,分别在2种电磁脉冲模拟器中对其进行了干扰试验,测量了不同试验状态下DDC控制系统受干扰的场强阈值。对系统不同环节的脉冲干扰试验表明,DDC通讯线路是引入干扰的主要途径,受控设备电源线引入的干扰也会通过其附近DDC通讯线路对系统形成较强的耦合并导致系统误动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DDC控制系统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工业上所用DDC系统或分布式控制系统(例如TDCS2000)的闭环控制程序,都是应用PID控制算法,并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计算机控制的优越性。本文提出线性系统,二次型品质测度的最优控制可以很方便地在微型机或单板机上实现。作者通过一个仪器用的简单控制系统来说明最优控制在微型机和单板机上实现的方法;讨论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动态规划最优控制的实现方法,以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明所开发的最优控制应用软件可以通用于线性系统的控制对象;进而可以展望微型机和单板机不仅可以用于简单的单机控制或仪器控制,也可以由局部网联接而成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应用于控制较复杂的大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FPGA的在线可重配置数字下变频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在线可重配置数字下变频器,实现了根据输入信号的3个参数(中频信号频率、中频信号带宽和中频信号采样率)自动生成最优的数字下变频器(DDC)结构和DDC参数的方法. 同时实现了一种优化的FIR滤波器,与传统FIR滤波器相比,利用FIR滤波器线性相位和系数对称的性质,采用预相加的方法减少1/2的乘法运算量,实现了资源占用率和速度之间的平衡,节省FPGA资源. 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参照实验室课程重点建设项目的实际经验,介绍了DDC智能组态系统的软硬件组成、组态软件的编程原理及关键实现技术.并与常规系统进行了比较,给出了系统的控制效果曲线.  相似文献   

17.
数字下变频器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数字下变频器(Digital Down Conversion,DDC)的原理.DDC主要由数字控制振荡器、混频器、低通滤波器等部分组成,DDC是将中频信号与数字控制振荡器产生的载波信号进行混频,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得到基带信号,实现了下变频功能.分别介绍了用查表法、坐标旋转数值计算机算法和MVR CORDIC)算法3种方法实现DDC的过程.基于这3种方法设计的DDC应用广泛,同时也适合用于FPGA器件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付贵宝 《山西科技》2012,(5):111-112,126
主要介绍了在DDC系统中通过对湿空气的露点温度计算与控制,以及对高温高压电动蒸汽调节阀阀体的旁通回路设计,从而实现高压蒸汽加热工艺空调送风温、湿度的高精度控制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河曲发电厂HVAC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法,阐述了热交换系统、制冷系统、空调机组系统、通风系统的监控功能和原理及系统集成方法,并简述了直接数字式控制系统(DDC)在电厂HVAC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对燃气炉炉温实现直接数字控制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燃气炉炉温控制系统组成及动态结构,介绍了一种关于炉温控制的大林算法,并提出了直接数字式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从而为实现燃气炉的运行节能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图5,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