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海绵钛提取及钛材生产在20世纪的兴起与发展;论述了钛、钛材、钛合金在国民经济各主要工业部门,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与重要作用;展望了钛工业在新千年的市场前景并提出在我国应给予重点发展和关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宝鸡钛产业信息服务平台(BTISP),为宝鸡钛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支撑,更好地服务于宝鸡钛产业的未来发展。方法从适合宝鸡钛产业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内容入手,将有赏服务与免费资源整合,将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整合,为宝鸡钛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与市场动态,因为信息资源本身就是企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列举了宝鸡构建钛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部分应用实例,指出了宝鸡钛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相关措施。结论信息是发展的阶梯,通向未来的桥梁。宝鸡作为全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研发与生产基地,钛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更应该高瞻远瞩,不仅为宝鸡钛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也应该为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因此,对于钛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不断改进、扩展与完善,未来依然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辽宁峰阁钛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集钛材料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工业纯钛系列、Ti6AIAV系列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ill88系列产品为产业支柱,以Ti—Pd、Ti—Nb、Ti-Zr三大前沿钛合金为产业核心,生产钛及钛合金的板、棒、管、线材、钛及钛合金锻件、铸件,并根据用户对钛材的特殊要求提供性能适合的钛材料。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攀枝花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努力,已经形成规模化的铁、钒和钛产品生产能力,特别是攀枝花钛资源优势和钛产业技术创新给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确立了攀枝花作为重要钛产业基地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氯化钛白技术、硫酸法钛白技术、钛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生产技术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5.
作为钛资源的钛合金凸显出了无穷的市场潜力,其中最具有开发前景的就是钛铁合金。熔点电解制备钛铁合金的方法,主要特点是过程较短、耗能较低、污染很少等。本文围绕高温下钛铁合金的变化过程,具体分析了钛及钛合金用途,钛铁合金在高温下的实验反应,高温下钛铁合金反应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论文在论述科学认识攀枝花钛产业的经济地位,介绍攀枝花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钛回收率低、产业规模小等问题后,重点说明加快攀枝花钛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提出加强钛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实施促进钛产业发展的政策,实现高炉渣回收钛的突破,设立专门机构协调钛产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优良特性,是优质结构材料及新型功能材料.文章结合钛及其合金的发展,论述了钛及其合金在航空航天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化学工业、航海工业及汽车工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维维 《科技资讯》2012,(25):81-81
钛及钛合金中间隙元素分析方法的研究是有色金属中的比较重要的课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分析测定的示差热导法,热导/红外检测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展望了钛及钛合金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类已进入了高龄化社会,患有关节病的人数日益增多,对人工关节的需求也日趋增加,钛及钛合金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多孔钛及其合金兼具钛及多孔材料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硬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就合金钢的分类、含钛合金钢的特性、钛合金钢功能赋予和钛铁产品的重点需求展开讨论,结合合金钢和钛铁产品开发实际,提出了钛合金钢种和钛铁合金产品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1.
