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不完全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媒体公开报道的信息,对2006—2013年我国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作不完全统计分析。经对年度发生次数比较发现,水体突发性污染逐年降低;污染物类别主要为重金属、有机物和化工污染物,占统计总数的74.19%;污染事件主要来源于企业违规排污、工厂事故性泄漏、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破坏等,其中企业违规排污占54.84%,人为因素占1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陕西省环境污染事件的时空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2019年113起环境污染事件数据,使用 ArcGIS 描述其空间分布特征,运用标准差椭圆揭示其空间演变规律,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3年环境污染事件频次最少,5~6次浮动,2014年增至23次达到10年间最大值,此后波动下降;春、夏为高发季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共占83 .2%;环境污染事件主要集中于关中地区,渭南、宝鸡最多,共占全省总频次的38 .4%,咸阳发生次数最少;环境污染事件的重心位于关中,总体向西南方向转移;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次数与城市人口数呈正相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陕西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数总体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关中为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地区.  相似文献   

3.
水污染环境事故具有现场处置复杂、时效性差等特点。快速的应急处置技术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有效控制十分重要。本文基于CBR-AHP建立水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筛选模型。从案例库中筛选匹配指标,基于CBR进行相似案例匹配,检索筛选出相似案例及其对应的应急处置技术;基于R-AHP评估应急处置技术,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最佳的技术处置方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拒马河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4月至11月对拒马河北京段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203种浮游植物,隶属8门29科64属,其中以硅藻门种数最多,占种类总数的64.04%.4月至11月硅藻在各采样点出现频度均为100%,其数量占藻类总数的73.92 %,说明硅藻为优势类群,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属于硅藻型.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77.88×104个/L,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各采样点也有差别.依据污染指示种判断拒马河的水质为β-中度污染至寡污染水体,依据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判断总体为寡污染水体.从以上评价指标综合分析,拒马河水质污染较轻,为寡污染水域,但可能有向中污染类型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贾晋 《科技信息》2012,(18):472-472
化工火灾引发的水污染事故将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化工火灾事故发生时污水处理能力的缺乏以及处理方式的缺陷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预防化工火灾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控制污染水体的扩散,结合国内外案例,提出处置化工火灾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救援程序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GIS与数模集成的水污染突发事故时空模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根据水污染事故发生、发展具有诸多时空和污染源类型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污染事故控制与处理的时效性和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原则,采用弹性组织出事现场信息的方法,分析污染事故的基本状况,实现河流水污染突发事故影响状况的高效模拟,将GIS与水污染模型技术相结合,开发了适合长江三峡水环境决策管理的水污染事故模拟子系统,系统可反映污染事件造成的水污染状况及其时空变化过程,能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墨西哥湾漏油污染海水事件还没有完全解决,近日来,匈牙利铝厂废水泄漏的新闻又牵动了全世界的视线,废水染红了蓝色多瑙河,水污染问题一次又一次对人类敲响了警钟。这种国际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是短时间内向水体倾倒大量污染物而引起的瞬时性污染事件。与瞬时性污染相对的是持续性污染,是由于排放污水净化不达标、或偷排污水造成的水污染。这种持续性污染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水环境潜在风险意识的增加,构建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防控管理体系,建立集环境风险源基础信息数据库、风险源监控、查询系统于一体的应急监控响应联动系统的应急处置平台,对于区域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现场监控、污染源排口信息、设备库、专家库、综合分析判定、优选处置方案、污染信息发布,可实现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有效控制,发挥及时处置的远程指挥能力,打造一体化的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平台,建立适应区域污染特点的应急防控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典型明渠段为例,开展长距离明渠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控研究.采取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不同闭闸调控方式和闭闸时间条件下渠段水流运动和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探讨了污染云团峰值输移距离和纵向长度计算方法,推导得出了将污染云团控制在事故渠段内的应急闭闸时间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距离明渠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调控方案,并结合案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通过对比明渠输水工程各渠段的最大水流传播时间和将污染云团控制在事故渠段内的闭闸时间来确定闭闸调控时间,从而同步实现降低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和控制污染物范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市2011~2013年间发生的283起突发公共事件,利用统计学方法,从时间、空间和类别等角度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发现:(1)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呈现"二分"特征;(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最多的区域是东部的朝阳区和北部的海淀区;(3)事故灾难构成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导因素,而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是事故灾难的主要构成部分;(4)事故灾难也呈现"二分"趋势,自然灾害呈现出周期性规律,公共卫生事件呈现偶发趋势,而社会安全事件呈现增多趋势;(5)中心区和东部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发展呈现周期性规律,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发展则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尤其是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无论是发生次数还是污染程度,都有增大的趋势。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处理中的重要一环。该文以2014年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上的一起浓硫酸沉船事件为例,分析了p H沿程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断面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特征,总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处理经验,为同类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鹏 《甘肃科技》2022,(11):64-66+105
交通运输事故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占比很大,交通运输事故会造成拉运危险货物进入河流水中,危险货品会引发河流水环境污染、威胁沿河群众饮用水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突发事件的主要诱因。本研究从现场应急一线角度展开研究,总结分析全国多起典型交通运输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实践,详细阐述了现阶段此类事件环境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健全机制、强化监管、提升处置能力几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有效处置此类事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库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及应急调度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突发水污染事件特征及影响因素,建立水库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和确定.依据水库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计算值,对突发水污染事件进行事故等级分类,提取对其影响较大的二级指标,并结合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指导水库突发水污染事件下应急调度方案的制定.上述风险评价体系和应急调度方案制定以假设丹江口水库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并提出了满足不同供水要求的陶岔持续小流量引水和陶岔部分时段停止供水两种应急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重金属尾矿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它已经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危害。一旦重金属尾矿库泄漏事故发生,造成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水体,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因此,设计重金属及尾矿库金属泄露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对加强重金属与尾矿库金属泄漏污染的应急管理能力,对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尤其是重大的水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在频率和危害程度上有增加的趋势。水环境污染事故直接危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和饮用水安全,加强水环境污染监测,建立环境污染的应急预警响应机制,完善应急响应程序迫在眉睫。水环境污染应急程序包括:水污染事件报告、响应程序、信息处理、指挥与协调、应急处置、新闻发布、应急结束、后期处理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汛期是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高发期,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总结事故处置过程工作特点,提出汛期突发环境事件工作应对措施和建议,对更加科学有效处置汛期突发环境事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战经验。  相似文献   

