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庆龙虎泡油田低渗油层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龙虎泡油田是大庆外围的一个特低渗油田之一,具有中孔低渗的特征,主要产层为高台子油层的高三、高四组,普遍无自然产能,在钻井,完井和其它各种作业过程中容易易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2.
油层伤害问题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油层伤害问题。通过分析油田开发中存在的油层伤害的各种类型和机理,对钻井、完井、生产、修井、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增产增注措施等开发阶段各项作业中潜在的油层伤害及解决方法作了系统的总结;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方法、途径、研究现状及新技术的发展状况。研究表明: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层污染问题是非常普遍的;因此在油田开发的各环节,采取严格的油层保护措施,准确地诊断伤害类型和原因,并选取有效的解除油层污染和堵塞的措施,对于高效开发油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庆龙西油田高台子油层系统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龙西油田高台高台子油层为一高含泥低渗透油藏。为高效开发该油田,从研究油层的敏感性着手,系统研究了入井流体对油层岩心的伤害,提高了使用强抑制复合聚合物物水基钻井液、等系统技术,大大提高综合开发效宜。  相似文献   

4.
油层伤害问题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油层伤害问题 ,通过分析油田开发中存在的油层伤害的各种类型和机理 ,对钻井、完井、生产、修井、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增产增注措施等各开发阶段各项作业中潜在的油层伤害及解决方法作了系统的总结 ;其次 ,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方法、途径、研究现状及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研究表明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油层污染问题是非常普遍的 ;因此在油田开发的各环节 ,采取严格的油层保护措施 ,准确地诊断伤害类型和原因 ,并选取有效的解除油层污染和堵塞的措施 ,对于高效开发油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庆龙西油田高台子油层为一高含泥低渗透油藏.为高效开发该油田,从研究油层的敏感性着手,系统研究了入井流体对油层岩心的伤害,提高了使用强抑制复合离子聚合物水基钻井液、 P T A 和 K Cl保护射孔液、 B C S- 851 瓜胶压裂液、 K Cl保护修井液及综合注水质控制等系统技术,大大提高综合开发效宜.  相似文献   

6.
大庆扶余油层分布在大庆外围油田的各个厂区,该油层的特点是孔隙发育较差、连通性较差,渗透率低,属特低渗透油层。由于大庆地区注入水的硬度、碱度较高,扶余油层地层温度较高(75℃~100℃),注入过程结垢现象异常严重。用现场水和去离子水驱替扶余油层的天然岩心,研究了扶余油层注水过程结垢对注水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朝阳沟油田杨大城子油层物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讨论了朝阳沟油田杨大城子油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以及物性影响因素。认为压实作用和粘土矿物对孔隙空间的充填作用是导致杨大城子油层物性差的主要原因;杨大城子油层的储层类型主要为低孔、特低孔微渗储层(盖储层)和中孔、低孔特低渗储层(较有利储层),少量为中孔低渗储层(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认识大安北油田葡萄花储层特性,并为大安北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依据,通过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镜分析等研究手段,详细分析研究了大安北油田葡萄花储层岩石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葡萄花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细砂岩、粉砂岩、中砂岩、不等粒砂岩和砂砾岩,含油砂岩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组成储层砂岩的碎屑成分有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主要以岩浆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为主,据此可以认为葡萄花油层储层砂岩大多为长石岩屑粉砂岩或长石岩屑细砂岩;储层砂岩的填隙物成分主要为各类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由于储层岩石高含泥质和钙质,使储层砂岩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储层的主要损害因素为速敏、微粒运移、酸敏和水敏损害.  相似文献   

9.
大庆外围采油厂运用常规物化法处理特低渗透油层回注水,出水无法达标并且存在变绿等不稳定现象.实验研究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特低渗透油层回注水.实验对比经过Fenton试剂和混凝剂处理后回注水可生化性提高的效率,并且确定了MBR运行的各项操作参数.实验证明MBR不仅能使回注水达标,而且能使出水稳定.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渗、特低渗油层开发难度大的难题,开展了低渗油层层内深度爆炸技术作用机理及试验研究.研发适合微小临界尺寸裂缝内爆炸的液态炸药,以满足在地层裂缝内稳定爆炸并使地层裂缝深处能产生新裂缝网络的油田增产新技术.介绍了该项技术的作用原理,结合岩石爆炸理论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和研究方法,分析了液态炸药爆炸的临界尺寸等主要性能参数及...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碎屠岩油气储层的地层损害分析的思路和流程作了介绍,并以实例分析了引起地层损害的潜在地质因素。通过室内流体敏感性试验,包括流速敏感性、水敏及盐度敏感性、正反向流动及酸敏性,对储层的敏感性类型和损害程度进行了评价。最后简要探讨了油气层保护和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2.
库车北部构造带吐格尔明段明南1井水敏感性损害在垂直方向存在明显差异特征,研究表明以克孜勒努尔组(J1 kz2)、阳霞组(J1 y2)和阿合组(J1 a1、J1 a2)为主的小层位表现出较高的水敏感性损害.结合X衍射分析、CT扫描和铸体薄片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储层组中黏土矿物整体体积分数处于8.77% ~17.52%,较高的黏土含量且含有大量溶蚀颗粒等因素是造成水敏感性损害的主要原因;从物性因素分析,退汞率和孔喉半径随井深深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部分小层位孔喉连通性较差;上述控制因素在垂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是明南1井水敏感性损害垂向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黏土稳定剂损失率实验,优选出降低明南1井水敏感性损害的两种最佳选择,3%YLN-07可最有效防止黏土损失,黏土损失率降低14.97%;若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等方面,0.5%HES黏土稳定剂是最为理想的选择,黏土损失率降低12.5%.  相似文献   

