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8-二氨基-4,5-二羟基蒽醌的酰化物具有负二向色性,可用于正型彩色液晶显 示.研究了1,8-二羟基葱醌的硝化、还原及酰化反应条件.在硼酸存在下用混酸硝化. 进一步用硫化碱还原制得1,8-二氨基-4,6-二羟基蒽醌,用T.L.C.分离硝化产物. 经质谱和核磁氢谱确证了主要副产物的结构是1,8-二羟基-2.5-二硝基蒽醌.1.8-二 氨基-4.5-二羟基蒽醌与对位取代的苯甲酰氯反应时,在氯苯介质中只发生氨基酰化, 而在吡啶介质中氨基和羟基同时被酰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不同的溶剂和反处理方式下三种3-硝基-N-甲基咔唑的单溴化方法:(1)冰醋酸-水稀释法;(2)冰醋酸-蒸馏法;(3)1,2-二氯乙烷-蒸馏法。比较了三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认为(3)法是较佳的工业化路线。  相似文献   

3.
以咔唑为原料,通过硝化、还原、乙酰化反应合成了3-乙酰氨基咔唑,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在咔唑的硝化过程中,选用水作溶剂,硝酸作为硝化剂,得到产率为70%的3-硝基咔唑;在还原过程中,对不同还原剂的还原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Sn—HCl作为还原剂,可得到产率为84%的3-氨基咔唑.并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及质谱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以咔唑为原料经N-乙基化、硝化、溴代、还原、缩合、闭环等六步反应合成了汽车喷涂用三芳二嗪型荧光颜料─绿光紫,考察了各步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找到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新型耐热炸药中间体1,3-二(3′-氯代苯乙烯基)-2,4,6-三硝基苯能被硝硫混酸硝化为1,3.二(3′-氯-4′-硝基苯乙烯基)-2,4,6,-三硝基苯。其分子氧平衡得到改善,爆炸力进一步提高,并且熔点提高71℃。  相似文献   

6.
新杂环偶氮类试剂合成及其与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三种新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NO2-PADMA),5-(5-硝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NO2-PADAT)和2-(6-硝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6-NO2-BTAMB).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试剂的三级质子化常数.在弱酸性或磁性介质中,试剂可与铁、镍、铜、钯、铑和钌等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稳定的有色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Fe与5-硝基-邻菲罗啉可形成无色的Fe(5-N-phen)^2+3配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红色的Fe95-N-phen)^2+3配合物。本工作以低压汞灯作为光源,研究了各种有机酸,溶液酸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对Fe-5-N-phen体系光学化学还原反应速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甲基N-(α一苯并三唑烷基)氨基甲酸脂2a.用1当量杂环化合物处理时,形成苯并三唑取代的杂环化合物、在温和的条件下,这些中间物进一步同其它杂环化合物反应,得到不对称的1、1-双(杂环基)烷类,产率很好。  相似文献   

