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应用双立轴式玉米秸秆还田装置试验台对影响切碎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 ,此类型的玉米秸秆还田装置结构简单 ,生产率高 ,切碎效果好 ,切碎质量主要取决于动刀刀端线速度、玉米的株距和拖拉机的行进速度。研究成果为玉米秸秆还田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拉紧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大型带式输送机张力自动调节的必要性,阐述了带式输送机张力液压自动调节装置的调节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式输送机张力的液压自动拉紧系统,分析了拉紧装置的特性并构造了拉紧系统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使用这种控制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输送带张力自动控制过程,用实例分析了张力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应用simlingk软件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液压自动拉紧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装置的工作原理,建立自动接头装置中凸舻连杆组合机构的运动学方程.重点阐述自动接头装置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和仿真过程,对仿真结果进行后置处理,并分析机构的运动学特性,为进一步进行自动接头装置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调质装置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便于玉米秸秆的快速干燥回收,需对摘穗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压裂、破节等调质处理。本文通过对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的结构分析,确定了与其配套的调质装置,并以玉米秸秆含水率变化为试验指标,以调质辊间隙和调质辊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双因素试验,找出最优参数组合,为玉米收获机械扩展秸秆调质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空气气氛下利用TGA/DSC1型同步热分析仪进行了桦甸油页岩半焦与玉米秸秆的混烧实验。研究了升温速率和质量比对燃烧特性参数的影响;并与单一油页岩半焦的燃烧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合样品的挥发分初析温度和着火温度远低于油页岩半焦,但略高于玉米秸秆;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混合样品挥发分初析温度和着火温度逐渐提高。升温速率一定时,随着玉米秸秆质量比增大,燃烧过程呈现向低温区迁移的趋势;并且低温段曲线峰值高,挥发分释放剧烈,改善了混合物燃烧特性。玉米秸秆质量比大于10%时,混合样品的各项燃烧特性指标也增大。采用相互影响指数RMS和MR值评价混烧过程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相互影响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二、第三和第四阶段,第二、第三阶段为有利影响,第四阶段为不利影响。当半焦与玉米秸秆质量比为7:3时,其相互影响最大且均为有利影响。应用KAS模型,分析了混合物燃烧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反应进行,活化能总体呈上升趋势,与TG-DTG曲线变化规律一致。研究结果可以为油页岩半焦与玉米秸秆的高效燃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几种生物质热重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研究检测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的热解特性.并对几种生物质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差热曲线的计算分析表明,生物质热解反应是一个一级反应过程,据此获得了生物质的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和活化能,最后得到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车轮制动瞬态动力学,结合较精确的十五自由度空间刚体动力学模型,定量地分析了车轮抱死松开所获得的加速度值,并为防抱制动提供了准确地加减速度阅值,同时考虑到防抱制动系统本身的装置特性,提出了最佳而又符合实际的制动力短控制参数,使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秸秆与有机肥的堆肥处理时间长,效率低下的问题,利用十段位太阳能发酵仓对秸秆基有机代土壤进行发酵,可提高发酵的速度。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秸秆基有机代土壤的三阶段堆肥处理过程,利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数据采集,合理的温湿度控制实现秸秆基有机代土壤充分发酵。触摸屏人机界面的设计能够实现对发酵仓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测控,实时监控功能可显示发酵的各流程。将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控制各个执行机构使温湿度达到控制要求,促进了秸秆有机肥发酵向智能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依托玉米资源优势,制定了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战略.针对玉米加工产业系统具有非线性的、动态多回路反馈的特点,将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系统模型确定为包括人口、经济、玉米产业、交通运输、能源、水资源和环境7个子系统的大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吉林省社会、经济、环境、能源和玉米加工产业系统进行了实时动态仿真.通过对高、中、低三类产业发展方案的作用、费用、效益等进行定量比较,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思想中的优度评价方法,反映了不同发展战略下的系统动态行为并完成方案优化.研究结果有利于决策者对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决策和实施有效管理,并为实现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秸秆为生物质材料, 分别在250,350,450 ℃碳化温度下制备3种玉米秸秆生物炭(分别命名为B250,B350,B450), 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 并通过实验室模拟考察其对氮磷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 玉米秸秆生物炭表面的微孔形变程度加剧, 粗糙程度增大, 芳构程度提高, 稳定性增强; B250玉米秸秆生物炭稳定性相对较弱, 在吸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磷释放作用, 对磷呈现显著负吸附; B350和B450对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可用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 3种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磷的吸附热力学过程均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 对磷的饱和吸附量为B450>B350>B250;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氮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 对氮的吸附速率为B450>B350>B250, 饱和吸附量为B450>B350>B250.  相似文献   

11.
