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指纹技术,研究了Ⅱ、Ⅲ两种煤相不同煤阶煤(R_(max)~°0.67%~1.07%)的三维荧光指纹特征.根据指纹图类型和特征指标F、α、K、R′的量值以及不同化石燃料样品的指纹参数范围,证实了Ⅱ煤相进入生油期的煤阶早于Ⅲ煤相煤.Ⅱ煤相煤生油潜力大于Ⅲ煤相煤.  相似文献   

2.
为防治矿井自然发火,剖析煤的自燃倾向性,利用交叉温度点法和红外光谱图分峰拟合分析煤自燃倾向性和官能团内在的联系;通过气相色谱-程序升温、红外光谱等实验,得出当煤自燃综合判定指数I数值越大时,煤自燃倾向性越小;煤中芳香烃-C=C-官能团含量增加,含氧官能团-COOH、-OH含量减少时,煤变质程度在加深,煤的自燃倾向性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双鸭山煤油煤浆的流变特性,采用旋转粘度计分析了在30~70 ℃煤颗粒的直径、煤浆质量分数、煤浆温度以及剪切速率等因素对双鸭山煤油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双鸭山煤油煤浆体系的流变特性符合幂定律模型;当煤粉颗粒直径增大时,煤浆的流变指数n值增加而稠度系数K值减小;随着煤浆质量分数的增大,煤浆的K增大,n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减小;随剪切速率的增大煤浆体系的表观粘度值减小,煤浆体系表现出一定的剪切稀化行为.  相似文献   

4.
根据鸡西煤的煤质特点、煤岩特征及变质特征.作者采用了煤岩学配煤方法,对小焦炉配煤和半工业性配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惰性成分合量变化都明显地影响焦炭的质量.当煤级分散系数f≤0.35,惰性成分(质量分数)小于20%时,可做为合适的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陈述了应用Traube定律[1]通过煤真密度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建立起来的煤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煤大分子结构随煤变质加深的变化规律,对用煤化学组成和煤结构划分煤变质程度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时间如煤     
正矿井中的4年,时间如煤,开掘着,燃烧着,在我的心中铺垫了一层又一层黑又厚实的煤,让我感到时间与生命一样厚重和沉稳。——题记与煤对话双脚一踏进煤矿这黑色的世界,便无法拒绝煤炭。于是渐渐地习惯与煤对话,于是渐渐喜欢与煤对话。与煤对话,是一种与情人约会的感觉。煤炭脉脉含情的眼神,仿佛火种在燃烧。握她于温热的掌心,便  相似文献   