13.
南海流花油田经过长时间注水开发后出现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以及达不到配注要求等问题。为此,通过对该油田注水层段储层特征分析以及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找出注水过程中潜在的损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储层保护措施建议。储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蒙脱石为主;储层物性良好,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地层原油性质较好,属于轻质原油,地层水型为Na HCO3水型。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储层临界流速为5 m L·min-1,具有弱速敏;临界矿化度为4 480 mg·L-1,储层具有强水敏;储层不存在盐酸敏感性,存在弱土酸敏;临界p H为13,储层具有弱碱敏。在油田后续注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水速度、控制入井流体的矿化度和p H,采取合适的酸化处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水平井优化设计中油藏地质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井身剖面的优化设计不仅应从钻井工艺和力学角度分析,而且也需从油藏地质条件出发进行考虑,本文根据塞平1井的设计施工实际,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水平井资料综合论述了地质因素诸如油气藏开发地质类型、油层厚度,产层几何形态及储层非均质性等对水平井井眼轨迹优化设计的影响,分析了确定水平井段方位取向、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垂深和入靶点位置、初始造斜点位置选择以及井眼直径大小等参数的原则、方法,以达到地质—工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安塞油田高52井区长10储层黏土含量高、水敏和碱敏性强,现用钻井液体系pH高、滤失量大、对储层伤害较严重的问题,从钻井液材料的选择及钻井液配方优化等方面入手,研制出了针对安塞油田长10储层的低固相"双保型"钻井液体系.室内评价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当膨润土的质量分数为3%,FT-342的质量分数为0.3%,ZNJ-1的质量分数为0.3%,GK-0901的质量分数为2.0%,pH为8.5时,所得钻井液体系API滤失量在7 mL以下,马氏漏斗黏度在45~60 s,塑性黏度在10~20 mPa.s,动切力在5~10 Pa,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在78%~94%,平均恢复率为85.86%,可有效降低钻井液对储层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复杂、比表面积大,岩石颗粒表面附着大量的黏土矿物,容易受到外来流体的影响,发生颗粒膨胀、迁移、离子沉淀等反应伤害储层,从而影响生产效率。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寨子河地区延长组6段油层为例,通过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RD)实验、压汞实验和储层敏感性实验等方法,对研究区储层物性、孔喉结构、黏土矿物特征和储层敏感性类型、伤害程度及敏感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岩心分析实验表明,储层黏土矿物由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和伊蒙混层4种矿物组成,影响储层渗透性的敏感性伤害强弱依次为酸敏、水敏、碱敏、盐敏和速敏。并结合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绿泥石富集区域尽量避免储层酸化等改造措施;对伊利石及伊蒙混层含量高、易水敏的地区,压裂改造过程需要提高压裂液砂比,减小压裂液量,从而降低储层损害。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特点,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原油组成、含油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厚度、深度、净总厚度比和原油粘度等几个主要油藏参数以及转驱时注采井布置方式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原油粘度较高的水驱油藏在水驱后期转蒸汽驱能够提高油藏的最终开发效果,对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符合筛选标准的油藏,在水驱后期转蒸汽驱可以提高采收率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吉林油田大26井区储层潜在伤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吉林油田大 2 6井区储层岩石矿物组成、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点及粘土矿物的种类、含量、分布状态和地层流体性质研究的基础上 ,对大 2 6井区储层潜在损害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并利用“油气田开发智能信息综合集成系统”中的储层保护软件对大 2 6井区储层潜在损害因素作了进一步分析和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 ,大 2 6井区储层潜在损害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速敏损害>水敏损害 >酸敏损害 >HCl敏感 >水锁损害 >有机垢损害 >无机垢损害 >酸渣损害 >高分子聚合物损害  相似文献   

19.
库车山前致密砂岩气藏储层伤害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库车山前致密砂岩气藏目前有效解决顺利钻进问题;而钻完井过程中并未形成配套的储层保护技术。以大北区块为例,分析岩性物性、裂缝、温压等的储层特征,进行岩石敏感性、液相圈闭、钻井液动态损害评价等实验;并在对钻井液中固相颗粒、滤液、处理剂吸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当前储层伤害的主要机理。依据储层损害机理,提出应对策略,主要包括:提高抑制能力和减少工作液侵入能够有效的减小岩石敏感性和液相圈闭损害;应用高效的暂堵和快速封堵技术可有效减少渗流通道堵塞损害;调整完井工艺措施是当前减小应力敏感性损害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