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从贵州特殊的岩溶发育,说明其水资源丰富而又缺水的矛盾,分析贵州地区因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而引起的水污染,并探讨了贵州岩溶地区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贵州岩溶山区水污染现状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贵州特殊的岩溶发育,说明其水资源丰富而又缺水的矛盾,分析贵州地区因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而引起的水污染,并探讨了贵州岩溶地区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贵州岩溶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列举了贵州岩溶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指出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贵州岩溶区的唯一出路。提出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保护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增加森林覆盖率,治理岩漠化,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积极防治与治理环境污染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岩溶地区地下水中锑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贵州晴隆县境内龙摆尾地下河岩溶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锑在岩溶系统中含量、分布、迁移转化特征。发现在该岩溶系统中各含水层的锑含量存在差异,第四系碧痕营组中锑的含量较高,反映了锑在碧痕营组中具有较高的背景值,地下河岩溶系统锑的迁移转化受酸碱性、氧化还原作用以及铁锰水合氧化物吸附作用和各含水层补给来源,稀释作用等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结合笔者的一工程实例,介绍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种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根据笔者工程经验,分析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关键施工难点的处理,为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欢建 《甘肃科技》2013,29(5):28-30
岩溶在贵州地区特别发育,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不良地质现象。介绍了常规勘察方法在岩溶发育场地应用,结合实例介绍了岩溶发育场地地基持力层的确定,指出常规方法在持力层确定中的不足,并针对岩溶场地桩基持力层确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贵州岩溶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 :保护土地资源 ,发展生态农业 ,增加森林覆盖率 ,治理岩溶石漠化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积极防治与治理环境污染等  相似文献   

8.
综合物探在岩溶地区公路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溶地区公路勘察中物探技术存在的多解性问题,以贵州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K175 500~K176 600岩溶路段场地为对象,应用地震映像法、地震面波法、三极直流电测深法、高密度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和地质雷达法进行勘察,通过对同一位置不同物探方法解释结果的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打分法来判断异常体的性质,提高了物探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图7,表3,参8.  相似文献   

9.
李清平 《科技信息》2011,(31):I0195-I0195,I0279
由于岩溶发育分布的不均一性和随机性,岩溶地区的渗漏问题成为制约水电工程发展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兴起的高压帷幕灌浆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论文概述了我国岩溶地区防渗的重要性.总结了岩溶地区高压帷幕灌浆技术和施工方法的发展.以期为岩溶地区的水电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罗玉  程锐 《科技信息》2012,(15):389-389,409
通过对岩溶地区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的探讨研究,得出岩溶地区水电工程帷幕灌浆工程施工技术特点和处理原则,并系统总结分析了一般岩溶地区及特殊地段岩溶地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问题的要点及其处理措施.为之后岩溶地区水电工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3S技术为手段,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延伸到农业生态景观,针对农业生态景观的特点,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景观格局——以贵州省普安县为例,为贵州省农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因素与生态修复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清海  林昌虎  何腾兵 《贵州科学》2006,24(3):62-65,74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特殊的地质、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交叉影响使贵州喀斯特山区成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地区.本文探讨了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因素,提出了人为因素是贵州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的几项工程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对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匮乏,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菊  王震洪 《贵州科学》2009,27(2):90-96
本文首先介绍建国以来贵州省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贵州省脆弱的喀斯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①城市空气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效应”突出;②城市绿地率不高且布局不够合理,水土流失严重;③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水环境质量;④城市噪声污染总体上不容乐观;⑤地质灾害较重;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在喀斯特地区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73%,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其矿业经济产值占全省GDP的48.8%,是全省经济的支柱。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土地占用和破坏、水体环境的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矿产开采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重建的基本模式及其环境效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贵州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区 ,喀斯特发育的碳酸盐类岩出露面积达全省总面积的 73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 ,致使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水土流失面积达 43 5 % ,石漠化面积达 1 33万km2 ,且每年还正以 933hm2 的速率扩展 ,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已成了十分突出的问题和任务。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措施和模式 ,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它们所能产生的环境效益 ,提出了加快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构造运动对贵州西部岩溶石漠化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地质、地貌条件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作者从贵州新构造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出发,讨论了新构造运动对贵州西部岩溶石漠化的发育、分布及其演化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贵州安顺地区喀斯特的实际研究,从地貌形态结构入手,建立了锥状喀斯特的水文结构。峰丛喀斯特可经皮下流和渗透流水力传导性的垂向增加,竖井流和暗河流向地表的崩塌转化;内源流和外源流的渗漏解体等三种渠道来启动。在潜流水位较低,各种水流活跃的喀斯特地块中,峰丛洼地将经历一个稳定态发育过程。否则,坡面流和壤中流的均匀下渗将导致锥锋边坡的平行后退,形成锥状峰林溶原。内源流和外源流的侧向侵蚀──溶蚀将引起边坡的逐渐变陡和溶原的扩大加积,形成塔状峰林平原。贵州大部分地区以锥状喀斯特为主,就是因为在挽近强烈的新构造抬升背影下,缺乏这种塔状喀斯特发育的水动力过程和地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贵州省岩溶地下水库的成库原理、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和水质保护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岩溶地下水库下一步研究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煤矿大部分属于喀斯特煤矿床,岩溶发育程度较高,频繁发生煤矿突水事故,查明煤矿地下水分布情况和导水断裂的空间展布并提出水害防治方案对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贵州金属矿成矿条件复杂,地形起伏颇大,传统的电法工作难以消除地形、环境等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频率域电磁法对喀斯特充水煤矿矿床水患防治和矿产勘探钻探靶区的圈定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构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体系,科学定位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此基础上,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划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类型,揭示其特征。提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现代旅游中持续发展的对策性建议,为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