7.
配煤设备有配煤槽、配煤给料机和皮带运输机。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韩城地区煤田构造变形特征和含煤地层赋存的规律,指导该区的煤炭资源勘查与评价,在系统总结韩城矿区地质构造发育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构造控煤分析方法,提出了矿区控煤构造样式,总结出矿区构造控煤模式。研究认为韩城矿区构造控煤样式共有3大类8种类型,其形成机制主要以挤压作用为主,辅以拉张和走滑作用。煤层赋存规律与控煤构造样式与模式密切相关,韩城矿区普遍存在聚煤前古构造控煤模式、同沉积构造控煤模式和后期构造控煤模式等3种构造控煤模式。综合韩城矿区地质构造发育机制,解释了韩城矿区东南浅部瓦斯含量高于西北深部的反常现象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煤浆燃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综述煤浆燃料的发展和技术特征,介绍了水煤浆、油煤浆、甲醇煤浆等处于能源改型中的代油煤基料浆,介绍了煤质、添加剂,煤粉粒度分布对形成稳定煤浆燃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7月16日,湖南煤监局第二期煤监员培训班开学,党组书记、局长谢光祥就煤矿安全监察队伍的作风建设为煤监员授了第一堂课,受到全体学员的热烈欢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为核定低煤阶镜煤和暗煤的润湿性及主要控制因素,采集大佛寺4~#煤样品并剥离出镜煤和暗煤,进行显微组分分析、工业分析、接触角测定、吸水速率测定、核磁共振测试,并测定不同温度水热处理后样品工业组分、元素含量,分析水热处理煤的分子结构变化,明确镜煤和暗煤的润湿性差异及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大佛寺4~#煤镜煤相较于暗煤,镜质组、壳质组含量高,挥发分、水分高,而惰质组、矿物质含量低、灰分低,并且H、O含量较高。镜煤和暗煤均表现亲水性,但暗煤的灰分更高,润湿性更好,自由水/结合水呈过渡态,灰分是影响大佛寺4~#煤润湿性的关键因素。水热处理温度增高,煤的灰分、水分、挥发分皆下降,H/C变化不大,O/C降低。煤的低温水热提质本质是减弱煤分子间二级结构的缔合作用,促进灰分重力沉降和羟基等含氧官能团分解脱除,增强煤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本刊记者报道 7月16日,湖南煤监局第二期煤监员培训班开学,党组书记、局长谢光祥就煤矿安全监察队伍的作风建设为煤监员授了第一堂课,受到全体学员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3.
煤的挥发分     
煤的挥发分是煤炭分类的主要指标,根据挥发分产率可以大致判断煤的煤化程度。此外,根据煤的挥发分产率和焦渣性状可以初步判断煤的加工利用性质和热值的高低。所以,测定煤的挥发分产率在工业上和煤质研究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当前炼焦配煤技术、配煤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对比了具有代表性的配煤理论及技术,提出了已有配煤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指出了炼焦配煤理论和配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煤演化程度的煤储层渗透率发育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渗透率的发育机理,将为煤层气的勘探选区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煤岩力学性质为切入点,分析了地应力和煤储层渗透性的相关关系,探讨了不同煤阶演化阶段岩石力学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体积模量),提出了煤阶与地应力联合作用下的煤储层渗透率的发育特征。研究表明:地应力控制煤储层天然裂隙开启程度和方向,改变储层的孔隙结构;而煤岩热演化可以改变岩石力学性质。二者共同控制煤储层裂隙的大小,进而影响煤储层渗透率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付氏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煤样的红外光吸收谱,就煤的红外光主要吸收带的归宿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还研究了煤大分子中主要基团含量随煤变质加深的变化规律以及用煤大分子结构异常特征预测煤和瓦斯突出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煤浆管道运输是一种将煤粉和水混合制成煤浆,然后通过管道将煤运到需煤地区的运输方法。煤浆运到目的地后,用户将煤浆脱水用作燃料或其他动力能源。在美国,煤浆管道运输技术已有相当长的应用历史,但只是在最近十多年来才得到普遍的重视。这是因为世界石油储量日趋减少,用煤作为基本燃料或化学原料的重要性日渐增加的缘故。就美国来说,尽管铁路和公路运输相当发达,但预计到1985年也会出现运煤能力不足的局面,所以有关方面正在深入进行各种新的运输方法的研究,在所研究的各种方法中,一般认为管道运煤是最有前途的一种,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经  相似文献   

18.
刘勐  赵国鑫  王江红 《甘肃科技》2009,25(22):75-77
关于煤的成因的理论解释,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赞成有机说。针对当前学术界对有机说存在的质疑,对成煤原因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冰川成煤假说。重点讨论了支持冰川成煤假说的依据,并对原有质疑和一些特殊现象进行了解释。最终引申出以下结论:(1)煤是在低温高压的物理环境下形成的;(2)煤是在远古山脉的山谷或山脚形成的;(3)煤是在冰川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煤岩学方法研究大别山北麓杨山煤系高煤级煤中的显微裂隙,探讨了不同变形-变质类型煤的裂隙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大别山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形成了各种级别的构造裂隙,尤其是受到多期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使得高煤级煤中显微裂隙的分布及演化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选取平均粒径为0.82mm的宽筛分烟煤为床料,考察煤中水分(含水率)对煤在小型内热流化床煤调湿实验台中的流动特性的影响.绘制流化床内流化速度与床层高度、床层压降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料的临界流化速度为0.3~0.4m/s;高水分煤料(含水率为16.3%~17.8%的煤)的临界流化速度比低水分煤料(含水率为12.4%~13.7%的煤)的临界流化速度增加了20%,即含水率过高不利于煤的流化;高水分煤在流化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腾涌现象,使流化恶化,故应将流化煤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4%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