17.
河流水环境突发污染事故对下游城市供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随着事故发生风险提升,沿河城市均需制定应急预案,而应急响应时间是预案制定的基础数据.本文以淮南市为例,建立淮河淮南段水动力与水质模型并进行突发污染事故模拟研究.根据不同季节的水文条件确定模型参数,定量模拟了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各水厂取水口污染物浓度变化过程,并对各水厂取水口应急响应时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各水厂取水口应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响应时间及事故影响时间受上游来流流量的影响较大,丰枯水期差异明显.在枯水期,各水厂对于污染事故的响应时间为2.52—6.83d,污染云团对各水厂取水口的影响时间分别接近或达到3d;在丰水期,各水厂对于污染事故的响应时间为0.55—1.36d,污染云团对各水厂取水口的影响持续时间平均只有0.56d.  相似文献   

18.
<正>项目在供水系统应急处理与能力评估体系以及应急评估及决策指挥平台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有效推动了我国城市水源应急预警、全流程应急能力评估和处理处置技术的进步。上海位于长江和太湖流域下游,水源地易受周围水体、船舶等移动源和上游突发污染事件的影响。据统计,2011-2015年本市黄浦江、长江取水口附近共发生25起移动源化学品和油类污染事件,严重威胁供水安全。项目研究对上海乃至长江中下游的供水安全和民生保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具有来势凶猛、破坏性强、处置困难、隐患较大等特点。如何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理、事后恢复等工作,有关管理部门应做出制度安排。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中,要按照以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环保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两类主体的责任。该文论述了永安市可尔乐食品厂氨泄漏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处置的全过程,提出了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赵士彬  张布伟 《科技资讯》2014,(10):121-122
太湖是富营养化的浅水型湖泊,也是重要的水源地,如何提高其供水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蓝藻暴发导致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由富营养化引起的,本文针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快速诊断,应急处置技术,阐述了适合太湖水源保护区污染事故快速诊断技术和应急处置技术,并指出应从快速检测技术和应急处理技术出发建立藻类爆发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