扩散连接技术是一种缺陷少、精密度高的固相连接技术.扩散连接技术在钛合金加工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钛合金加工难的问题.在简要介绍扩散连接技术及钛合金加工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扩散连接技术在钛合金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包括钛合金与不锈钢的扩散连接、钛合金与陶瓷材料的扩散连接、TC4(Ti-6Al-4V)钛合金的扩散连接与超塑成型/扩散连接(SPF/DB)以及TA15钛合金的扩散连接.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影响扩散连接质量的3个主要因素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最佳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指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TiH2粉末为原料,通过压制成型和烧结工艺制备粉末钛合金,不同于传统钛粉末冶金方法。通过热分析和热膨胀技术研究不同球磨粒度TiH2粉末的脱氢和收缩规律,以此入手研究了TiH2粉末压坯和TiH2-Al-V粉末压坯的烧结致密特性,以及影响烧结过程的主要工艺因素,包括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升温速率、压坯密度、压坯成型方式、合金体系,并对烧结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H2粉末球磨后脱氢温度降低,粉末越细,开始温度越低。TiH2粉末压坯在烧结过程中脱氢后获得新鲜钛,其易发生黏接并引起α-Ti的强烈收缩,这时烧结体很容易致密,并获得相对密度大于99%坯体;相比之下,TiH2-Al-V粉末压坯烧结时因为合金元素的溶解,不如纯TiH2粉末压坯的烧结容易致密。TiH2-Al-V粉末经过成型、烧结脱氢可获得典型的层片状α+β钛合金组织,合金元素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紧固件用钛合金材料的应用现状、牌号、特点及性能,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发展钛合金紧固件以及相应的新型钛合金材料研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钛合金材料加工较困难、工艺上选择数控加工参数难等问题,通过大量试验总结,优选数控加工参数,优化数控编程技术、刀具材料和参数,采用小切削量和高速球铣刀的数控加工方法,最后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其结果达到了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解决该难题的关键所在是:钛合金材料的特性、曲面造型方法、数控加工工艺、铣削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电子束熔化成型技术(electron beam melting,EBM)是3D打印的代表性技术之一,特别适合传统工艺不易加工的Ti-6Al-4V合金(TC4钛合金)的快速成型,目前在航空航天、化工、生物医疗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从EBM的原理出发,综述了EBM制备TC4钛合金的显微组织、缺陷以及力学性能。分析了受成型工艺参数和成型件位置等因素影响的冷却速度的变化所导致的TC4钛合金的显微组织发生变化;并指出了导致TC4钛合金出现缺陷的主要原因。EBM成型TC4钛合金的拉伸性能已与锻造TC4钛合金相当,其较低的疲劳强度可以通过热等静压处理提高。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钛合金等温锻造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合金变形抗力大,对锻造温度、变形量、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的变化敏感,这就决定了钛合金不宜采用常规锻造方法。等温锻造成形过程中温度基本不变,应变速率低,可消除钛合金在常温下成形性能差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钛合金等温锻造技术的特点,国内外钛合金等温锻造的发展及其成形温度和变形程度等工艺。  相似文献   

17.
传统医用钛合金的设计标准主要为强度与弹性模量。随着外科植入物在临床的不断应用,新型生物医用钛合金的设计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需要考虑合金元素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等生物安全性指标,而且针对不同的人群提出可拆卸或长期植入的理念。对比分析了国际上对医用钛合金的传统设计方法及准则,重点介绍了新一代外科植入用钛合金应该具备的最新设计要素和最新应用进展,提出了医用钛合金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Gleeble 3500 热模拟机对一种新型高强高韧TC27 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开展TC27 钛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研究,为制定TC27 钛合金的热加工工艺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TC27 钛合金应力应变曲线在变形温度较低时大致呈应变软化型;而在变形温度较高且应变速率较低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基本为稳态流动型。在应变速率为70 s-1时,呈现较大幅的震荡现象。TC27 钛合金的流动应力对变形温度的敏感性在低温变形时要显著大于在高温变形时的;对应变速率的敏感程度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利用实验数据对TC27 钛合金分别在700~850℃和850~1150℃温度段建立了本构方程,并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高温变形微观组织观察,发现在变形温度高于β转变温度变形时,随变形温度提高,或应变速率降低,动态再结晶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钛合金经皮植入式假肢的的骨内固定植入体表面进行生物陶瓷改性,以研究经改性过的植入体与其宿主骨整合的能力.采用羟基磷灰石喷涂和微弧氧化两种生物陶瓷改性工艺,对骨内固定植入体进行改性处理,将改性过的植入体植入山羊后腿胫骨,术后8周取标本行组织学观察,见两种生物陶瓷改性的植入体均可与宿主骨形成严密整合.计算宿主骨组织与植入体整合率,发现经生物陶瓷表面改性的植入体与宿主骨组织整合率显著高于未经生物改性的对照组植入体(p<0.01),而羟基磷灰石喷涂组和微弧氧化组与宿主骨整合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羟基磷灰石和微弧氧化两种陶瓷层都具有很强的诱导骨生成能力,经其表面改性的骨内固定植入体能与宿主骨形成紧密整合.  相似文献   

20.
TC4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热塑性加工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对其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文通过热-力实验分析,得到TC4合金的加工图,并将加工图信息集成在有限元分析中,对板材轧制工艺进行分析。对TC4钛合金进行等温单向压缩实验获得了材料的流动应力,变形温度为800~1 050℃,应变速率为0.01~20s-1。采用动态材料模型(dynamic material model,DMM)绘制出TC4钛合金的加工图,并通过对压缩的微观组织检查分析验证了加工图的有效性。由加工图可知,在1 000~1 050℃应变速率0.01s-1的区域稳定性最好,为超塑性成形区域,在800~900℃应变速率0.1~20s-1的条件不利于塑性加工,应当避免在此区域加工。通过二次开发,将加工图的信息作为有限元程序DEFORM-2D的后处理变量在成形件中显示,从而直观地显示板材轧制变形不同位置的成形性能。在TC4轧制过程中,板坯基本处于功率耗散效率较高的安全区,有利于材料塑性成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