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60]富勒烯和N-甲基甘氨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环加成反应,生成N-甲基-2-苯基吡咯烷[3'4’:1,2][60]富勒烯1和N-甲基-2-甲基吡咯烷[3'4’:1,2][60]富勒烯2。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检测手段对产物1和2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产物1和2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反应可能先由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发生C—N’键异裂,生成苄基碳正离子和乙基碳正离子,然后碳正离子和N-甲基甘氨酸作用形成甲亚胺叶立德,甲亚胺叶立德与[60]富勒烯发生环加成反应得到产物1和2。  相似文献   

2.
将富勒烯C(60)中的π电子近似处理为球面势场中运动的自由电子,由此建立了C(60)电子吸收光谱波长λ=1992.6nm/(L+1),并对实验观测到的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指认。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6个碲叶立德前体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与分析富勒烯中C_(60)和C_(70)的高效液相色谱新方法,该方法用辛烷基键合相作色谱柱固定相,以乙醇-氯仿(体积比为75:25)溶剂作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其分离度大于2.5,分析时间小于9min,最小检测量为1×1O ̄(-11)g。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C_(60)的发现过程、制造方法,C_(60)及其衍生物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有关C_(60)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
利用贝里斯-希尔曼反应构建含叠氮基的分子骨架,经施陶丁格反应合成膦亚胺叶立德,再以膦亚胺叶立德为迈克尔给体,经由分子内氮杂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具有生物学功能的3,4-二氢吖啶-1(2H)-酮类衍生物.该方法丰富了膦亚胺作为亲核试剂进行氮杂迈克尔加成的方法学研究,所有化合物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进行结构确认.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C_(60)的四种制备方法,讨论了C_(60)在光电磁、超导体、生物医学工程、化工等方面的应用。指出C_(60)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吡啶、异喹啉的氰亚甲基叶立德与取代烯烃的反应.用合成的溴乙腈与吡啶、异喹啉反应生成盐,转化为叶立德后,再与取代烯烃反应,合成了6个3酰氨基中氮茚衍生物.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NMR、MS鉴定.讨论了反应中氰基的水解及中氮茚衍生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廖照江 《科技资讯》2008,(29):245-247
在已经研制成功的抗腐蚀富勒烯合成装置中合成富勒烯,研究了电流类型、输入电功率、反应容器容积、石墨电极形状、辅助气体压力等物理参数对富勒烯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的富勒烯配合物η^2—C70[Ru(NO)(PPh3)]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以及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进行表征,并根据表征结果推测了该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采用3种不同的分离提纯方法(即离子交换隔膜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凝胶色谱柱法)对C60羟基化合物C60(OH)n的纯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杂质阳离子Na+和Bu4N+的脱除,该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出现酮式结构.作者通过分析该结构变化的过程发现,C60羟基化合物结构不稳定,一般以醇盐或酮的形式稳定存在,且C60羟基化合物纯化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富勒烯及其固体的物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综述C60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同时介绍C60分子固体和A3C60固体的能带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3.
单加成C60衍生物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单加成C6衍生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合成了C60羧酸酯(C1)和C60甘氨酸酯(C2)两个单加成的C60衍生物;制备了C60及两个衍生物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水溶液,并利用MTT法研究了它们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C60,C1在不光照及两种光照条件下对HeLa细胞的生长均不起作用,而C2在功率为300W的碘钨灯光照时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结果提示C60衍生物对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C60的结构,分析了C60不同制备方法的特点,并指出了由C60衍生的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面分析技术并通过变温手段研究了聚乙烯基咔唑(PVK)与C60的作用形态,结果表明,PVK与C60可以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并且它的形成和解离随着温度的变化是可逆的。PVK与C60的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可能是改善PVK光电性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CdS/C60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制备了具有光电性质的CdS与C60纳米杂化材料,并通过TEM、FT-IR、UV-Vis、PL等手段对合成的复合纳米粒子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提出了杂化材料的结合方式.复合纳米粒子中,CdS光致发光的带-带发射强烈猝灭,表明从CdS到C60发生了光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17.
C60偶联多孔硅系统的蓝光发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G60作为表面钝化剂,与多孔硅进行偶联.发现当C60偶联多孔硅系统在空气中存储一年后,能够发射460nm左右的强烈蓝光.经过系统的测量和分析,认为蓝光起源的发光中心与SiO2体材料中的“自捕获激子”模型类似.它是由一个氧空位和一个间隙氧组成的,间隙氧同时和相邻的晶格氧形成过氧连接.光激发载流子来自于Si纳米晶粒的核心,辐射复合过程则在多孔硅表面的发光中心进行.进一步的电子束辐照和臭氧辐照实验证明了这个发光中心的存在.从FTIR谱的分析,推测是样品表面Si=O双键的缓慢变化促使了蓝光中心的自发产生.  相似文献   

18.
给出用电化学反应和加成反应合成水溶性多羟基富勒烯衍生物褐色晶体的方法.通过研究分析其红外吸收谱、快原子轰击电离质谱和1H及13C核磁共振谱,发现该衍生物为富勒醇.该衍生物能在水中及空气中长时间稳定存在,在25℃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100mg/mL.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测量了C60粉末压片在50-250nm波长范围内的真空紫外反射光谱,并依据Kramers-Kronig关系,计算出吸收光谱。获得的10个吸收峰,均与等离子体的元激发和从价带向π^*或σ^*带的不同带间跃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