在饲养黄粉虫时,饲料的成本占据了总饲养成本的 80%左右。 为了有效降低大规模饲养黄粉虫的成本,拟将玉米秸秆(CS)经过发酵处理后充当黄粉虫的常规饲料。 研究了不同菌种组合发酵的玉米秸秆对黄粉虫生长的影响,先采用发酵处理的玉米秸秆养殖黄粉虫,再以黄粉虫的生长率为指标,筛选出最有利于黄粉虫生长的秸秆处理条件。 最终结果表明,采用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TV)、黑曲霉 ( Aspergillus niger,AN)、嗜热侧孢霉 (Sporotrichum thermophile,ST)、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O)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CU)多种菌种组合的发酵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率显著增高(P<0. 05),使用此饲料饲喂黄粉虫后生长效果好,生长率还高于使用纯麦麸喂养的黄粉虫的生长率,同时死亡率与纯麦麸喂养的黄粉虫持平。 因此使用此种方法发酵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可作为黄粉虫的部分或完全替代饲料,为日后能生产新型黄粉虫的饲料从而有效降低黄粉虫相关养殖成本提供了实质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登机桥主要是有专业人员手动控制完成靠接飞机舱门,或者是在飞机舱门附近增加反射装置来实现舱门的自动识别和定位。为了实现不需要对舱门进行改造的登机桥全自动靠接功能,采用计算机视觉对飞机舱门进行识别和定位,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提取飞机舱门信息并用双目视觉测量出登机桥与舱门的相对位置,生成运动控制指令。结果表明,系统的运行误差不超过20mm,符合登机桥靠接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焦丽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736-8740
针对自动门的控制驱动要求,并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特性,设计了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对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控制策略和软件设计流程进行了介绍。通过样机试验验证,能够有效地控制驱动自动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初速榴弹发射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仿真分析,研究轻武器以低系统质量发射大威力弹药的技术问题。采用凯恩方法建立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针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主要运动件质量及复进簧刚度等有关设计参数对自动机运动特性的影响关系。给出了动力学综合特性匹配的结构方案,为该类武器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样机射击试验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有良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5.
冯大捷 《科技信息》2012,(3):193-193,191
根据PLC的控制特点,本文利用PLC设计自动门控制系统,通过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由PLC控制的自动门结构简单,稳定行好、  相似文献   

16.
DEDS故障诊断方法在电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梯这种复杂机电系统难以建模的特点,提出基于随机自动机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故障诊断方法.深入研究电梯门系统的故障机理,对各元件的典型故障进行分类,并抽象出各元件的事件集和状态集.将传感器信息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信息加入逻辑模型,得到系统的随机自动机模型.把门锁装置从门系统中分离出来,建立电梯门锁装置的随机自动机模型,构建电梯门系统和门锁装置的随机诊断器.通过随机诊断器,对门锁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进行在线估计,并对门主体系统的可诊断性进行了分析.此方法为复杂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水解生成可发酵性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玉米秸秆的湿氧化预处理获得的可发酵性糖量进行探讨。通过不同的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比试验确定最佳玉米秸秆预处理条件。在此实验条件下,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经酶转化成葡萄糖的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比较实验,对目前黄淮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对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中土壤中的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含量均比未还田处理高,有效氮平均增加11.99mg/kg,有效磷平均增加7.34mg/kg,有效钾平均增加41.07mg/kg,有机质平均增加0.29g/kg。玉米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有效养分的供应状况,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9.
淡紫拟青霉IPC土壤抑菌作用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土壤平板法测定了云南省24个县代表性植烟土壤对根结线虫生防菌淡紫拟青霉IPC菌株平板培养孢子和液体培养孢子的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土样普遍存在抑菌作用,且土样间存在差异,液体培养孢子萌发率高于平板培养孢子萌发率.通过对7种抗生素、8种有机添加物和6种化学农药对该生防菌土壤抑菌作用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7种抗生素、6种化学农药和米糠、蚕豆秸杆、玉米秸杆和烟草秸杆能部分解除该生防菌的土壤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将破碎秸秆、腐熟秸秆和秸秆炭添加到模拟施肥的土壤中,研究了秸秆还田后对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模式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株高促进作用的顺序为:2.0%秸秆炭1.0%秸秆炭0.5%秸秆炭腐熟秸秆破碎秸秆;秸秆炭处理均能提高玉米的叶宽。在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单穗籽粒重提高5%~7%;秸秆炭处理都能提高玉米产量(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