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乙酸芳樟酯高品质香精的原料,传统的制备主要是无机酸催化法及Williamson合成法,产率底,副产物多,产品质量差,品质低,本文静格孔分子筛MCM-41催化芳樟醇 与乙酐反应得到很好的结果,各种实验参数被讨论,芳梓醇的转化率为99%左右,芳樟酯的收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2.
合成并表征了3种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硫酸三乙基铵盐[Et3NH]、磷酸三乙基铵盐[Et3NH][H2PO4]和N-甲基咪唑硫酸盐[HMIM],考察了这3种离子液体在催化芳樟醇和乙酸酐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HMIM]的催化性能最高,当[HMIM]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n(芳樟醇):n(乙酸酐)=1:2,反应温度90 ℃,反应时间2 h乙酸芳樟酯的产率可达91.4%,选择性为100%.反应结束后,减压脱去过量的酸酐和反应生成的乙酸,离子液体与酯化产物成两相,便于分离与再生.离子液体[HMIM]重复使用6次后,乙酸芳樟酯的产率仍可达86.2%.  相似文献   

3.
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3种用于合成乙酸芳樟酯反应的SO4^2-/MxOy型固体酸催化剂,其中SO4^2-/ZrO2显示出较高的选择性,在载体ZrO2中添加适量的SiO2,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温度。与高温反应相比,不使用夹带剂的低温反应更具有反应时间短、选择性高的特点。采用SO4^2-/ZrO2-SiO2固体酸催化剂,在温度50℃反应2h,芳樟醇转化率为71.9%,乙酸芳樟酯选择性达到92.3%。  相似文献   

4.
茉莉花酶促释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黑曲霉中提取的酶液水解茉莉花中香气前体,通过乙醚萃取酶解产物。GC-MS结果显示酶解产物中苯甲醇、苯乙醇、芳樟醇、羟基芳樟醇、乙酰基芳樟醇含量增高,其中羟基芳樟醇和乙酰基芳樟醇含量增加显著,说明茉莉花中除存在芳樟醇、苯甲醇和苯乙醇的糖苷类香气前体外,还存在较高含量的羟基芳樟醇和乙酰基芳樟醇的糖苷类前体。  相似文献   

5.
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动力学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主要成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在提取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动态变化,比较不同蒸馏时间获得精油的品质。结果表明,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过程的动力学模型y=4.292 5(1-e-0.017 9x),气质联用共解析挥发性成分48 种,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为主要挥发性成分,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芳樟醇相对含量由49.51%降至16.78%,下降趋势明显。实验发现该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薰衣草精油提取过程的规律,并且结合精油品质分析,前120 min的提取率达1.88%,组分基本稳定;120 min后,提取率增长趋势变缓,且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明显下降,组分种类复杂。研究认为薰衣草精油减压提取最佳时间为120 min,既可保证提取率较高,又可获得品质优良的精油,且节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6.
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动力学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主要成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在提取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动态变化,比较不同蒸馏时间获得精油的品质。结果表明,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过程的动力学模型y=4.292 5(1-e-0.017 9x),气质联用共解析挥发性成分48 种,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为主要挥发性成分,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芳樟醇相对含量由49.51%降至16.78%,下降趋势明显。实验发现该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薰衣草精油提取过程的规律,并且结合精油品质分析,前120 min的提取率达1.88%,组分基本稳定;120 min后,提取率增长趋势变缓,且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明显下降,组分种类复杂。研究认为薰衣草精油减压提取最佳时间为120 min,既可保证提取率较高,又可获得品质优良的精油,且节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7.
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香紫苏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蒸汽蒸馏香紫苏花序及叶得精油0.7-1.5%。经GC/MS分析,鉴定出46种香气成分,约占出峰面积的97%,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芳樟醇、α-松油醇、乙酸芳樟酯、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石竹烯及β-荜澄茄油烯。  相似文献   

