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结合土挤密桩与CFG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实例,讨论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分析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并通过原位试验对复合地基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土挤密桩与CFG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能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优势,不仅可以消除黄土的湿陷性,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很好地控制地基沉降。  相似文献   

2.
张峰 《甘肃科技》2011,27(23):113-115,28
灰土挤密桩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作用是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通过工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具体应用及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对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方法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该工程竣工使用已2年时间,经沉降观测,地基变形稳定,地基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根据对地质条件的分析,介绍了灰土挤密桩的设计方法,实验证明,该工程灰土挤密桩在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同时有效消除了地基土的湿陷性,达到了国家规范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坪上应急引水工程季庄加压泵站厂房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基于实践效果,指出在严重湿陷场地采用灰土挤密桩,可有效消除湿陷性地基并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朱雪玲 《甘肃科技》1999,15(5):28-29
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的人工"复合地基",它根据生石灰吸水、膨胀、放热使桩周土压缩,固结脱水的原理,来改变土的物理特性,从而达到消除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在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区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了解灰土挤密桩在消除湿陷性方面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设计方法、计算过程及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地基处理,能够有效地消除其湿陷性,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杜健 《甘肃科技》2013,(24):111-11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方法与检测方案。试验数据表明,经过灰土挤密桩处理的复合地基桩间土湿陷性完全消除,地基承载力显著提高,对兰州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有工程特性,采取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加固、治理,消除其湿陷性,提高承载能力,控制地基变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采用灰土挤密桩和CFG桩多桩型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通过桩土共同作用,既发挥了灰土挤密桩的挤密效果,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目的,又充分发挥了CFG桩的高承载力性能,提高抗变形能力,处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灵仙 《河南科学》2001,19(3):317-320
结合工程实例 ,讨论了处理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各种方法 ,提出对湿陷性黄土地基采取人工挖孔灰土桩的处理方法能汲取挤密桩和垫层法二者的特点 ,可提高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王长洪  党冬玲 《甘肃科技》2012,28(21):118-121,31
西平铁路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根据工程设计方案确定布桩方式、施工准则和技术要求。通过现场取样,对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前后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地基处理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单桩复合地基的现场静载荷试验,根据室内、现场试验及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采用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对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地基处理工程提供借鉴和经验,为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提供一种适宜的处理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根红  张海东  周同和  时刚 《河南科学》2013,(10):1686-168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已于2013年6月1日施行,与2002版相比,新版规范时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复合地基承栽力应力复合计算式中单桩承载力需要进行折减,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可达1.0.通过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理论和工程实例的分析,研究了新版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变化的理论依据,分析了产生的工程价值.结果表明:当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1.0时,增强体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可以根据复合地基桩间距、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栽力等设计参数、地基土条件等进行估算;新版规范客观上对复合地基增强体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保证复合地基工程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程地质条件差,地基土平面分布不均匀,并且具有涅陷性的建筑场区,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对其材料的配比、基底标高的控制、处理范围、处理深度、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了设计。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经静载荷试验测定,其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40kPa,并且消除了地基土的湿陷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最常用的方法是土垫层法,但实际工程中由于场地有限,平面处理范围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于是采用灰土桩辅助土垫层法来弥补这一不足。这种处理方法工艺简单,处理效果较好,机械作业工期短,可广泛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相似文献   

14.
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桩距条件下灰土挤密桩检测结果的分析,从孔内夯实质量、桩间土的挤密情况、地基处理前后的物性指标的改变、地基土湿陷性的消除以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等方面,综合评述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建筑地基后的效果,得到的检测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一高低联跨的商住两用住宅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为例,对灰土挤密桩及CFG桩双桩共同作用下的地基进行论证、分析。通过灰土挤密桩对整个地基做首次处理以消除湿陷性,满足低跨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要求,再对高跨建筑物地基进行二次CFG桩处理,经过现场静载荷实验,承载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富林 《甘肃科技》2006,22(7):134-135,168
湿陷性黄土及其重塑黄土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若地基处理不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本文通过一路基工程具体实例,采用有限元法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了在整个加荷过程中沉降特性、单桩荷载传递特性和该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荷载及其变形模量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智 《厦门科技》2007,(4):46-48
某地下蓄水池工程,场地岩土主要工程特性指标如表1.地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Φ500,桩长15.0m,按1000×1000 mm纵横双向均匀布置,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150kN,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180kPa;施工后抽检4根桩进行载荷试验,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或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未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苏毅 《甘肃科技纵横》2008,37(2):127-128
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处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SDDC法由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近年来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对SDDC工法的加固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为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工程实例,采用碴土桩对深厚杂填土进行处理,并运用现场及室内试验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桩身密实度、桩间土挤密效果等进行检测,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