9.
3—取代—7—二烷氨基—1,4—氧氮杂萘—2—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间氨基苯酚为原料,用硫酸酯进行N-烷基化,亚硝酸钠亚硝化水合肼在氮气流下还原得到2-氨基-5-二烷氨基酚,在乙醇介质中将该中间体进一步与α-酮酸乙酯进行成环反应,合成出4种3-取代-7-二烷氨基-1,4-氧氮杂萘-2-酮,该类化合物是用途广泛的新型荧光染料中间体,以此为原料制得的新型氧氮杂萘酮染料的吸收和发射谱带位置可以利用用取代基和溶剂效应在很宽的范围内移动,讨论了这些化合物具有荧光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2-溴代甲基噻唑-4-羧酸乙酯(Ⅱ)用NaNO2或AgNO2硝化,得到2-硝基甲基噻唑-4-羧酸乙酯(Ⅲ).发现Ⅲ在DMSO中以酸式异构体存在,在CDCl3中以假酸式存在.在Michael加成条件下,(Ⅲ)与丙烯酰胺缩合,没有得到预期的产物2-〔3′(3′-硝基丙酰胺)〕噻唑-4-羧酸乙酯(Ⅳ)而是得到相当于1,3-偶极加成产物,2-〔3′(5′-酰胺基二氢异口恶唑基)〕噻唑-4-羧酸乙酯(Ⅴ).讨论它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咔唑为原料,经N-烷基化、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得到N-正辛基-3-乙酰基咔唑,然后在SiCl4存在下三分子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多咔唑类化合物1,3,5-三(N-正辛基-3-咔唑基)苯.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初步研究了其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
定量研究了2;4-二硝基苯胺以NaHS,Na2S2或Na2/NaHCO3为还原剂的 选译还原;处在邻位的硝基优先被还原,其选择性约90%。反应介质是影响选择性 的主要因素;还原能力的顺序是NaNS>Na2S2>Na2S/NaHCO3。 这几种还原剂 均适用于本反应。其中以Na2S2为最好。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Co(pema)(amp)Cl]^2+体系配合物,其中pema=N-(2-吡啶基甲基)乙二胺,amp=2-(氨基甲基)吡啶。利用Dowex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得到其中2个几何异构体,将所得其中一异构体(b1)进行平衡水解反应得到6个不同几何异构体,对所得异构体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铜盐与四种碱NaOH、Na2CO3、Na2SO3、Na2S2O3在室温(25℃)下反应于Cu2O表面包覆碱式铜盐,均得到组成为Cu2O@Cu4(SO4)(OH)6的核壳型催化剂,其中,由Na2S2O3得到的样品其催化活性远高于其他碱制备样品。通过性质表征可知,由Na2S2O3制得样品具有核内部孔洞多、缺陷分布广、活性表面大、表面粗糙、晶体紧实度低等特点,这些特征均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进一步研究确认,Na2S2O3在反应中具有多重身份,一是水解提供OH-;二是自身发生歧化反应或者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和S2-,提供形成Cu4(SO4)(OH)6所需的SO42-;三是能与Cu2O核反应,使其溶解形成孔洞。因此,采用铜盐与Na2S2O3在室温下反应形成的Cu2O@Cu4(SO4)(OH)6核壳型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能实现黑暗条件下高效降解高浓度(400 mg/L)染料(橙黄II),2h基本实现完全降解(99.5%)。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重晶石矿含铁量较高、自然白度偏低,采用Na2S2O4还原法,在室温和微酸环境下实现对矿样最大限度的增白。以矿样的蓝光白度为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对影响Na2S2O4还原漂白的各因素进行考察,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液固比为1∶1,初始pH值为4.0,Na2S2O4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30℃,90min,此时矿样白度为78.90%。实验对还原络合漂白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络合剂EDTA.2Na添加量为0.15g时,矿样白度进一步提高至81.39%,铁去除率为45.63%。  相似文献   

16.
以金刚烷为原料,在H2SO4作用下与HCOOH反应生成1-金刚烷甲酸,再与SOCl2回流1 h反应生成1-金刚烷甲酰氯,通过与对氯苯胺(PCA)的胺化反应制得最终产物N-(4-氯苯基)金刚烷甲酰胺,总收率为83.3%。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胺化反应过程中乙腈、丙酮、1,2-二氯甲烷、甲苯作为溶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极性的降低,产物收率增加。由于拥有双官能团,该化合物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医药中间体。  相似文献   

17.
利用液固相平衡实验装置,测定了蒽和咔唑在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环己酮、二甲苯、二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中的溶解度,并作出溶解度曲线,为粗蒽的分离和粗制提供了有用数据。实验发现DMF对粗蒽制取精蒽效果较好,四氯乙烯对粗咔唑的精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在HAc—NaAc介质中Cu3+与I-、SCN-反应生成I2,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2O3还 原I2,最后用电生I2回滴定过量的Na2S2O2。实验表明,用这种方法测定铜可行的,检测量可达 10-7数量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Suzuki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咔唑衍生物:9-己基-3,6-二(2-噻吩)咔唑(1)和9-己基-3,6-二苯咔唑(2),并利用1HNMR、13C NMR、I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单光子荧光激发谱和理论计算对它们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测量的单光子吸收性能和理论计算的结果比较符合;并进一步对它们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进行了理论预测:分别为177.51GM(1)和191.55 GM(2).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邻甲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氯苯(o-MDAA)与铜(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TritonN-101存在下及pH10.5~11.1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铜(Ⅱ)和o-MDAA形成1:3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0nm,对比度1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40=1.11×105L.mol-1.cm-1。铜量在0~4.0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试验了20余种共存离子的影响,与巯基棉或萃取分离结合,测定了铝合金及花生中的微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