8.
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香紫苏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共鉴定出6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芳樟醇、环氧石竹烯、斯巴醇、石竹烯、大根香叶烯、α-松油醇、乙酸橙花醇酯、古巴烯、莰烯、D-烯、荜澄茄油烯等,分析结果为产品开发、调香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DMAP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高效酰化催化剂DMAP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芳樟酯。文中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醇的转化率为99%,酯的收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改进的循环吹气吸附法采集玳玳鲜花中芳香挥发物质(头香)。用GC/MS/DS及双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了15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8.98%。经嗅觉鉴定其主要赋香成分为β-柠檬烯、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对于几何异构体及由超载而引起质谱图变形的化合物的鉴定,双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定性起了主要作用。 将玳玳头香与其净油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头香中主要赋香组分柠檬烯的含量比其在净油中的含量约高40倍,而芳樟醇含量则约低10倍。可以认为样品中赋香组分含量上的差异是香精油香气与天然香气之间的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高效酰化催化剂DMAP(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芳樟酯.文中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醇的转化率为99%,酯的收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目测法、香气评定法、仪器测定法、滴定法和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对新疆伊犁不同种植区薰衣草精油的色状、香气、相对密度、折光度、旋光度、酸值、溶混度等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中特征组分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伊犁地区西部种植区薰衣草精油的颜色比东部种植区的浅,气味更接近于真花香,相对密度较小,溶解度好,但折光度、旋光度和酸值都比东部种植区的大。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西部种植区的薰衣草精油乙酸芳樟酯、樟脑和乙酸薰衣草酯含量略小于东部种植区,但芳樟醇含量较大。  相似文献   

13.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福鼎大白茶、黔茶1号、黔茶8号茶树鲜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共检测到73种不同的挥发性芳香物质,其中福鼎大白茶44种,黔茶1号35种,黔茶8号50种,共有香气成分17种,占全部香气物质的百分比达到90%以上.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青叶醇、乙酸叶醇酯、水杨酸甲酯和己醛在3个茶树品种(品系)鲜叶中含量较为丰富,共同作用形成茶树鲜叶清香;芳樟醇、香叶醇、4-戊烯醛、青叶醛、壬醛、乙酸叶醇酯、水杨酸甲酯等物质在3个茶树品种(品系)间含量差异较大,可作为关键香气物质进行茶树品种的鉴定区分.3个茶树品种(品系)的萜烯指数为福鼎大白茶(0.73)、黔茶8号(0.65)、黔茶1号(0.89),黔茶1号萜烯指数接近野生大树茶,说明筛选出黔茶1号的湄潭苔茶群体品种是较为原始的茶树资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熔融石英弹性毛细管柞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定性、定量分析了茶用天然增香剂中17种主体香成份,结果表明:该香精主体以乙酸乙酯、2—戊酮,2—甲基戊—3—醇、1—戊烯—3—醇、芳樟醇、2—松油醇,香叶醇和香叶醛为主,与茶叶天然香型相似。  相似文献   

15.
红花香雪兰挥发油提取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萃取以及微波萃取方法提取红花香雪兰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共鉴定出9类78种化学成分.其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沉香醇(30.511%)、二甲基亚砜(24.191%)和α-松油醇(18.701%);有机溶剂萃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主要是烃类化合物(68.656%),沉香醇、二甲基亚砜和α-松油醇也具有较高的相对含量;而微波萃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脂肪酸(51.369%),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分别是18.691%,17.387%和15.291%.这说明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各不相同,它们的联合运用可以相对全面地分析香雪兰挥发油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均匀设计法在醋酸香根酯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均匀设计试验法合成醋酸香根酯,用微型计算机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得到表明指标和显著因素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仅需五次试验便可得到合成反应的较优化工艺条件。合成醋酸香根酯的原料本文选用香根油,这对于香根油的综合利用,提高其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其合成反应的较优化条件是:香根酯:醋酐:催化剂=1∶1∶0.2,反应温度125±5℃,反应时间60±10mim,转化率可达60~65%.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吸附采集鄢陵腊梅花的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鉴定,以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归一化定量分析鄢陵腊梅花的香气成分,鉴定出含有芳樟醇、乙酸苄酯、吲哚、苯甲醇、反乙位罗勒烯、壬醛、丁香酚、桂醇和甲琥胺等60种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法是一种简单、可靠、适用于鲜花香气成分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花椒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制备 ,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了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从中分离出 80余种化合物 ,共鉴定出 5 6种 ,占挥发油总量的 95 .99% ,其中 5 2种为萜类化合物 ,杀虫活性组分 β -水芹烯含量高达 2 3.12 % ,里哪醇含量为 3.5 1% ,表明同时蒸馏萃取法是提取花椒杀虫活性组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